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金碗(民间故事)

一只金碗(民间故事)

县令王昌灵弯腰从脚下抓起一把泥土,缓慢松开,微风拂过,手中泥土便随风而去,望了望早已荒芜的万亩田地,他有些心疼。

三年大旱,万亩良田早已是寸草不生,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身为一县之令,怎能不心急如焚?可朝廷救灾粮还是没有影子。他想,怕是救灾的粮与钱在来的路上就早已被州府瓜分完了吧?一群硕鼠,完全不顾百姓们的死活。想到这里,他对王朝失望极了,想,算了,任由着贪官污吏闹吧,看你这赵氏江山还能挺多久!

老仆人在身后轻唤了一声:“老爷,回吧。”

王昌灵回身,望了一眼面前的面黄肌瘦、满面皱纹的老人,轻叹一声,对老仆人说:“你也走吧,跟了我数十年了,不要留在我身边等着饿死。”老仆人干涸的老眼有了浑浊的泪花,说道:“老爷不走,我也不走!”

王昌灵一声长叹,无语而返回到县衙,在县衙门口坐着几个骨瘦如柴的乡民,全县乡民因灾或死或散,已去了十之七八了,整个县城人影稀疏,笼罩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之中。王昌灵一声长叹,问道:“怎么还不走?”乡民摇摇头道:“故土难离啊!何况县令大人与我等一起忍饥挨饿,固守家园,我等又如何忍心离去啊?”

王昌灵顿时热泪盈眶,深深对乡民们施了一礼。

进了县衙,偌大一个院落已是人去楼空,寸草不见。王昌灵干干的咽了一口唾沫,老仆人见了,转身离去,片刻回来,手里端着一只小金碗递给王昌灵,说道:“老爷,喝口水吧!”王昌灵接过这半碗浑水,不知这大半都是泥沙的浑水,是老仆人从哪处深井中一点点地掏弄出来的。

王昌灵望了望老仆人干裂的嘴唇,慢慢把碗遞过去,对老人道:“喝了吧!”

老仆人动也没动。

王昌灵举碗喝了小半口,把碗递给老仆人,老仆人抖抖嘴唇,颤抖着双手,郑重的接过碗,慢慢喝一口水。

老仆人行了一礼,转身正要退下,王昌灵突然叫住他,王昌灵紧盯着老仆人手中的金色小碗,端详片刻,脸上突然有了一丝深刻的笑意:“这碗,是皇宫里的吧?”老仆人打了一个激灵,望着王昌灵,他太了解自己的主人了。老仆人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凄声哀求道:“老爷,不可用皇上赏赐的东西讨粮啊,那是要杀头的!”

王昌灵仰望一眼天空,缓缓说道:“这可是皇上用过的碗,赏赐给我的,不至于连一口饭都吃不上吧!”言罢,毅然走出了县衙,只留下跪在地上的老仆人,走向一处粮行。

这是朝廷吴尚书在家乡开的。而今,虽然流离失所,连一口饭都吃不上,而粮行里米粮却堆积如山!王昌灵走进去,肥头大耳的粮行老板迎了过来,还未等说话,王昌灵便恭恭敬敬地把金色小碗放在桌上,退身,跪倒,叩首。行完大礼,王昌灵起身对有些惊愕的粮行老板道:“此碗乃是皇上用过的,赐给了本官。今天,本官用这只碗向你讨口饭吃,如何?”

粮行老板愣愣,王昌灵高声道:“做臣民的,总不能让皇上的碗也空着吧!”

粮行老板一惊,忙道:“岂敢?岂敢?皇上这只碗能装多少,本商行就给多少,大人看如何?”粮行老板说时,一脸奸笑。

王昌灵忙道:“君子一言。”粮行老板回道:“快马一鞭,绝不更改。”王昌灵点着头,双手擎碗,顺着梯子一步步登上高高的房梁,双手一翻,碗口扣住米山尖端。粮行老板顿时面如死灰,瘫倒在地上。

“开仓!放粮!”王昌灵道。

全县百姓得以活命。

吴尚书知道后大怒,一纸奏折递上。皇上龙颜震怒,令将拿着御碗讨饭的王昌灵押解入京,当庭审问。

王昌灵面无惧色道:“臣不忍皇上子民饿死,假以皇上之碗讨食,实是不该。但臣死而百姓不死,臣也就不负皇上了!”

皇上张着嘴,似有话说。

片刻,皇上命将那只金色小碗拿来。金色小碗放在龙案之上,皇上悄声对太监说了句什么,太监捧起碗飞快的出去。片刻,竟用这碗盛了一碗饭回来。皇上接过碗,大口大口吃起饭来。

众大臣面色皆惊。

皇上将饭吃完,一举金色小碗,大声说道:“朕用这王县令讨饭的碗吃饭,很香,以后,这碗朕每餐必用。”

群臣皆惊。

次日,王昌灵升授地方刺史,百姓听了,欢呼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