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犯错就代表失败?孩子敢于试错,才能成长得更快、更有自信!

谁说犯错就代表失败?孩子敢于试错,才能成长得更快、更有自信!

前几天,韩国的一则“4岁女儿半夜尿床被惩罚致死”的新闻,令众人气愤又惋惜不已。这个小女孩只是半夜尿裤子了,就被妈妈愤怒地用平底锅砸了几下后脑勺,还被关在寒冷的厕所里罚站。

之后,妈妈回到卧室,继续呼呼大睡。被锁在厕所里的4岁女儿,在四个小时候之后,不幸昏迷死亡。

而这样的悲剧离我们并不远。年初,泰州一个母亲,就失手将自己9岁的儿子打死了。原因令人哑然,因为孩子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而且回家之后没有好好写作业。

有什么错,需要让孩子以生命作为代价呢?

雨果曾说: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尘世上的一切都是免不了错误的。错误犹如一种地心吸力。

从来就没有人,可以与错误完全绝缘。

01、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允许犯错

在许多人眼中,犯错就代表着失败。因此,他们不允许自己犯错,也不允许孩子犯错。

但是,他们不知道,粗暴地不允许孩子犯错,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怎样深远的影响。

陈乔恩在某次真人秀节目中,就曾用“自闭”来形容小时候的自己。因为妈妈好像永远都对她不满意,经常的打骂,让她很没有安全感。

她不知道该怎么跟妈妈讲话,也怕犯错了会挨打。她甚至将妈妈的声音,形容为“魔鬼的声音”,害怕听到妈妈靠近的脚步声。

现在的她虽然事业有成,成为了妈妈的骄傲,但是两人之间的隔阂却依旧很难逾越。

可见,父母用粗暴或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的犯错,不仅会让孩子沮丧、没有自信,还会深深地影响到亲子之间的关系。

有的孩子因为害怕犯错,就干脆不做;有的孩子则是在犯错后,第一想到的不是勇敢承担,反而极尽掩饰,不敢告知父母。

当孩子开始在心里设防时,也就意味着亲子关系开始出现了裂痕。

而研究证明,负面反馈对于12岁以下的儿童,除了让他们更伤心、更沮丧外,毫无作用。

既然如此,为何父母不能包容孩子的犯错呢?

02.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在不断的试错过程

孙俪曾在微博上晒了一张图片,吐槽等等和小花在墙上乱涂鸦。

当她想要阻止的时候,邓超却阻止了,说:墙纸可以换,灵感被抹杀了就没有了。

确实如此,小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这里想摸一摸,那里也想看一看。如果父母不懂得保护和引导,而是粗鲁地制止,那就只会让孩子止步不前。

试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教育学家尹建莉曾这样形容孩子与犯错之间的关系: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

可见,犯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它不仅能让孩子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还能能让他们记得更牢。而且,敢于试错的孩子,更具想象力和冒险精神。

韩雪在TED中,曾展示过她的两幅画,一幅是画得栩栩如生的对虾;另一幅却像是小孩子的涂鸦。

她说,涂鸦的那幅画是去年画的,而对虾则是20年前画的。她自嘲地说自己的想象力越来越缺乏了,因为她长大了,开始害怕犯错。

她认为,大多数人都觉得,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所以,不敢尝试去迈出试错的那一步。

可见,害怕犯错的人,会把自己困在过度保护中,从而失去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的能力。

03.犯错并不可怕

· 先听再说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父母最好先弄清楚事情原委,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

如果父母不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很可能就会错怪他们。

那个泡好方便面,担心会凉掉,而特意把方便面藏到被子里的孩子,被不知情的父亲责骂了。虽然,得知来龙去脉后的父亲道歉了,并且内疚不已。但如果父亲先听、后说,就能避免这场误会了。

· 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补救方法。

孩子犯错了,很多父母第一反应是责备:你看!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

其实,这更像是父母在甩锅。你不按照我说的去做,现在做错了,就是你的问题了,不关我的事。其实,孩子犯错之后,与其归咎是谁的责任,倒不如把精力集中到怎么弥补这个错误上来。

父母可以问问孩子,已经这样了,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能够面对错误的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快。

· 教导孩子为犯错承担责任,传递正确的信念。

有位妈妈和孩子在乘电梯的时候,孩子特别调皮,把每一层的按钮都按了个遍。孩子的这个行为,招致了电梯内其他人的不满。

因为没法取消了,妈妈便跟孩子说,因为你的错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所以,现在电梯每停一次,你就要向大家诚挚地道歉一次。

孩子低着头接受了。电梯的每一次开合,他都大声对电梯里的人道歉:对不起,是我耽误了叔叔阿姨的时间,下次不会了。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赢得了电梯里所有人的赞赏,也让孩子牢记了这次的教训。

美国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鼓励孩子不怕犯错,敢于尝试,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更有自信。

-------------------

(菈妈:热爱文字与生活,专注亲子教育和情感的二宝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