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不带我玩”,我们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三观

“他们都不带我玩”,我们的回答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三观

当孩子开始入托后,就意味着他们开始拥有自己小小的社交圈了。“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因为孩子们在发展友谊的过程中,也是在寻找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被喜欢,有归属感,能融入,这些都能成为孩子滋养自己的宝贵养料,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印象,提高自尊自信水平,从而可以更加独立地迈出探索的步伐。

这个时候,为人父母最无力的就是听到孩子回来说,“妈妈,我没有朋友,他们都不带我玩”。似乎交朋友这件事只能孩子一个人完成,但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可以帮助孩子的。

稳定自己的情绪

我反复和大家分享的一句话,也是一直提醒自己的,“父母是孩子的容器”。孩子的安全感到底是什么,就是觉得“天要塌下来”的时候,他还能有这个底气,“父母可以帮我”。

当孩子来向我们求助时,社交上的挫败对于孩子来说就好比“天要塌下来”了,如果这时,父母比孩子还要着急上火,直接跳起来,“谁不带你玩啊,妈妈找他们去”;或者害怕孩子社交差而先劈头盖脸教育,“你有没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他们为什么偏偏不带你玩呢?”

这样不稳定的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社交挫败感,严重的就会有“受害者”心理,自己给自己贴标签了:我是不被喜欢的,我是失败的,我是无能的。

界定问题

面对这类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到底是一般的社交冲突,还是隐性的霸凌,这两者对孩子的影响不同,我们处理的方式也是天壤之别。因此第一步界定问题就很关键。

那么怎么区别这两者的不同呢?估计很多朋友自己都会有些混淆的吧,或者就是我们经常有的困惑,什么时候该大气一点?什么时候需要坚决为自己发声?

其实很简单,普通的社交冲突是“对事”,也就是换了一件事,同样一批孩子就会继续和我们孩子玩了;而隐性的霸凌是“对人”,不管什么情景下,大家针对的都是这个孩子本身。

那今天先来讲讲普通的社交冲突,毕竟这个是大部分情况,我们父母可以如何引导孩子。

转换视角

孩子大多都是缺少“转换视角”能力的,比如当他们的积木倒了,肯定会难过,但不少孩子大哭大叫很久,有的孩子甚至直接可以把自己哭吐了,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理解,倒了重新搭起来就好了。

面对社交问题也是一样的,当孩子和我们说,“我没有朋友,他们不带我玩”时,也许只是某一件事,但是那个当下,他很在意,外加上他没有“转换视角”的能力,所以他就会把这一件事定性为一类事,甚至是对自己的评价。

所以父母如何应对孩子就很关键,面对孩子这样的言语时,我们需要及时给自己按下暂停键,不要马上给予孩子解决方案,分享我们的看法,而是用开放式的问句去了解情况,“发生了什么呢,能告诉妈妈吗?”

尝试让孩子把事情的大概说出来,然后引导孩子思考,“听上去是小明不想和你玩,但你是不是还有其他朋友呢?”,尝试帮助孩子回忆他和其他孩子玩的好的片段(注意,今天谈的是一般社交冲突,也就是只有某个单一事件孩子受到排挤,而不是总是受排挤)

这样的对话就帮助孩子打开视野了,让他意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人都不和他玩,原来自己是有朋友的。成人有时候都会陷入这样的僵局而不自知,更不要说孩子了。

我们父母就是需要通过这样的帮助让他们拥有转换视角的能力,从小分清“人”和“事”,分清“单一事件”和“重复事件”,这是受益终身的能力。

分析情况

这样的“转换视角”的好处之一就是给予孩子力量,觉得“自己没那么糟糕”的力量感回来后,我们下一步就需要和孩子分析情况了,“那为什么这次小明会不带你玩呢?”,这个提问就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人都是容易“自我中心”的,出现问题基本上都是“都是他们不好”。能跳脱自我来审视整个事件的人,就有更大的格局,这些就是从这些点滴培养的。这时,父母如何看待问题就很关键,我们需要公正客观地就事论事。

如果的确是自己孩子的问题,不包庇掩护,但也不打压责骂,而是把“问题”变成“让自己变的更好”的行动方案。然后可以尝试和孩子想象一下,如果接下来再遇到这个情况,我们可以怎么做的更好。

如果自己孩子其实并没有做错,那么尝试帮助孩子理解他人,即使只是告诉孩子,“每个人一天中都会有一段时间就想自己静静,这并不意味着他就不想和你做朋友了。等明天你可以再试试看”,也会对孩子有帮助。

然后我们还可以就着这样的话题延伸下去,“哪些行为是好的行为,可以让朋友们更喜欢和我玩”,又一次把这个问题本身转向了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如果还是没用呢?

看到这里,不少朋友也许就有疑问了,那这些行动方案和孩子讨论出来后,孩子也去实践了,但是并不能重新赢回那个不带他玩的小朋友的心怎么办?

这个其实特别正常啊,试想我们成人世界也并不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爱的。小D就曾遇到过一次友谊的“决裂”,我和她一起难过,等她情绪稳定后,我和她说,

“你和Emily道歉了,但是她并不接受。错误犯下了,就像摔碎的玻璃杯,有时我们可以修补好,有时我们就不得不扔了,或者暂时放在一旁,说不定哪天又可以修好了。但不管怎样,只要我们可以继续做好的事情,我们自己就会变得越来越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朋友”。

我其实并不确定4岁多的小D是否真的完全能理解,但我相信我的陪伴和这些话可以让她感受到“被支持”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可以在她心理埋下一颗种子:凡事都该向内探寻,就是做好自己,把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至于能否改变他人就不是我们控制的了。

父母不该只是“救火队员”,更加不该成为孩子问题的“搅局者”。我们应该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个智慧导师,把每一个孩子遇到的问题提升到人生的高度来解读。

这时我们就该知道,不要只在意问题是否解决,我们更该在意的是如何传授给孩子学会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这样今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孩子都能用这份理解自己解决。

归根到底,三观就是如何解读这个世界的基础,而这需要我们父母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