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用6个周期预判2019经济走势

邱晓华:用6个周期预判2019经济走势

CFIC导读:

邱晓华是近几年来宏观分析预测力很好的专家学者之一。我们综合了他近期的几个公开演讲。看他如何展望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房地产以及中美经贸冲突。

原国家统计局局长 邱晓华

2018年12月23日,厦门大学举办“纪念钱伯海先生诞辰九十周年报告会暨伯海奖学金颁奖典礼”,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博士在颁奖典礼后做了题为“世界变局与中国抉择—2019年经济展望”的主题演讲,对2018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事件做了回顾与总结,并从多个政策角度展望和预测2019的经济新形势。

2019年展望(2018年回顾部分见下文)

在对2019年的经济展望方面,他认为,如果这一年没有刺激,GDP的增速难保6%。为此,他提出了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基准情形,500亿25%关税和2000亿10%关税,同时按最优方案对美国逆差减少1000美元;2019年GDP5.4%,NGDP6.4%(名义GDP);

第二种情形是最坏的情形,2500亿25%关税;2019年GDP5.3%,NGDP6.0%。

但是,“六稳”的政策基调事实上隐含了很强的“GDP增速”,而且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也要求未来两年GDP增速在6.1%以上。因此,可期待2019年政策继续有所放松,在基准情形下拉升GDP 0.8个百分点。邱晓华博士分别从消费、投资与净出口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来阐释2019年经济可以实现“稳增长”的动因:

(1)消费方面,消费韧性虽降,但在有力的减税措施保护下能够持稳;

(2)投资方面,投资拉升主因去杠杆转向稳杠杆,基建投资加速以及房地产政策边际可能放松;

(3)净出口方面,净出口主因中美贸易摩擦打击,即使关税不升级,2018年提前出口和关税从无到有以及主动增大美国进口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2019年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净出口,分别拉动5.2、2.6、-1.6个百分点。与2018年相比,消费在减税效应下不再继续走弱,投资因刺激上升0.5,净出口继续恶化0.8,在这种情况下,2019年GDP有望保持6.2%的增长。

2019年的货币和财政

除此之外,邱晓华博士还分别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外汇政策来分析2019的经济形势。

就财政政策来看,他认为准财政仍是主要发力点。危机后准财政持续作为财政扩张的主要发力点,基于支持基建、稳增长考虑,2019年力度将再度扩大。预计准财政赤字率提高至5%(2018年4%)。准财政以及配套的银行贷款的支持,2019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反弹至10%以上(2018年3%)。

就货币政策来看,一方面,货币机制传导将会改善,社融增速也会触底反弹。三大因素推动信贷和社融增速反弹,确保稳增长(6.2%)和不爆发债务危机。第一个因素是基建和房地产政策松动:基建和房地产需资金33.3万亿,其中2.4万亿是额外刺激。第二个因素是支持国企和民企债务:企业利息支付需多增1.3万亿。第三个因素是支持股权质押风险化解:需资金0.9万亿(4.4万亿*20%)。

在这种情况下,预计信贷需求增加约4.6万亿,社融和表内信贷增速将分别从2018年11月末的9.9%和10.9%回升至2019年底的13%和11%。另一方面,量松价稳,金融条件中性。2018年的四次降准为商业银行注入3.65万亿低成本资金,但央行不希望流动性过于宽松,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收基础货币1.1万亿。2019年预计信贷回升,央行降准(全年估计降准1.5个百分点)、公开市场投放、定向工具将会三管齐下,扩大流动性投放,央行可能将在1月初扩大公开市场投放,春节后降准概率较大。

就外汇政策来看,邱博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温和贬值,篮子汇率将保持稳定。2019年,人民币面临三方面的贬值压力,全年在一定时点跌破7是大概率事件。首先,中美经济金融周期不同步,中美利差收窄甚至倒挂。其次,2014年以来的这轮强美元周期进入后期阶段,但仍未结束。最后,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趋势性下降,国际收支压力继续增大,2016-18年经常项目顺差连续3年下降,预计2018年低于1000亿美元,2019年降低至0附近。

虽然面临这三方面的压力,但是政府干预不会减少,保持汇率基本稳定仍是政策选项,在相对强势美元之下,人民币对美元温和贬值,对篮子汇率保持稳定。当然,2019年美元走向存在变数,一是美国经济可能减缓,二是加息进入尾声,有可能给美元的走向带来变数。

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向何处。继续往下走,还是有可能停住往下走的脚步,我想需要对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国际环境来看,有三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1、传统的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发生改变。因此带来了全球化引至的全球贸易快速增长的趋势,有可能改变。也就是这些年全球贸易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快速成长的趋势有可能见顶下行。

2、全球经济运行的周期,在经历了头部复苏之后,似乎又正在走向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19年全球经济很可能呈现增长放缓,脚步放慢。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经济增长的势头减弱,这是明年大概率的一件事情。

3、全球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环境,也可能发生改变。因为,从目前来看,大的经济体,都对自己的货币政策做了一定的修整了调整主要是收紧了货币的投放。因此,从这个意义来看,明年全球的流动性很可能变得更加紧张。这是从外部环境来看,有三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全球贸易可能放缓,全球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全球流动性可能趋紧。

4、从国内来看,有三个现象,也是值得我们来观察。

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变化,是否会形成由新动力,新业态,新模式引致的中国经济发展新的趋势向我们走来的概率正在上升。换句话说,一个以转型升级为特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调整为主线所带来的中国经济产业变化,业态变化动力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发展趋势,逐步向我们走来,似乎概念在上升。二是结构性去杠杆,更多表现对于金融领域,似乎还在采取措施,对地方政府去杠杆的力度,似乎在放缓节奏。因为从目前的政策信号来看,中央政府已经发布了要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建设债券规模的信号。可以这么说,明年以地方政府加杠杆和中央银行适当提高准财政支持为特征的这样一个政策周期正在开启。三是改革开放新的势头,正在加快形成。经济工作会议已经传递出,我们要深化市场化的改革,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扩大对外开放的水平等信号,是否给我们提供了中国经济在明年改革加大力度,开放扩大步伐,使得企业家在明年的营商环境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外部更多是挑战,内部更多是机会。2019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呈现这样的特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投资消费作为重要推动力。以新的产业,新的业态,作为主要特征新的发展趋势,有可能在2019年成为主要的大趋势。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明年中国一方面面对外部的挑战和变局,出口需求很可能会继续的挑战。经济稳定发展或者是保持在合理区间的动力或者是工作的重点将更多的来自于内部需求。更多来自于改革和创新。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2019年是否可以说是,挑战中酝酿新生机的一年。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大胆的说,明年中国经济在外部挑战下,可能进一步的受到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内部政策改善和促进下,又会形成一定的对冲力量。因此,2019年的中国经济很可能是平稳下行中,保持合理的区间,也就是可以做到保持6%左右,目前完成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合理区间。

初步估计,明年上半年面临更大的压力,下半年可能逐步企稳,全年保持6.2%的增长速度,这就是2019年的中国经济。要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要将预测变成现实,明年一方面要靠投资做支撑,因此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部署来看,明年投资的稳定和投资的扩大,投资的增速回升,一定是明年保持稳增长重要的抓手。可以预见,明年投资能够起稳回升。成为明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推动力,可以预期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以及以民生相关的重大工程的投资,再加上治理环境蓝天保卫战的战略的投资,可能就构成了明年投资的主战场。

房地产之谜:爆发期可能结束了,平稳期还在路上

在座的各位都是从事房地产,明年房地产会不会成为重要的选项,这是一个谜,就需要分析眼下的中国房地产形势。眼下的中国房地产形势,应当说调控的总方向没有变。但是调控的内涵,正在发生一些改变。从目前政策信号来看,一方面总目标是要稳定健康发展,而不是这个领域不要发展,要平稳健康发展,因此就蕴含着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完善长效机制,预示着相关的政策可能还会进一步的出台。以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目标。

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的住房体系和保障型的住房体系的建设,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市场化的住房体系,很可能提供的就是市场化领域的住房相关的政策会更多的灵活,保障性的住房体系意味着政府在这方面,有可能加大投资的力度。因此从政策走向分析,2019年整个房地产发展的政策环境,是不是可以说,不变中有变,紧中有松。从目前看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爆发式的增长期,已经和我们渐行渐远。但是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住房为主体的新的平稳增长期,是不是还会进一步的延续相当一段时间,也就是爆发期可能结束了,平稳期还在路上。

为什么说爆发期结束了,因为中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由年轻人口为主体,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定会发生变化。房地产领域各种成本的上升,使得房地产领域中,一度存在的所谓暴利时代也逐步的结束,转到平均利润和略高于平均利润的阶段,因此进入房地产领域投资者的心态会发生变化。

长效机制的完善,主要更多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托底,一个是抑制投机投资的需求。从这个意义来说,一度支撑爆炸式增长的投资和投机性的住房需求,将明显的减弱。因此从这三点来看,支撑中国房地产爆炸式增长的基本力量在减弱,但是支撑中国房地产增长的平稳因素,依然还没有改变,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城镇化还在路上。中国的城镇化刚刚走完一半的路程。三亿人由农民变为市民的政策取向,还在路上。由此带来的住房需求,还是一个可观的数量。

二、工业化还作路上。工业化催生了房地产的需求,还没有完结,房地产市场依然还有市场。

三、二十年前开始的中国住房体制改革,那个阶段所形成的住房质量,住房结构,已经逐步需要更新的阶段。这种改善型和更新型的需求,正在逐步的放量释放。

四、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会放慢,因此来自全球性的这种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依然进一步的增长路上。

从以上的四点来看,支撑中国房地产市场基本的需求,依然还是潜力巨大。由此可以推断,中国房地产市场,依然有较长一段时间的平稳增长期。

第三个层面,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向分化,差异化的趋势,将进一步的突显出来。

1、来自于人气,有人气的地方,人们向往的地方,依然还会继续有较强的地产需求。2、活力。有经济活力,经济有快速成长的地方,房地产市场依然会相应的保持活跃的趋势。3、生态,更宜居,生态优美特征的地方,未来会越来越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未来左右房地产前景的因素包括人口的流动和集聚,经济成长的前景,生态环境的改善。具备这几个因素的地方,我们可以说,房地产市场的前景依然是看好的。反之,房地产市场的前景,未必是看好的。

回顾国际经济政治演变历史,可以发现一条规律:所有大国真正称霸世界的时间均在100年左右,按鼎盛时期持续时间来看,葡萄牙约40年,西班牙约70年,荷兰约70年,法国约10年,英国约100年,美国称霸世界正在进入百年的下半程。

21世纪,究竟会不会发生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交替?是中国(或其他国家),来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或是美国打破历史魔咒,继续统领世界?

01

当下的世界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当下的中国也正在发生许多新的变化,有的变是朝好的方面变,有的变是朝不利的方面变。

如果要谈2019年,一定要用几句话简单回顾一下2018年。记住了这四件事情,可能也就记住了2018年。

2018年确实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形势较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各方面感觉困难较多的一年。

在过去的一年里面,这四件事情确实挤压着我们的心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危机。

按道理,走过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对这么一个最简单的事实应当没有任何的歧义。可是2018年来,很多人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产生了歧义,所谓的“退场论”、“第二次公私合营”论大行其道,似乎中国走向新时代,就不需要民营经济了,不需要民营企业家的创新、创造力和精神了。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可是偏偏这样一个错误观点,在过去的一年里面,迟迟没有得到有效纠正,社会上各种杂音、噪音,把许多民营企业家的心情搞得非常灰暗。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方向在哪里,不知道民营企业家命运在哪里,不知道民营经济在新的时期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所谓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危机。

这是两方面的因素带来的。首先是上市公司的企业家们,对形势的判断、对市场的走向估计不足,在本来应当是收紧再收紧,却持续的扩张再扩张。结果形势不如人的预计,股市持续下行,造成了这些上市公司股权股票质押的重大危险。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金融严调控、地产严管理、债务严管理的政策,又放大了我们在转型升级中的一些困难和矛盾。所以企业家主观判断的失误和客观形势的变化,使得这一场危机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和债务危机。

第三件事,环保风暴带来的地方发展的危机。

今天我们蓝天保卫战确实需要有硬动作、硬措施,问题是环保问题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在四十年的发展中累积的。因此打赢蓝天保卫战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区别对待,需要从实际出发。

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简单粗暴的做法相对比较盛行,很多正常的企业生产经营被简单的环保行政措施卡住了。

第四件事情就是中美贸易摩擦导致的外部危机。

这场外部危机来得是比较猛烈,从3月份开始,一波接一波,从五百到两千,似乎要展开一个超过五千亿巨量的中美贸易摩擦的争端。

这四件事情,没有因为危转化为险,没有因为这些问题而造成中国经济的硬着陆。事实已经表明,2018年,中国经济最终还能够维持一个6.5%到6.6%左右的增长。

中国GDP增长率

相比于以前,是一个比较低的增长;但是相对于世界范围,它也还是一个比较快的增长,所以称之为来之不易也不为过。大家感受到困难也是合理的,因为过去的一年确实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低潮期,这肯定会导致大家的困难。

当然,我也不同意那种认为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看法。

其实大家从几个方面可以得到印证,在过去的一年,出行的人数,过去一年商务舱、一等舱飞机、高铁的订座,过去一年酒店业、餐饮业的平稳,在很大程度上是说明了过去一年中国整体的商务活动还是在平稳地进行中。

而另一方面,从宏观指标上来看,信贷的投放、发电量的增长、货运量的增长,也在一个侧面说明了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没有到那种负增长、零增长的运行状态。所以六点几的增长,还是基本符合当下中国的发展。

02

那么2019年会怎么样?我想首先看一看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上来看,三个见顶似乎在进一步明晰。

一个就是传统的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贸易扩张的周期正在见顶,很可能今年就要进入一个国际贸易收缩的阶段。

二是全球经济同步复苏的高点似乎也在见顶,今年很可能全球经济也要进入一个往下走的周期。

三是全球货币相对宽松、流动性相对宽裕的这样一个周期也在见顶,主要经济体开始对货币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因此全球流动性很可能开始发生大的变化,由松到紧的变化。

从国内来看,2019年会发生三个变化。

一是经济周期交替。也就是2010年以来,这样一个以传统产业需要转型升级所带来的经济大调整可能接近尾声,一个以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特征的经济运行的新周期,似乎在逐步地酝酿之中。

二是杠杆周期转换。以地方政府加杠杆、家庭加杠杆的为主的杠杆政策,可能会成为新的一年里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两个加杠杆就意味着投资可能生变、房地产可能生变,因此会在一定意义上起到支撑中国经济在新的一年里面继续保持增长的重要的作用。

三是改革开放的周期在变化。过去几年,以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举措,其实是没有太明显地表现出来,更多地还是表现为行政性和管控。

而这种行政性和管控更多地表现在以政治正确的方式来实现,那就是以加强党的领导这样一个政治正确的方式,来达成行政管控的作用。而真正的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一些重大举措,似乎还没有浮出水面。新的一年里面,我想可能在这些方面看到一些真正的重大举措,会给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制度性的红利。

这是我们从宏观层面对2019年的分析,虽然依然感觉到2019年虽然还是困难的一年,但是困难的背后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03

从具体层面来说,2019年中国经济如果没有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具体调整的话,按照去年运行的轨迹和惯性,跌破6%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有三个理由。

第一,中美贸易摩擦所带来的出口变化的前景,是大概率事件。

因为从8月份、10月份,列入500亿和2000亿的中国对美国出口已经转为下降了。这是第一个因素,甚至是一个惯性,上半年这2500亿一定还会表现出来。

去年为了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很多企业抢进度出口,所造成的今年的高基数,也会使得今年的出口发生调整。

为了缓解中美贸易摩擦,今年中国肯定要加大对美国的进口力度。因此从进出口角度来说,对经济的拉动肯定是减弱的。

第二,由于去年的经济形势,许多企业、许多地方政府投资的能力是减弱的,投资的动能是减弱的,投资的手段是缺乏的。房地产行业的严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肯定也是一个制约因素。所以投资如果没有新的政策,在今年增速也是一个弱势的方向。

第三,在经济基本面相对不景气的情况下,消费也在收缩,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速已经从两位数降到了8%这样一个个位数。按照惯性,今年消费的增长也同样是一个个位数。所以如果没有政策的刺激,上半年跌破6%是个大概率事件。

04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未来全球政治格局的改变。

世界目前正在发生新的变局。

第一是民情民意在变。右翼+民粹的倾向和思潮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

第二是领导人的风格在变。当前世界有话语权的领导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对强势,因此不愿意轻易妥协,更愿意展示肌肉。

第三,世界的版图在变。政治版图从G7到G20,经济版图从发达经济体一统天下,到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国家平分秋色。

第四,新的工业革命带来产业大调整,已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一个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因此抢占新一轮的经济制高点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五,经济模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国都在围绕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众三者的关系,调整自己的经济模式。

从国内来看,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和角色在变。由单一的追赶者转变为追赶者与领先者并存的阶段。相对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中国依然是追赶者;但相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是一个领先者,角色在变。

作为追赶者,还要继续和发达经济体展开竞争;作为领先者,又要面临着追赶者的竞争,双重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

同时,中国自身的模式与世界的通行模式之间的差异冲突将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模式在中国体量还不大的情况下,这种差异常常被忽视;随着中国进入世界第二,这种差异就会逐步地被放大,这种差异产生的冲突就会逐步地加大。

中美贸易之战不是偶然的、短期的,而是必然的、长期的,贸易战开启国运之战,它只是中美摩擦的序幕,未来的较量将是全方位的。

回顾国际经济政治演变历史,可以发现一条规律:所有大国真正称霸世界的时间均在100年左右,按鼎盛时期持续时间来看,葡萄牙约40年,西班牙约70年,荷兰约70年,法国约10年,英国约100年,美国称霸世界正在进入百年的下半程。

21世纪,究竟会不会发生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交替?是中国(或其他国家),来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或是美国打破历史魔咒,继续统领世界?

从一个历史长河角度看,30年河东,30年河西,中国的兴起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未来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本文原标题:邱晓华:变局与抉择,2019年宏观经济展望

本文来源: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羊毛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