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公安交警多措并举 全力护航2019年春运

四川公安交警多措并举 全力护航2019年春运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20日讯(莫海清 记者 梁鹏)2019年春运时间为1月21日至3月1日,共40天。据国家发改委相关数据, 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9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0.6%。春运是一年中客运流量最集中的时段,也是道路拥堵和交通事故的易发、高发期,记者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了解到,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将多措并举全力为2019年春运保驾护航。

今年春运工作重点突出“五保三提升”

2019年春运前后峰值期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往返叠加程度较高,道路交通管理压力持续较大。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将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中心,紧紧围绕“五保三提升”(保安全、保畅通、保稳定、保民生、保形象,确保此次春运交通效能提升,执法服务效果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提升)的目标,全力保障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为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阶段”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春运期间群众出行和交通流特点研判,将今年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温暖回家”主题活动。时间:春运启动至春节前(1月21日至2月3日)。针对农民工集中返乡、群众采办年货,在市区客运场站和高速路口及服务区设置温馨休息点,对出现的交通高峰做到有序维护和管控,保障人民群众返乡途中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第二阶段:开展“美好春节”主题活动。时间:春节大假期间(2月4日至2月10日)。针对走亲访友、庙会赶集、旅游出行集中、第一波返城高峰的特点,重点开展城市繁华商圈、农村赶集日场镇及旅游地交通秩序维护、重点高速公路及进出城通道和城市主干道疏堵保畅,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出行提示,保障人民群众欢度春节期间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第三阶段:开展“平安返程”主题活动。时间:春运后期(2月11日至3月1日)。针对学生返校、农民工务工返程、元宵节庙会集会多的特点,重点开展客运场站周边交通疏导、高速公路城市连接线交通疏导,城市“酒、毒、醉驾”专项整治,高速公路、国省干道“三超一疲劳”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返程途中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三个“大招”全力备战春运

全面排查风险,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主动联合相关部门提前排查风险隐患,积极推动整改,把隐患消除在源头、消除在春运启动之前。

清排重点营运企业安全隐患。会同安监、交通运输、道安办等部门,深入辖区“两客一危”运输企业检查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健全完善,驾驶人安全教育是否落实,车辆常规检查保养是否到位。

摸排重点客运车辆安全隐患。对辖区非营运大中型客车特别是“营转非”大中型客车进行一次摸排,纳入监管视线,采取管控措施,并教育提醒车主严禁从事非法包车营运和网上违规约车。将排查出的逾期未检验、逾期未报废的客运车辆和记满12分的营运驾驶人名单报交通运输部门,严禁不合格的车、不合格的驾驶人参加春运。

加强旅游包车运输管理风险防范。与交通运输部门、工会组织、旅游部门沟通协作,督促旅行社、旅游客运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冬季旅游道路交通安全防范,指导用工企业在组织务工人员乘坐旅游包车返乡时,选用具备资质的合格车辆。

强化重点管控 严查严重违法

春运期间,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最大限度地将优势警力、执法装备投入路面,切实加强巡逻管控,维护良好通行秩序。

启动全部181个交警执法站。充分发挥视频监控系统和缉查布控系统作用,网上网下结合,形成严密的交通防控网络,保持路面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把好车辆出站、出城、上高速、过境“四关”。执法服务站、临时执勤点要加强“两客一危”车辆登记检查,建立健全检查登记工作台帐。

加大现场查处力度。针对不同类型道路特点,针对性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工作。严格查处“两客一货一危”、面包车、“营转非”大客车等重点车辆,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客车凌晨2时至5时违规运行等违法行为,春节、元宵节等重点时段,严查酒驾、醉驾,严防发生恶性事故。

开展农村交管大劝导。全省4382个乡镇交管站、50337个劝导点全面启动,以农村客运车辆、面包车、摩托车、低速货车、电瓶车为重点,坚决劝阻酒后驾驶、违法载人车辆出村上路,举报短途客车、面包车超员行为,针对面包车开展“一对一”宣传,发现面包车超员违法行为要当场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婚嫁、赶场、庙会期间的交通安全劝导工作。

加强协调联动 做好缓堵保畅恶劣天气应对

春运期间,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将与经信、交通运输、气象等部门密切配合,精准制定完善应急预案,科学安排勤务,做好恶劣天气应对准备,全力保障民生。同时,将依托传统大众媒体及新媒体,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发布“两公布一提示”,集中曝光易发多发的客车和面包车超员、高速公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酒驾醉驾等典型违法行为,引导安全文明出行。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