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新中国全民扫盲运动老照片,知识就是力量

50年代新中国全民扫盲运动老照片,知识就是力量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

1953年11月24日,政务院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发出《关于扫盲标准、扫盲毕业考试等暂行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多都是文盲,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从1949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1950年12月,浙江杭县农村冬学普遍展开。图为挟着课本上学去的农村妇女。新华社记者王纯德摄(资料照片)

1951年,部队文化教员祁建华研究速成识字教学法,创立一套适合部队战士学习的快速识字法。 图为1952年8月,祁建华(左)帮助行军的战士学习注音字母。

1951年,河北定县翟城村开展冬学。图为参加冬学的学员们在上课。新华社记者曹兴华摄

图为1951年,青海省的两个牧童在放羊时,温习冬学教师教给他们的生字。

冬学 1951年冬天,河北定县翟城村开展冬学。这是参加冬学的学员徐振恒和妻子玉英在家里抽空学习。 新华社记者 曹兴华 摄

图为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

1952年8月2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图为运动员在进行识字赛跑比赛。

解放初期扫盲识字班老人也参加。

解放初期扫盲识字班妇女背孩子来参加。

1952年,为加速消除文盲,总政治部决定在全军推行「速成识字法」。「速成识字法」为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某军文化教员祁建华同志所首创,其主要精神是藉注音符号为辅助识字的工具,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

1952年,图为天津一个剧团的演员在后台学习生字。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解放前由于穷,农村里许多老人不识字,孙子也成了爷爷奶奶们的小老师。

1952年,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的扫盲运动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图为到高碑店文化馆借阅图书的读者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是本村的青年学生和识字班的农民们。

解放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青谷村村民通过开展注音识字学习,加快了扫盲进度,村里到处诗画满墙,每隔一个时期村里爱好诗歌的农民还举行"赛诗会"。

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

1956年年初,正义村已有400多人在识字班毕业,青壮年之中的文盲已经基本上扫除了。经过学习通过考试毕业的人员都补发了毕业证书。

1956年 滇中旧事之一扫盲学习 摄影尹源

图为1956年,山西省昔阳县思乐村青年妇女阎志英学习文化后已经可以写信。

1957年,辽宁抚顺老虎台煤矿有4000多名矿工参加扫盲学习。图为课余时,学生们和张凤仙(女)老师交流。

1958年,云南玉溪县凤凰水库工地上的民工利用休息时间识字。

图为1958年,吉林省延吉县东盛乡黎明农业社英成作业区77岁的崔龙珍(左)和78岁的金丙玉(右)通过长期的文化学习已经可以阅读《延边日报》。新华社记者刘恩泰摄(资料照片)

1958年5月,四川郫县太平乡红星三社女社员倪怀凤在十天内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1500多个生字。图为倪怀凤(中)正在领取扫盲毕业证书。

图为1958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生活在水上的妇女在船头练习写字。解放前,福州市的水上居民中 妇女100%都是文盲。解放后,她们组织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开展扫盲学习。

1958年,益都县永固农业社扫盲庆功大会。(资料图片)

1958年,下放干部帮助妇女学文化。

图为1959年12月,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到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劳动锻炼的演员吴凤媛(中)在帮助工人排练小歌剧"扫盲哨"。

图为1960年,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慕士塔格人民公社二大队的社员在小学生的帮助下在田间学习文化。

上世纪60年代初在桐乡虎啸公社李家坝大队扫盲时为学生讲解《长征》一文

李桂兰学习文化当上女诗人

农村大扫盲,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素质。山西万荣县青谷村农民举办的赛诗会。

更多精彩请在右上角关注我们!每天为你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