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总督被凌迟后复活又被监刑官一斧子劈倒 康熙听说后哈哈大笑

清朝总督被凌迟后复活又被监刑官一斧子劈倒 康熙听说后哈哈大笑

古代凌迟之刑,想着都疼,似乎被处以凌迟之刑的最后只能剩下一副鸡骨架,那是十死无生。但是事情总有例外,在清朝康熙年间,就有一位总督被判处凌迟之刑,但是因为监刑官受了贿赂,那个被判处凌迟之刑的总督居然又活了,不但活了,而且还在棺材里说话,监刑官害怕事情败露,赶紧跑上前去一斧子劈倒,然后一把火烧掉。下令将这位总督凌迟处死的康熙皇帝听说这件事后哈哈大笑:“这奴才这回可是烧坏了!”

被凌迟处死的总督名字叫噶礼,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分别记录在《清史稿·列传六十五》《啸亭杂录·卷十》《清稗琐缀·噶礼》以及康熙年间的“邸报”中,《清史稿》或许未必可信,但是与和珅纪晓岚同时代的礼亲王昭梿的《啸亭杂录》,和清朝官方内部传阅文件“邸报”,是比绝大多数史料都要可靠的。咱们今天就来讲一讲这位凌迟处死的囚犯死而复生的故事。

话说那是在康熙四十八年,时任两江总督的噶礼卷入了江南科场案。其实说卷入有点不准确,因为那次科场舞弊案中噶礼收受贿赂达数十万两之多,清朝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会同噶礼共同侦办此案——这就是典型的贼审贼了。两袖金风的噶礼不但阻挠张伯行办案,而且谁来举报或者作证,先得挨噶礼一顿暴打。于是张伯行向康熙告状,但是康熙考虑到噶礼的母亲跟自己关系不错(相当于客氏与明熹宗朱由校,这里说的是养育关系,老太太是好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噶礼的母亲是皇后的近亲,史料记载不完全一致),而噶礼又是自己的发小(相当于嘉靖皇帝与陆炳),就一直在中间和稀泥。历朝历代大臣都是喜欢送钱给自己的贪官的,所以众口一词地指责清官张伯行。康熙下令将张伯行锁拿进京问罪,因此差点激起民变,江南百姓自发地护送张伯行进京,逼得康熙只好各打五十大板,把两个人同时免职了事(上并命解任)。这件事连后来的礼亲王昭梿都看不过去了,所以留下了“圣祖初颇右礼,乃置张公诏狱。”就是说康熙十分袒护噶礼,反而把张伯行下了大狱。

有人说康熙是什么千古一帝英明神武,但是看他打赢了对外战争还割地求和、指使皇子痛打老师,可见这个皇帝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在江南科场案中,康熙对大贪官噶礼也是百般回护的,就在免职之后不久,噶礼居然被“起复委用”,派到热河行宫去搞工程去了——估计是想让这位发小堤外损失堤内补,再大赚一笔。本来这件事情可能在康熙的袒护下就此结束了,但是噶礼也实在是不给自己的主子争气,在热河搞工程也没搞好,把行宫建成了烂尾楼,气得康熙把他扔进了刑部大牢。

本来按照康熙的意思,关几天教训一下也就算了。可是这时候噶礼的母亲跑到都察院控告噶礼忤逆,要求把噶礼凌迟处死挫骨扬灰。这时候有有人就要问了:都说虎毒不食子,噶礼的母亲为什么要置儿子于死地呢?这还的从康熙那里说起。当时张伯行和噶礼互相举报,康熙在看举报奏章的时候,噶礼的母亲也在身边。于是康熙就征询老太太的意见,老太太是个比较深明大义的人(起码比客氏强得多),就如实告诉康熙:张伯行是个好人,噶礼是个唐赃枉法的混蛋。于是才有了噶礼被免职的处理结果,要不是老太太一句话,张伯行可能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老太太帮理不帮亲,本应大加褒奖,但是康熙嘴不严,居然把这件事告诉了噶礼(大头目泄露举报者信息,这种事情后来也没少发生)。噶礼这个八旗贵胄并成了不仁不孝的传统,就对自己的母亲展开了报复行动,而且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虐待老人。不但“纠众毁屋”,而且“噶礼与弟色勒奇、子幹都置毒食物中谋弑母。”噶礼的母亲一看老命不保,就先到都察院告状,都察院不敢管,就又找到康熙告御状(叩阍)。这回真的是激怒了康熙,先把噶礼找来暴打了一顿:“上命先将噶礼眼珠打出,又割其两耳。”康熙解了恨之后下令:“凌迟处死,妻论绞,色勒奇、幹都皆斩,家产没入官。”

不知道为什么,康熙判处噶礼凌迟之刑,居然把噶礼送回了家去行刑,而且在弄掉了眼睛和耳朵之后,居然又紧急派人到噶礼家传旨:“别接着割了,勒死算了。”既然皇帝老儿都法外开恩,收了巨额贿赂的监刑官也乐得做顺水人情,只是象征性地用布条勒了一下就算完成任务,还没等噶礼断气,就急急忙忙地装进了棺材。于是在噶礼家就发生了怎们开头说的那种怪事,“监绞官候至夜分,忽闻棺中语云:人去矣,我可出也。闻者大骇,劈其棺,噶礼遽起坐。因耳目俱无,不知所之。”于是“监绞官惧事泄,一斧劈倒,连棺焚化,始行覆命。”

噶礼死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情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其一,康熙听到噶礼“死而复生”,不但没有勃然大怒追究噶礼欺君监刑官枉法,反而哈哈大笑:“这奴才真烧坏也!”其二,那位大义灭亲的老母亲,也被康熙扔在一边不管了,要不是礼亲王昭梿的记录,谁也不会相信康熙会薄情寡义如此:后其(噶礼)母贫窭,以织纤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