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战术之“全甲板攻击”,二战美军打败日本海军的制胜之道

航母战术之“全甲板攻击”,二战美军打败日本海军的制胜之道

1941 年12 月7 日珍珠港战役后,美日两国海军对阵于大洋之上。于是,遵循“全甲板攻击”战术理论的美国海军航母部队与秉持“航母集中主义”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在大洋上展开了惨烈的对撞。

全甲板攻击

在1927 年美国海军组织的第七次“舰队问题”大演习中,美国人就发现舰载战斗机根本不能在远距离内形成绵亘有效的警戒线。凭借飞机200 公里以上的时速,对方机群极有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突破到军舰瞭望哨的观察范围内。想在这么近的距离内阻挡飞机,根本不可能。航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用炸弹封住自己的飞行甲板。


美国人在十几次“舰队问题”大演练后得出结论:不应该将多艘航母组成大编队作战,也不该将航母编队固定在主力舰队近旁,那样目标太大,容易招来敌军战机;应该发挥航母高速机动的特长,令其单舰在护航舰队的保护下作战,寻机突袭敌方。想清这一道理后,美国海军以一艘航母加一支护航舰队的模式组成单支航母特混舰队,每支护航舰队由一支巡洋舰中队(包括3 艘重巡洋舰)和一支驱逐舰分队(包括9艘驱逐舰)组成。护航舰队负责保卫航母免遭敌方水面舰艇(尤其是同样快速的巡洋舰)的打击,并在防空作战时组织轮形阵。这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航母特混舰队会远离庞大的主力舰队独立执行攻击任务,以免被敌人过早发现和摧毁。多艘航母在战术层面上应分开行动并保持距离,以防止所有航母被敌人一次性摧毁。

既然是单舰作战,为了保证航母的进攻能力,美国海军只能选择让单艘航母在一个攻击波中放出尽可能多的攻击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解决方案却很简单,把尽可能多的飞机排列在飞行甲板上,从甲板上直接起飞。

美国航母的初代掌门人约瑟夫·里夫斯上校在试验中发现,飞行甲板不仅可以在起飞前排列飞机,还可以直接用作飞机的长期停放地,而机库仅用作转运、维修和保养之用。如此一来,不仅攻击波中飞机的起飞变得更加便利,航母的载机量也能变得更大。至此,美国海军单艘航母组织最大规模攻击波的方法也就成熟了:把航母搭载的几乎所有飞机全部排列停放在飞行甲板上,然后一次性放飞升空。这就是美国文献中提到的“total deck strike”,也就是“全甲板攻击”。1929 年的第九次“舰队问题”大演习中,“萨拉托加”号航母向巴拿马运河船闸一次性放出了多达83 架飞机!这一次演习也因此被视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成年礼。

简而言之,美国海军的“全甲板攻击”就是单艘航母作战及一次性放飞全部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