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岌岌可危,斯大林大手一挥,2000多万囚犯成了国家栋梁

局势岌岌可危,斯大林大手一挥,2000多万囚犯成了国家栋梁

战争的本质是政治手段的延伸,真正能从战争中获益的其实只有少数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战争是没有赢家的。从二战来看,苏联军民在伟大领袖斯大林的领导下艰难地击溃德军,捍卫了国家尊严与主权。然而整个二战,苏联损失了约2700万人口。

要知道,截至1940年,全苏联人口数量约为1.8亿,这样一个大国,有15%的人口直接死于这场战争,即便是战后取得了种种利益,代价也未免太大了些。即便是总被诟病“闷声发大财”的美国,也有40多万青壮年死在战场上,无数家庭遭受难以抚平的创伤。

苏联卫国战争处处透着“悲壮”二字,但实际情况却是十分窘迫,我们从一个方面便可窥得一二:二战中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没有女兵编制的,即便有女兵的国家,这些女性大多也从事一些后勤工作,如通讯、生产、医疗等,苏联确实个意外。因为军队的巨大损失,苏联高层不得不组建规模庞大的女兵部队,将她们送上最前线。

斯大林在二战中发明了一种名为“看不见的师”的制度,即在一个编制里,营级以上干部都有两套副职,一旦部队需要扩充,其中一套被拎出来,只要兵源到位,立马就能组建成一个完整的部队。得益于这个制度,苏军总是能够源源不断地“变出”部队,让德军感觉苏军越打越多,被耗得焦头烂额,十分绝望。

不过,即便是有了框架,这些凭空多出来的部队归根结底还需要由士兵来填,在苏军巨大的损耗下,如何保证兵源补充及时呢?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无奈之下,苏联高层盯上了一批身份非常特殊的人,他们就是监狱里的囚犯。众所周知,从政权建立开始,苏联内部就不太平,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数以百万计的苏联人被投入监狱;在苏联高层的号召下,他们被临时释放出狱,摇身一变成为祖国的卫士。有朋友可能问了,虽然囚犯中有不少人以前就是军人,但这些临时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能有多少战斗力?

实际上,这些囚犯构成复杂,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之前都是职业军人,战斗力不可小觑。我们来举个例子:1945年初,苏军第123惩戒营在维斯瓦河-奥得战役中,直接迎着德军火力冲锋,硬是击穿德军防线。此战下来,原本满编为670人的第123惩戒营,只有47人得以幸存。被俘的德军士兵被吓得不轻,直言从没见过第123惩戒营这样不要命的打法,此役也因此被称为“靠尸体驮过维斯瓦河”。

在经典战争大片《兵临城下》中有这样一幕:刚刚应征入伍的动员兵被列车拉到前线,冲在最前边的士兵分配到了枪,后面的士兵只发到了弹夹。当前排士兵阵亡后,后排士兵捡起枪继续冲锋;这些动员兵背后还有随时开枪射击逃兵的监督人员,这样的作战方式令人印象深刻,这些士兵与炮灰无异。实际上,这样刻画苏军绝对存在较大的偏见,但由囚犯临时组建起来部队曾经遭遇过类似的情况。

原来,从常理考虑,一堆看上去穷凶恶极的囚犯被凑在一起,还让他们拿起枪,谁都不敢保证他们不会捣乱,或是临阵倒戈。为此,苏军高层通过多重手段防患于未然。首先,囚犯组成的部队规模被严格限制,人数不能太多,以防局势难以控制;其次,当苏军发起进攻时,囚犯们往往被要求冲在最前方,一旦有人图谋不轨,后排的军官有权先斩后奏。当苏军遭遇敌军凶猛的火力点、坚固的工事时,总是由囚犯们冲锋攻坚,因此,他们中的不少人踏上战场就意味着牺牲,一时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这些特殊的士兵,平均寿命不超过3个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更是号称“平均活不过9分钟”。

即便如此,他们在部队中仍然备受冷落,苏军士兵纷纷敬而言之。然而,纵观整个二战,苏军之中的“囚犯”们几乎无人作乱,相反,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改变命运的机会,总是主动冲在最前方。他们表现出来的战斗意志令人敌我双方倍感震撼,随着战争进行,苏军官兵们纷纷转变了对囚犯们的看法。苏军高层也开始尝试扩大囚犯部队的规模,甚至组建成独立编制的部队,并将它们称为“惩戒营”,这些惩戒营反而成了战斗力强悍的精锐部队。

除了在战场上拼杀的惩戒营外,囚犯中的精英分子被安排在特殊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如苏联著名武器专家图波列夫,为苏军研发出大量性能优良的武器,斯大林大手一挥,不但将其赦免,还亲自为其颁发勋章,囚犯摇身一变成为国家英雄。而那些妇女和年老体衰的囚犯则更多地充当工人的角色,他们被安排在后方协助军工生产。据统计,他们在二战中为国家生产了2550万枚炮弹、约1000万枚地雷和3000万枚手榴弹,可谓是贡献卓著。

纵观整个二战,共有超过2000万囚犯被卷入战争,由他们组成的特殊力量是卫国战争的一大支柱,也是一个缩影。苏联军民正是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的支撑下,才抵抗住德军攻势,一步步扭转战局,最终反败为胜。当然,结局也是比较令人欣慰的:大部分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囚犯,战后都得到了减刑或赦免,有些表现突出的还成为军官,成为苏联英雄,命运彻底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