三岁多的孩子见啥要啥,需求不被满足大哭大闹的解决方案(收藏)

三岁多的孩子见啥要啥,需求不被满足大哭大闹的解决方案(收藏)

出了幼儿园门和小宝说:我们去世纪联华吧。

小宝兴奋的一蹦一跳的向前走并回答:好好。还说:妈妈我给你买健康的菜,你炒着吃吧。

都知道给妈妈买健康的菜了,谢谢你想到给我买健康的菜。

从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到迎合别人,看得见的成长

一个月前,小宝随老师外出活动看到有卖粽子的,就应急反应式立即找老师给他买粽子,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又蹦又着急的哭闹。

每次去超市也有同样的情景,到负一楼总要买鹌鹑蛋或烤肠+一杯冰糖雪梨。每次也都满足他的需求,因为每次买了,都能吃下,想着是饿了。

像往常一样,我们到负一楼,小宝要求要买吃的,我说:我们先去购物,一会接姐姐的时间会到的,不是要给妈妈买健康的菜吗?

竟没有情绪的下负二楼了。走到玩具区,小宝说:妈妈我不要买玩具了?

是我们家有了这些玩具吗?

是呀。

那是你不想买,还是怕妈妈不给你买?

我不想让妈妈不开心!

你是为了让妈妈开心,才不买玩具吗?

你买不买玩具妈妈都开心你买不买?

买呀。

见啥要啥的年龄,没有清晰一致明确的购物规则,一旦需求被拒绝就会哭闹。这会竟迎合妈妈的需求了,能适当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了,也是一种进步。

所谓迎合,原来不是来自内心的真实需求

暗自庆喜孩子成长看得见,懂得合作的前提是要有简单清晰一致的规则。

逛到酸奶区,促销的试喝并没有改变小宝的选择。

妈妈,我要大果粒。

要哪种大果粒?

就要那个草莓味的大果粒。

大果粒怎么这么贵了?记得之前一个6元多,现在都8元多了呢。

拿了一个草莓味的大果粒高兴的往前走了。

到卖冰淇淋的地方,看到了三色杯,给我说:妈妈不要大果粒了,这个太贵了,要这个冰淇淋。

你现在能吃冰淇淋吗?

我感冒已经好了,我上次都看到好几个小朋友吃了,我很想吃这个冰淇淋。

还是吃大果粒吧,冰淇淋夏天再吃?

不行,我就要吃冰淇淋。

拿了两个冰淇淋,催着去结账,

孩子的选择一定是遵循自己的内心,只是学会了取舍,懂得了见啥要啥的不合适。

结账后并没有立即要求要吃,而是接到姐姐,到了家和姐姐一起吃。虽冰淇淋已经融化,但姐弟俩吃的非常开心。

清晰一致明确的规则让孩子明白哭闹没用

孩子的成长看得见,一定和老师闹粽子的事件构建其清晰一致的原则有关。

当孩子闹着买粽子时,老师允许孩子有想买粽子得不到满足的情绪,理解孩子想买粽子的感受。

但老师带孩子外出,不会帮小朋友买零食这是规则。

老师会把规则的一致性执行的很彻底,孩子给任何老师闹都没用,所有老师都会执行外出不给小朋友买零食的规则。

而在家庭就很难做到规则的一致性。当孩子闹着买一个东西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理念都不一样,老人觉得孩子吃,应高兴才对。爸爸觉得给孩子买个粽子吗?只要不哭闹,买就买呗。而妈妈就认为吃了粽子,午饭吃的一定会有折扣,不到晚饭就又闹零食了。

要想孩子从见啥要啥的习惯解救出来,就需要家庭里有清晰一致明确的规则来执行。

当孩子有情绪时,允许孩子有需求情绪,理解其感受。告诉孩子不给买的真实原因,让孩子哭闹一会,也是心理成长的机会。

想要孩子有主见,就要多尊重孩子的选择,并让其承担自然后果即可。

孩子所谓的迎合也是一种取舍,也是孩子艰难选择的过程。

PS:1)作者在头条号“二胎之家”专栏中所分享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评论、讨论、提问。 2)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本文和文中图片。3)欢迎留言、交流育儿,个人成长,家庭保障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