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不是没天份,只是不知道自己卡在哪里而已!

你的孩子不是没天份,只是不知道自己卡在哪里而已!

△点击上方头像关注【文轩儿童书店】,一起共享和孩子有关的美好事物

共计2275字丨建议阅读时间4分钟

人的身体和大脑如此复杂,我们与其相伴了几十年,也搞不清楚。虽说我们是身体的主人,但实际常会受到身体和大脑的影响。

今天分享一个台湾妈妈王丽芳的观察,她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许多孩子由于身体和大脑上的某些因素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他们的学习能力并不比别人差,而是“卡”在我们从未想过的地方。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请不要太早给孩子的错误与问题贴标签。

怎么也学不会制图的木工


当老公决定从建筑师事务所转战室内设计时,我也去坊间的室内设计教室补习了平面制图,立体的概念其实很好玩,一开始老师就运用一些图形,让我们去判断怎么将图案立体呈现。

班上有一位同学,让我印象很深刻。他跟着父亲一起从事木工,他可以看懂室内设计师的平面设计,也常常想着,如果自己会画设计图,或许就不需要当一个劳力取向的木工。于是,他报名了电脑绘图班。

其实,当时他的年纪并不大,但或许是因为苦力工作与工作环境的关系,看起来比其他的同学老成很多。制图的概念跟平面绘图不太一样,是一种慢慢建模上去的概念,这位木工同学却怎么样都学不会。

授课的老师是一位建筑系的研究生,年纪非常轻,但是电脑绘图的技术非常出色,他不厌其烦地跟木工先生解释立体的基础概念,但不管他多努力的教,木工同学都无法理解“明明只是纸上的几条线,为什么大家看得到厚度与高度”。

木工同学讲了一句我这一辈子应该都不会忘记的话:“小时候如果有积木可以玩,我现在还会当木工吗?”又像反讽、也像自嘲,更有着浓厚的感伤。

当下教室中陷入沉默,没有人敢说一句话,过了良久,才听到老师讲了一句:“对不起!”

降低高度,才能看懂孩子的学习难处

女儿低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在外面写作业,桌子对面是另一对母女,女孩已经念到高年级。我一边陪女儿,一边听到那位妈妈解释三角形的面积,从温柔的讲解公式,慢慢的越讲越生气。

后来一气之下摔了课本说:“算了,你不是学数学的料,我不管了。”说完气呼呼的离开,女孩收拾起课本嘤嘤的啜泣了起来。

我问那女孩:“可以借我看一下课本吗? 阿姨试看看可不可以看出来你哪里不懂。”

女孩不置可否的把课本推给我,我等她心情平复了才问:“你哪里听不懂呢?”女孩还带着哭腔,回答我:“纸明明就是平的,三角形哪有高?”

那时候,我忽然懂了,女孩的问题跟木工师傅的问题是一样的。明明是纸上一个薄薄的三角形图案,就像压平在课本当中,哪来的“高”?明明电脑就是平面的,那些图哪来的高度跟厚度?

后来,我拿出一张纸,斜角线对折一半,变成两个三角形,让她想想看对折后的三角形面积怎么算,我将纸张平行放在她的视线前面,她很快的推演出算式来了,我再将课本立了起来,问她:“现在,你觉得课本上这个三角形,跟我手上的三角形,是不是一样有了高度?”

那孩子才恍然大悟,我也才惊觉,原来孩子看着桌上的课本图形,会想不通明明是摊在桌上、课本上的平面三角形,怎么可能有“高度”!当课本立起来,他们才看得到那三角型确实有“高度”。而木工师傅的问题,也是无法将平面转为立体。


肢体动作,也可能阻碍学习


又有一次,我跟女儿的音乐老师聊天,看着几个孩子在我们面前玩,一个七岁的孩子拿起我托人从美国买回来的自动回转溜溜球,尝试着要玩,我看了一会儿后淡淡的说了一句:“她的手腕......”老师点点头,接着说:“不会转动。”

那是我很疼的一个孩子,从小就跟我女儿非常亲近。那天上完音乐课,跟我们一起回家后,和女儿各自写起了作业。我看那个孩子写几个字就站起来玩两下,写两个字就拿桌边的东西摸一摸,女儿觉得她一直在分心,不好好写作业,对她有点生气。

我坐在一旁看着,想起女儿刚开始学音乐的时候,老师没多久就发现问题,拿出她珍藏的溜溜球陪女儿玩很久,女儿的手腕不会转,所以她弹钢琴时只会用整只手臂的力量施力,这样不但累,还会影响学习与音色。

为此,老师收集很多可以加强孩子手腕转动功能的玩具。除了正式的音乐课之外,将所有的音乐概念,还有弹琴所需要的身体必备条件都融入各式各样的游戏中。

例如,打篮球拍球、玩溜溜球、挥羽毛球的动作,很多小小孩因为手腕不太会上下转动,拍球都是用整只手臂的力量,因此老师选择的游戏很重要。

那是我第一次领略到什么叫做“玩出力量”,原来有很多跟孩子的相处与游玩,其实是在帮孩子的未来做准备。

女儿气朋友写作业不专心,可是我看到那个孩子,每次“偷懒”、“分心”前,下意识的动作是用左手按压右手,我就知道她不是不专心,更不是偷懒,而是不会用手腕力量写字,所以她握笔的姿势是整个手臂与手掌都在持续用力,非常辛苦。

我在想,如果女儿不是及早被老师发现她手腕的问题,那么我也可能也会对她的学习态度,下个“不专心”、“爱偷懒”的结论。

孩子不是没天份,只是还不知道自己卡在哪里而已

慢慢的,我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孩子有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在学龄前的游戏中发现,也可以借由很多游戏与方式解决。

无法读懂历史课本,那么就从游戏中,练习把一件事情依照时间顺序讲清楚;孩子没办法理解前因后果,父母也可以思考,怎么在游戏中的对话加入更多互动,引导孩子变得更有思考性。

那个高年级的女孩,如果没有找出她的问题,或许她真的会相信她没有数学的“天份”,而放弃了数学,也放弃了自己。或许她会选择吞下她的疑惑与问题,直接死背公式应付考试就好。

我记得那天我告诉她:“你可能不太能理解平面的东西怎么会有高度,下次把课本直立起来看,或是用积木做一个出来。你不是没天份,只是还不知道自己卡在哪里而已。”

孩子或许卡在我们想都想不到的地方,一直在没人知道的角落中反复的撞墙。不要太早帮孩子的错误与问题下标签!

▎文丨王丽芳 来源:亲子天下

- END -

PS:如果你觉得这篇内容不错,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