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给投钱,又提供大量武器,苏联对黄埔军校的投资最终证明赚大了

既给投钱,又提供大量武器,苏联对黄埔军校的投资最终证明赚大了

文| 纪彭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两国走过了一段“蜜月期”。苏联人以“大公无私”的国际主义情怀,向中国援建了156个大型项目,为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打下了坚实工业基础。实际上,苏联的“无私援助”早就开始了。在中国共产党人夺取政权之前二十五年,苏联的第一个项目就在珠江上一个江心小岛上建了起来。

1924年春夏之交,在苏联的“人”、“财”、“枪”三援之下,孙中山才得以建立起黄埔军校。为了这座军校苏联花了不少本钱。当时,“苏联顾问的活动中心就是创建黄埔军校,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创建军校做出了贡献”。

建校之初,苏联就派出了军事教官。这可以算是最早的一批来华“苏联专家”。苏联教官最多时达到三十多人。在第一次东征时,苏联名将加伦将军率领二十名俄国军官参战,第二次东征时,参战的苏联军官更多。

黄埔军校的苏联专家们主要负责军事教育,采取了当时苏联最新的军事理论和技术,进行讲授和训练。军校的军事教学课程分为学科和术科两类,学科主要教军事理论,术科主要教军事技术。

由于当时军情紧迫,必须将原定三年一期的训练计划缩短为半年一期。为此,苏联顾问会同军校有关人士进行研究,抓了两项工作:一是按六个月的训练要求,重新制定出军事教育计划,安排各项科目进度,并定出实施的详细办法;二是重新编写典、范、令和战术、兵器、筑城、地形、交通通信五大教程。

除了军事教育,政治教育更是黄埔军校的特色。在苏联顾问的指导和参与下,借鉴苏联红军的建设经验,制定了切实的教育内容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着重基本革命理论和革命知识,对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都允许在校内公开传布。

军校的政治教育大纲规定的政治课多达26门,如:《社会主义原理》、《中国农民运动》,《中国职工运动》、《军队政治工作》、《三民主义浅说》、《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等。以至于“黄埔军校深受苏联红军影响,无论是编制体制还是军事教育训练,都深深地打上了苏军的烙印”。

黄埔军校初创时,武器奇缺。当时驻防广东的粤、桂、滇等军阀,表面上接受孙中山的领导,但割据防区,把持财政,对筹办军校并不支持。军校开张时,只有粤造七九毛瑟枪三十支,所需武器装备全靠苏联援助,才有了革命的“家伙”。黄埔军校第一任教育长王柏龄在《黄埔军校创始之回忆》中说:第一批苏联军火就有长枪八千支,小手枪十支。八千支俄式步枪均配有刺刀,每枪有五百发子弹。学员们个个欢天喜地,说:“今后我们不愁了,革命有本钱了。”

此后,苏联继续向广东革命政府提供大批急需的武器弹药。

据统计,除派遣军事顾问外,苏联为军校提供了250万卢布的开办经费,并“先后6次为军校运来了大批的枪炮弹药,计有步枪51000支,子弹57400万发,机枪1090挺”等,“从根本上保证了军校之训练、建军及其军事斗争的顺利进行”。

正是有了苏联的大力支持,黄埔军校才能顺利组建,并很快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军官。这些年轻军官中,一部分成为蒋介石的嫡系,另一部分在大革命之后成为共产党的军事骨干,最终把蒋介石赶出了大陆。这样算起来苏联人也没有吃多大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