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古镇,处甘陕川交叉点,宋代抗金名将后人,至今留传奇

渭水古镇,处甘陕川交叉点,宋代抗金名将后人,至今留传奇

天水三岔:抗金名将渭水之滨留遗迹


小镇,依山傍水,雄踞一方。渭水,不徐不疾,缓缓东流。

这里,地处西安、兰州、汉中三地分岔之地,故而,人称三岔。

800年前,吴氏兄弟曾在此地抗金,留下一段段传奇往事。




古牌坊边,渭水河谷中,火车呼啸而过

这是个寻觅许久而不得的小镇。它就是被重重浓雾所笼罩的吴砦。翻阅史籍,曾不止一次地读到过吴砦。那时,我只知道,这是当时隶属秦州的小砦子。后来,曾向天水宣传部门的人打听,但得到的结果却语焉不详。说不清具体位置在哪里。一年前,朋友建议去天水麦积区的三岔镇看看,那里或许能解答你的问题。

一个周末,兰州大雨如注。我们虽极力避开雨天,谁知却无处可避。无奈心想,雨天访古镇,应该是别有一番景色了。从地图上看,三岔镇在天水之东,地处秦岭腹地,山高水急,行路艰难。

离开兰州时,细雨霏霏,过榆中,雨逐渐加大。谁知,过了甘谷后,雨却渐渐小了。下高速,直奔麦积区,找到了郭彦龙。小郭,刚毕业不久,对这方土地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他家就在三岔附近。

离开麦积区,沿牛背公路一路向东,直奔79公里外的吴砦而去。这一段牛背公路,基本上沿着渭河河谷修建。面对大自然留下的重重山岭,人们没有太多的选择。不论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人,还是现代筑路大军,都只能从河谷中劈出一条道路。一路上,公路、铁路在这里相互交错,如同两条缠绕着渭河的巨龙。翻越一座大山,过元龙后,差不多就到了陕甘交界处了。

小郭说,在这一带,陕甘两省以渭河为界,河之北是陕西,河之南是甘肃。幸运的是,下了高速公路后,无雨。糟糕的是,高速公路禁止大车通行,前往宝鸡的大车,纷纷挤到了牛背公路上。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抵达了三岔小镇。最先进入我们眼帘的是一个石牌坊,牌坊后面则是四株非常高大的柏树。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到过很多天水小镇后,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他们非常注重传统和文化,几乎每个小镇都建有一个很雄伟的石头牌坊,上是书法家题写匾额,两边则是精致的对联。看看匾额,读读对联,就知道小镇的历史文化、地理特点了。

牌坊上题"三岔厅"。明明是座小镇,写着三岔厅。这背后究竟有什么故事呢?过牌坊,向右拐,是个长坡,上坡就到了小镇中心。从乡政府对面的小巷且行且下,小巷尽头,路拐了一个接近90度的弯,一座牌坊就横在了我们面前。

牌坊,木制而成。这让看惯了石头、水泥牌坊的人们很是惊喜。牌坊并不高大,似乎伸伸手就能够到似的。正面的匾额是"三岔镇",背后是"和风甘雨",左右的小匾则是对联。这是公元1790年,秦州州判司燖建三岔镇牌坊,至今牌坊上还能看到他写的字。

牌坊下,将河谷中的景色一览无遗,正是春暖花开之时,玉兰粉红,麦苗嫩绿,槐树油绿,刚刚下过雨,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在飘荡。此刻,一列火车由远及近,呼啸而来。

吴璘抗金,修建城堡,屹立八百年

牌坊所在位置,地处半山腰。踩着泥泞的山路往下走四五十米,就是吴砦的东城门了,上有城楼,下是通道,守控着一方险要。穿过城门,却是高高的台阶,原来这里是山脉延伸到渭河边的部分,形如龙舌。从外面看则是断崖,人们不易发现,这也对吴砦起了保护作用。



站在这里,看周围地形,正当三岔路口,大道沿着渭河蜿蜒通向东方,与南边的山谷中伸出的大道交会。小郭说,这条大道可以通往汉中。这里地处甘川陕三省咽喉要地。东达汉中、南通徽县、东抵关山、西连天水。三岔镇名字就由此而来。

三岔正是陕、甘、川三省交会之地,卡一关而制三省。早在800年前,人们就意识到了吴砦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时光返回到800年前,正是宋金之交。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金人,灭辽之后,又发动了灭宋之战。金军攻破汴梁后,宋军的北方防线,已七零八落了。后西北的宋军富平会战失败,曾经同西夏人长期对抗的西北边军,只能放弃平原地带。扼守秦岭各个关口构筑要塞,同金人对抗。这座小城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据说最初抗金名将吴璘在此筑城。吴玠、吴璘兄弟是甘肃静宁人,以良家子从军,抗击西夏。岳飞为中原的抗金主力,而吴玠、吴璘兄弟则是西线的抗金名将。这一年正是公元1131年,南宋高宗绍兴元年。此时,抗金形势非常严峻,金军连续派出主力,进攻和尚原,试图打开入川的大门。吴玠、吴璘兄弟发动宋军防守反击取胜。和尚原在宝鸡西南方向,而此地距离宝鸡有100多公里,正处在这场大战的边缘,属于防备偷袭的范围内。我想,这座城堡或为吴璘,或为吴氏部将所筑,他们匆匆来此,先修建了简单的营垒。因为是吴氏所修,人称此地为吴砦。



这一点,在古文中"砦(zhai)"就能看出。"砦"通"寨",人们多认为它就是平常所说的寨。其实,这个"砦"字,另有含义,砦字从此从石。在古代,"此"本义为"就餐"。而"此"下有"石",则表示"垒灶的石块"的意思。综合说砦的本义:炉灶垒石。后来人们多用来指军队临时垒筑的石围子。可见,吴璘所率宋军在这里驻扎时的艰难情形。

绍兴三年(1133年),因和尚原之战,吴璘因功擢升为荣州防御使,知秦州,扼守和尚原。这里地处秦州和宝鸡之间。想必这时,宋军在此正式修建了军寨。

  义烈传说,一段段的慷慨悲歌

离开城门,返回小镇中心,小郭说,镇子里还有一座城隍庙。听了这话,我有些吃惊。

城隍庙的修建,在明清非常盛行,但并不乱修的。有讲究,民间传说,城隍的待遇和城中的一把手待遇相当。也有人说,要在县一级或者相当于县级单位才有城隍庙。难道说,自吴玠、吴璘之后,这里还有什么重大变化。

这就是三岔厅。厅是古代一个比较特殊的机构。乾隆年间,吴砦城设三岔厅署,为县级建制。于是,人们修筑了各种建筑。



古城中的老人王孝弟收集整理保存了不少的资料。这些资料见证了古城数百年的风风雨雨。

王孝弟说,古城东靠秦岭河,西北临渭河,南依靠野鹤山。东西北三面是从陡崖上修建起来的城墙。城墙长104丈,高则为2.2丈到1.8丈不等。下宽1.2丈,上端宽6尺。的确是一座雄城。人们还陆续建了戏楼、水陆寺、娘娘庙、春台观、火神庙、龙王庙等建筑,显示了这座古镇久远的历史文化。

这里流传着许多抗金故事。吴砦城中有三家人不能不提,他们是吴、阎、秦三姓。吴氏是吴砦城的大姓。据说,他们以前居住在附近的吴砦沟里,后来搬迁到城中。有人说,公元1168年吴璘在汉中去世后,驻守在这里的宋军为了纪念他们的统帅,在秦岭南坡松树沟口建立衣冠冢,立"吴将军之墓"碑。这吴姓想必和吴玠、吴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或许是他们的部将,或许是他们的亲属。而阎、秦两姓则是抗金烈士的后人。阎家祖先阎晋,祖籍南昌,在宋军担任中级军官,据说他和御史秦钜、将军吴瞒,在甘陕交界处抵抗金兵。后来驻守吴砦。谁知一次战斗中敌众我寡,城被攻破,吴瞒阵亡。阎晋、秦钜为义节而自刎。但吴、阎、秦三姓后人则在此地落地生根,守护着一方水土。这些说法是否如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还有待更多的人士考证探究。

走进城隍庙,左右是厢房,正面是过厅、大殿。殿堂内供奉着两尊城隍塑像,一座坐像,一座行像。城隍自然就是汉初替刘邦而亡的纪信。庙里有一通碑写得极为精彩:秦邑乃自古敌忾同仇之乡,风俗以慷慨义烈为尚,《诗经.秦风》所歌,史籍所见,里巷所传,其蹈忠奋勇,死志殉身代不乏人

一个小镇,千年间,义烈之风,绵绵不绝。这种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王文元(兰州老王)原创作品。转发惠己利人!赞赏坚持动力!留言精神鼓励!

欢迎朋友们转发朋友圈

您的赞赏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