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古镇,往昔的繁华旧梦

山城古镇,往昔的繁华旧梦

游走在山城古镇的日子,像浸润在三月春雨里的一段素色时光,空气中尽是淡泊与清润,目光抚过斑驳的吊脚楼、残破的风火墙、描红绘金的古寺庙、光滑的青石板路,以及清幽的老水码头,像是看到一个个古朴的巴渝魅影,重叠在水气中,伴着山谷的幽响,和清流的呜咽。闭上眼,那残砖、断瓦、萋草,都传递出古镇沉沉的心跳,似在讲一个遥远的故事,又似在诉说往昔的繁华旧梦。

文/刘晓岚、郑素琼

中山古镇:从千年古街到爱情天梯

在重庆江津区南部的笋溪河畔,中山古镇静穆在千年时光里,迷蒙的雾气终年亲吻着这里葱郁的古树、清幽的笋溪河,以及依偎在河边的吊脚楼群。

中山古镇靠山临水,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南宋《清溪龙洞题名》碑刻记载三合场有可考历史为853年。清康熙33年,这里就设有办事机构,即笋里十二都,有无数现存的岩墓(又称蛮子洞),按史学考证为汉墓,更证明其历史之亘古。

穿过一段逼仄的窄巷,走入古镇正街,一条700米的青石板路被吊脚楼群左右挟拥向远处延伸,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等一家挨一家。经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吊脚楼尽管显得残破,却难掩昔日风华,褪色后更散发着古老的气息。石板路随坡就势,步移景异,时而跨越水声潺潺的卷洞桥,时而从盘根错结的老榕树底下穿出,昏暗的光影、斑驳的阁楼、歪歪斜斜的灯笼,有着道不尽的沧桑、说不完的故事。

循着轰隆隆的水声走至街口,古镇豁然明朗,碧绿的笋溪河从这里出发奔流致远,河对岸有观音庙、龙塘古庄园、荣卢古庄园,以及绵延十数里的翠竹和遮天蔽日的古树,而连接两岸的则是一些巨型神秘的青石,它们垒在激流中形成天然石桥,天然石桥上方有“明清时修建的古石桥,站在古石桥上极目远眺”,只见吊脚楼群在高高的岩壁上错落有致的铺陈开去,脚下的笋溪河浪花翻飞、欢呼雀跃,半空中,薄雾轻笼、水珠四溅,愈发婉约和灵动。

来中山古镇的人,大都会徒步到15公里外的“爱情天梯”,感受刘国江与徐朝清相濡以沫50年的动人爱情故事。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中山古镇村民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海拔1500米的深山老林,过起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整整50年,凿出6000级阶梯,这些阶梯有的是在山崖和土坡上顺势凿出,有的是用碎石块垒成,还有的是用树头搭就。石阶凿得并不规整,有些只能容下一只脚,还有些是生生在约90度的峭壁上凿出,要手脚并用才能攀上去,只有亲历天梯,才能感受到当年刘国江凿石阶的艰辛,故事爆光后,这6000多级的石阶被人们称为“爱情天梯”。而刘国江,也从一个年轻人变成了一个白发老翁。二老的爱情故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烈的反响,被评为2006年首届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同年又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爱情故事”。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分别于2007年12月和2012年10月去世。这场旷世绝恋虽然随着徐朝清老人一起入了土,但却留下了一段爱情经典让后人恒久追忆。

安居古镇:逐水而居 诗意栖息

千里涪江从雪宝顶出发,出黄龙,过江安,冲过兵家重地江油关,一路奔腾过崇山峻岭,又接纳众多支流后,在重庆境内纳入琼江,两江交汇处滋养出风光秀美、土地肥沃的千年古镇——安居古镇。

早在4000多年前,便有人类“逐水而居”,定于安居。隋朝时,建安居古城,原名赤水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自古有“安居依山为城,负龙门,控铁马,仰接遂普,俯瞰巴渝,涪江历千里而入境,与篼溪、琼江、乌木溪水会于城下,绕城三匝陷为深潭”之句,点出安居古城山水环绕、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漫步于安居古镇内,苍桑古朴之韵味扑面而来,大南街、火神庙街、会龙街、西街、顺城街、太平街等古街道穿差纵横,宗祠、行会、商会、哥老会等明清建筑鳞次栉比、群雄林立,青砖素瓦的古建筑一直延伸到江边。

安居八景

安居八景闻名遐迩,有“化龙钟秀”、“飞鳯毓灵”、“玻仑捧月”、“石马呈祥”、“琼花献瑞”、“紫极烟霞”、“关溅流杯”、“圣水晚眺”,据《铜梁志》记载,这八大景观美妙绝伦、各具特色却又相映成趣。然而,历经千载沧桑岁月,唯剩“玻仑捧月”仍为古镇人所津津乐道,“玻仑捧月”是雄踞于玻仑山上的一座千年古寺。据说,明月升起时,远观玻仑山好似把月捧在手里,于是有了“玻仑捧月”。又有旧县志说:“黄昏至寺,忽觉清光大来,涧鸟飞鸣,水镜冰轮,月光似从山顶涌出,飞挂于老树虬枝间,寺后山石嶙峋,高不胜寒,下方仰视,又疑巨灵伸指,捧出白玉盘也。”或许这才是“玻仑捧月”的真正景致。

九宫十八庙

安居古镇从唐代开始陆续有寺庙兴起,至明、清最为鼎盛,先后建起“九宫十八庙”,这些庙观殿宇或建于山顶,或卧于山腰,或立于市街,把安居这个秀丽水乡古镇装点得热闹繁华。

今天,唯有万寿宫、下紫云宫、元天宫、城隍庙、东岳庙、妈祖庙等八处景观仍静默古镇内,其风格迥异,如江西风格的万寿宫、徽式风格的妈祖庙,元天宫则随处可见龙形图雕,各地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沉淀升华,构成安居古镇精彩纷呈的文化特色。

濯水古镇:土家水乡里的流光碎影

濯水古镇位于黔江东南角,地处乌江主要支流阿蓬江畔,主要居民为土家族和苗族。古镇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国道公路都从这里交汇穿过。

濯水古镇四面环山,是武陵山区少有的土家水乡,既有庞大的土家吊脚楼群落,又是水运码头,更是商贸集镇。历史为濯水古镇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和乡土文化遗产,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华夏文明在这里交织,形成了濯水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

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该地便已成为川东南驿道、商道、盐道的必经之路。民国二十四年,人称濯水为“濯河坝”,此时,已商贾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商贸的日益发达,迅速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创造了最为繁荣昌盛的历史,甚至已居于同时期的黔江县城之上,与酉阳龙潭、龚滩合称“酉阳三大名镇”。

历经数千年时光流逝,濯水古镇的不少老建筑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现存最为完整的建筑,就是古镇沿河路段的土家吊脚楼群。这些吊脚楼建在阿蓬江近5米高的河堤上,河堤用条石砌建而成,经过二百多年河水涤荡,仍然坚实稳固,守护着小镇上的人家。

在澄澈碧绿的阿蓬江上,横卧着一座风雨廊桥,廊桥桥身为纯木制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桥上建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远看就像一弯彩虹飞架于碧波之上,2013年,廊桥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所幸桥墩、桥面钢筋混凝土建筑未毁,目前正在恢复重建,重建后的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将再现昔日古朴风韵。

来濯水古镇一定要听一出后河古戏,传承了140多年的后河古戏是阿蓬江流域的一朵艺术奇葩,经湖北汉剧、湖南南戏与江西的昆山腔交融、创新后形成,古戏内容既有现实的、历史的、社会的、家庭的,也有宫庭的、神话的,其唱腔、道白、动作多样,既高雅动听又通俗易懂,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

漫步在濯水古镇长长的石板街,用脚步敲打深深浅浅的石板,可以倾听古镇千年的回响;推开古镇深闺大院虚掩的门,沧桑的墙壁上长满了厚重的故事,墙角的石磨在绕着岁月旋转,日子就像磨出的豆浆悠远而绵长;站在廊桥上,望着一泻千里的阿蓬江水,阿蓬江就像一只轻柔的小手,穿过纷纷扰扰的凡尘锁事,触动心底最原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