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意大利还蠢?二战德军中的那些战斗力只有5的猪队友们

比意大利还蠢?二战德军中的那些战斗力只有5的猪队友们

说起“战五渣”部队,国内的军事迷们肯定第一印象就是意大利军队。不过小编要在这里澄清一下。意大利在战争中的确表现不佳,但是也不是全部意大利军队都是“战五渣”,意大利在东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以及北非的两次古比井战斗等几次局部战斗中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不过今天要说的是德军中一支真正的“战五渣”部队,并且比意大利军队还要渣的部队。而且还不止一个,是整整二十个师的“战五渣”部队——德国空军野战师。

德国纳粹空军元帅 赫尔曼·戈林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随着战局的不断扩大,德军深陷东线的战争泥潭里,兵力缺口越来越大。德军总部不得不想方设法抽调部队去填补兵力缺口。但是兵力确是捉襟见肘,这个时候陆军就瞄上了空军部队,当时德国空军人员过剩,德军总部认为空军不需要这么多人,于是要求德国空军把富裕出来的兵力抽调出来补充到陆军去。但是德国空军的统帅赫尔曼·戈林,此人专权独断,私心极重,当然不会同意把自己的兵分给陆军。后来希特力直接下令,戈林迫于压力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成立空军自己地面战斗部队。既补充了前线兵力不足,又依然能控制这些兵力,这个办法堪称两全其美。于是就抽调出空军地勤部队的剩余兵力分两批成立了21个空军野战师,这种部队完全区别与所常见的空军空降兵部队,而是按照陆军编制编成的空军地面战斗部队。

德国空军野战师士兵,他们身着迷彩罩袍和深蓝色的空军制服

第一批空军野战师一共10个,番号从1到10,每个一般组成为3个师属直辖空军猎兵营,1个炮兵营,1个反坦克营,1个自行车侦察营,1个高炮营,1个补给连等单位,人数约在8000人上下,人员大部分不满编。第二波次空军野战师一共12个师,番号从11-22,其中第21师是从第1空军野战师改编而来,第22师取消组建,人员支援给第21师.此波次空军野战师编制为2个空军猎兵团(后增加为3个)一般为2营制或3营制,1个3营制炮兵团,1个高炮营(有些师的炮兵团为4营制,既高炮营编入炮兵团内),1个负责侦察的燧发枪手营或自行车侦察营,1个补给分队,1个通讯连.人数约在1万人上下。在这些野战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编成了四个空军野战军,总兵力大概在25万人左右。

德国空军野战师士兵,他们的领章与陆军有所不同

这些部队组建后,因为戈林的直接干预下,空军野战师在轻武器上的优先级很高,比普通国防军陆军要好很多。有的甚至超过了精锐的武装党卫军。让这些陆军出身的步兵各种羡慕嫉妒恨啊。但是说到重武器了,空军野战师就嘚瑟不起来了。戈胖子权利再大,你也只是空军的元帅啊,空军手里可没有造坦克和火炮的资源。所以空军野战师的重武器少的可怜。陆军步兵师至少都有一个装备36门105mm榴弹炮的炮团。但是空军野战师师属炮兵只有一个三炮连制的炮营。装备的主要是缴获自波兰、法国、苏联等国家的各种杂式野炮山炮。有的师干脆只有用与化学战的100mm迫击炮来凑数,还有的部队甚至还有从法国博物馆里征缴上来的老式150MM铜炮。

空军野战师的反坦克火力同样可怜。理论上的编制是一个反坦克营和一个高炮营来执行反坦克任务,反坦克炮大部分是被戏称为“敲门砖”的PAK36型37MM战防炮以及改造自缴获的法国火炮改装pak97/40(缴获的法军施耐德1897型75毫米速射炮,并用德国PK40反坦克炮的炮架改造而成)。高炮营仅有4门88炮以及15门20mm高炮。而且事实上大部分空军野战师只有一个反坦克连和一个高炮连。直到1943年高炮营和反坦克营才实现了部分满编。

空军野战师炮兵,他身后那门炮就是李云龙“意大利炮”的原型,施耐德野炮改装的pak97/40反坦克炮

空军野战师重武器不足的原因还有其他军种盗用空军野战师的装备,因为在西线驻守的空军野战师多是执行治安任务以及防守不太重要的防线,所以他们的重装备被陆军大量借用,等盟军登陆诺曼底时,空军野战师的重装备已经所剩无几。

其实空军野战师在重装备上的不足都不算主要问题,最要命的是这些空军出身的军官士兵,基本没有什么陆战作战经验。士兵没经验就算了,可是军官也没经验。以前都是一些在机场修飞机,扫跑道,防空,给飞机加油挂弹的地勤官兵,现在却直接把他们送上陆战的前线。原本大量的德国青年是怀着成为飞行员或者空降兵的梦想加入空军,现在却把他们当做纯粹的步兵,对其梦想和士气的打击不可估量,甚至不少人转行加入陆军和武装党卫军。

“赫尔曼·戈林”师士兵

当然“战五渣”团队并不全是“战五渣”,也有出类拔萃的精锐。那就是以戈胖子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空军野第战一师“赫尔曼·戈林”师,“赫尔曼·戈林”师可是戈胖子发迹的本钱,这个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3年12月,戈林成立的一个名为"戈林将军(普鲁士)联邦警察部队"的部队。参加过吞并奥地利,入侵波兰,法国,挪威,西西里岛防御站等等一系列战役,部队齐装满员,装备精良,战斗经验丰富。“赫尔曼·戈林”师久负盛名的对比下,其他在1942年以后组建的二十个师的战斗力可就惨不忍睹,不仅重武器不足,人员缺编,缺乏战斗经验,训练不足,士气也很低下。没有合格的师级指挥官,更缺乏合格的基层指挥官,有的师都只有5000人左右,大部分不超过8000人,兵员只等于陆军的一个旅。除开后勤等非战斗人员,每个师能够直接参与作战的只有2000至4000人。有的部队甚至刚刚组建三个月就被仓促的拉上的战场。在惨烈的东线堪称绞肉机一样的战斗中,戈胖子关于空军野战师仅用于防御战斗的的命令也顾不得实行了,很多部队在抵达前线后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被投入了对苏军的战斗中,中由于缺乏战斗指挥经验以及重装备,损失是及其惨重,伤亡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陆军师,这些“战五渣”在战斗中往往一触即溃。就连苏联刚刚组建的民兵师都能轻松将其击溃,就更不要说苏军精锐的近卫称号部队。

看着这些为战斗力为五的渣渣部队,德军总部实在看不下去了,1944年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陆军开始逐渐接手这些空军野战师,大批陆军军官被调往空军野战师,担任各级指挥官。重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上也有改善。但很多空军人员对于转隶陆军颇为抵触,部队士气大受影响,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整体战斗力低下的事实。

空军野战师战斗力的低下让很多德军高级将领都颇有微词,对于“战五渣”们的的评价,德国陆军的将军们最客气的也就是--不尽如人意。斯大林格勒战役解围尝试期间,时任48装甲军的军长弗里德里希.冯.梅伦廷将军就这样评价第7空军野战师:这些部队素质有着天壤之别,第11装甲师和第336步兵师都很出色,但空军野战师则不尽如人意。他们的人员素质和装备都很好,但非常缺乏训练。指挥官也是对地面作战一窍不通的空军人员... 当然弗里德里希.冯.梅伦廷将军能做出此评价应该算是很客气了。

空军野战师士兵

于战局的急转直下,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盟军从诺曼底登陆后,德军的损失就越来越大,光是1943年,第2.7.8.15这4个师就在东线遭到重创,番号被撤编。到了1944年,又是15个空军野战师在苏军和美英军队的打击下被歼灭或者遭到重创被裁撤,包括那个精锐的赫尔曼·戈林”师。能够挺到1945年完整保留到投降的只剩下一个驻防在挪威的14师。以及一个在意大利遭到重创还剩一半兵力的20师。其他部队都被同盟国军队全部消灭殆尽,这些“战五渣”部队的历史也走到了尽头。

总而言之,直到战争结束,大多数空军野战师都不能作为有效的战斗部队承担职责,其结局都十分悲惨。空军野战师的存在不过是戈林本身权利欲望的产物,在兵源极度缺乏的年代,在训练、人员,合格指挥官以及武器装备等等都不能到位情况下,仓促的组建这些部队,无故浪费了25万高素质人员,对战场局势却丝毫没有帮助,总体上来说,组建空军野战师是一个极其错误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