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逃美国的女科学家:前半生为美国造核弹,后半生却跑来中国放牛

叛逃美国的女科学家:前半生为美国造核弹,后半生却跑来中国放牛

今天如果谈起爱国主义,或许有不少人感到些许反感进而产生抵触。

尤其是新生代的年轻人,

他们着眼于身边的物质生活,似乎没有多少人理解老一辈人对新中国的情愫。

她不是中国人,却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

你可以说她没有一颗“爱国心”,可她爱的是全世界。

寒春,一个美国人最痛恨的女人,她是50年代出逃到中国的美国科学家

在她取这样一个不太寻常的中文名前,

人们只知道她的美国名字琼·辛顿。


左边这个人大家都认识,是杨振宁青年时的相片。

右边这个女生,就是琼·辛顿。

他俩是同门师姐与师弟。

双双师从获诺贝尔奖的导师费米,年青青的他们早早成了闻名世界的物理科学家。

她身世显赫,其祖母是写下著名小说《牛虻》的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而祖母的父亲还是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布尔,整个家族都能人辈出。


琼·辛顿自然也继承了不少来自祖辈的优良基因。

等到琼进入本宁顿学院学习时,她对自然科学的兴趣突然爆发开来,

对新兴的原子能科学尤其热情高涨,

可是她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领域却没有很多的论文发表出来。


琼从物理老师的回答中读出了他的暗示,

核物理也许有太多的秘密。

这更是激发琼对核物理的兴趣,她非要解开这当中的秘密。

年仅23岁时,琼就参与了美国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

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的,少数美国女科学家之一,成了世界物理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起初她曾倍感自豪,能与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共事是很个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



然而,一心埋头研究核物理的琼不知道,她的研究即将在一瞬之间毁灭十余万。

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 广岛、长崎爆炸了,15万日本平民被瞬间秒杀。

有人在一旁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不是蘑菇云,这是日本人的骨头和肉!”


这句话让她震惊,莫大的罪恶与自责涌上心头。

她开始深思,自己研究的科学究竟是为什么服务的?

她从曼哈顿计划中惊醒,

认为自己参与核计划研究出了最恐怖的杀戮工具,内心满怀对人类的愧疚。

这与她为了造福人类的初衷完全相违背,

她奋发学习的科学,不应是杀害那些无辜的人啊!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所研究的项目将会是一头怪兽。

如果它能够被科学家们掌控,能也许能造福人类;

若否,失控的怪兽也许会吞噬全人类。


而琼只想单纯地研究科学,为什么会被牵涉到这样罪恶的行动当中来,她苦苦地挣扎

曼哈顿计划结束后,

琼下定决心不再参与任何军方相关的项目或计划。


同时,美国国内也掀起了一股反核武的运动。

琼作为亲身经历者也参与到其中去,积极推行和平利用核能。

她的哥哥正研究中国和中国文化,并对中国赞不绝口。

她的未婚夫阳早是联合国难民救济总署奶牛专家,也到中国延安生活过一段时间,回美后他便毅然决定卖掉美国的农场来中国,只因为亲眼看到毛泽东改变的世界震憾了他。

她被身边最亲的人在心里烙上了中国印。

和她的同学杨振宁截然相反,她放弃了所有的光明前途,她离开了自己的祖国。

来到中国的延安为社会主义养牛。

这一来就是足足一辈子。



阳早在延安曾受到过毛泽东的会见,他告诉寒春,毛泽东很有魅力。

这时,她的哥哥后来著有《翻身》一书的韩丁,也已到了中国。

他也告诉妹妹,共产党的中国是一个希望之乡。

1949年,寒春和阳早在延安的一个窑洞里举行了婚礼,没有蛋糕,阳早就用泥巴做了一个,上面刻了字。

1953年7月,美国的《真相》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为“一个逃掉的原子间谍”,文章说曾参与过美国原子弹制造计划“曼哈顿工程”、掌握了很多机密的年轻女物理学家琼·辛顿此前突然失踪,几年后又在中国北京露面。文章怀疑琼·辛顿和丈夫阳到了中国之后,向中国透露了美国的核秘密,并且有可能正在协助共产党政府发展自己的原子弹计划。



已是中国农机院专家的寒春否认了她与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有关的传闻。

她表示自己之所以离开美国,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研制这些杀人武器的憎恶,当然也就不会支持和帮助任何国家加以制造。

事实上,阳早夫妇在那几年间一直在养牛。

1949年他们赶着83头荷兰奶牛从延安来到位于陕北和内蒙古交界的三边牧场,对牛进行改良。那里连道路都没有,往来交通全靠毛驴。

因为地方偏僻,在毛泽东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20天后,寒春才知道消息。

1955年,她和丈夫带着1000多头牛落户西安草滩农场,并在这里度过了10年时光。



阳早在延安


阳早与寒春


60多年来,寒春一直都在研究奶牛,立志让中国最贫穷的人喝上最新鲜的牛奶,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奶牛事业,成为了中国著名的奶牛专家。

他们饲养的奶牛以优质、纯净、高产、低耗闻名全国,牛场为三元乳制品厂提供牛奶。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中国,她是富裕者,也是贫穷者。

她享受副部级待遇,在城里有一套很好的房子,只不过不去住而已。

另一方面,她23年来居住的乡间平房,家具陈设仿佛停留在1960年代,远非寒酸一词可以形容。



晚年,二老就在北京昌平小王庄的农场居住,过着清贫的生活。

寒春平时最爱的就是用小提琴演奏一首悠扬的《东方红》。


很多人看来,她的选择似乎是不可理喻的。

在美国她有着令人羡慕的物质条件,有着大好的前程,放弃这所有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


2004年,寒春获得中国“绿卡”,成为在大陆第一个获得中国“绿卡”的外国人。

寒春生前曾说:

“我们在中国呆了一辈子,不是为养牛来中国,而是为了信仰。”

2010年6月8日凌晨,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

国人心中,他们夫妇二人为中国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她却说:

“我们吃了中国人2万斤粮食,做了一点有益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