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灞河捉鳖

往事:灞河捉鳖


□文/图 马正民

我的老家在蓝田城关西街,灞河就从我们家旁边流过。上世纪五十年代,我还是一个10多岁的孩子,那时我经常去灞河里玩耍。我们家的土地在河的对岸,那时我和父亲下地干活,每天都要在河两岸往返几次。


当年作者和父亲就在灞河的这段区域捉鳖



白色的鳖蛋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给我家分得一亩薄田,我们又租了别人两亩河滩地,这些土地都在灞河对岸。那时我们这里灞河还没有桥,来回都是脱了鞋蹚水过河。这些河滩地都是沙石土质,耕种很艰难,需要一点一点地用农具收拾。有一次在收拾沙石地时,我和父亲发现了一窝鳖蛋,扒开沙子,瞧着里面埋着二十多个鳖蛋,都是白色的,像弹球大小。我们还发现了鳖从水中到沙地出入的脚印,从此便对鳖的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兴趣。鳖一般都是在夜间爬到岸上产蛋,然后用沙子盖住,人们便不易发现。随后二十多天,鳖蛋便可以孵化出小鳖。刚孵化出来的小鳖就像铜钱大小,然后它们自行爬向水中,这些小鳖开始吃些小鱼小虾慢慢长大。小鳖在水中十分活跃,不像老鳖进到沙子中几天不出来活动。小鳖在沙子中进进出出,让我发现了他们的藏身之所,它们有的在深水中,有的在浅水中,有的在石头堆下,各有不同。

了解了鳖很多的生活习性,我们就知道了哪里有鳖,哪里无鳖。有了这些经验,下河捉鳖就比较容易。第一次父亲出马,就捉了五只鳖,拿回家放在水缸中,引得村上的大人小孩都来我家看捉到的鳖。

上世纪五十年代,灞河的水十分清澈,还有几条大小支流相连,没有污染,河里的鱼鳖虾蟹很多。到了夏季、旱季,水位下降,想要吃鱼吃鳖比吃粮还要简单。那时河中还有野生的娃娃鱼,有次我在河中玩耍时,发现了一条三斤以上的娃娃鱼,因为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便带回家中,村里的小伙伴听说了都跑来看。有一位老者看到娃娃鱼便对我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娃娃鱼是要人命的。”老者将秦腔《游龟山》中的故事讲给我们听,听完故事,我赶紧将娃娃鱼放回河中。以后我在河中还见过几次娃娃鱼,我再也不捉了。

捉鳖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不过时间久了,大家对鳖的兴趣便降低了,我们捉到后往往又把它们放回到河中。

我讲到这里,现在很多人肯定都不相信,鳖还能没人要?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我们村上人都是不吃鱼、鳖这些东西的。那时候我们这里整个农村几乎也都是这样,甚至到县城鳖都卖不出去。那时我们村上有一位姓赵的老师,是来自南方的女同志,有次她无意中说自己想念在家乡吃鱼的那滋味。这句话传到了村人的耳中,有人便下到灞河里去,不到两个小时便抓回十多条大鲤鱼,拿到赵老师家中。赵老师一看这么多的鱼,便下厨给大家做鱼同吃。那时教师的工资也不过一月二三十元,油等生活用品还有定量,那一顿鱼便把赵老师几个月的油吃完了。后来大家再问赵老师还想吃鱼吗?赵老师笑着摇摇头说不敢吃了。

由于自己不吃鳖,也卖不出去,我们也就不常捉鳖了。但每天下地干活还是要经过灞河的,一天父亲无意中又捉到了两只大鳖,刚拿到岸边,就碰到一个从西安市回来走亲戚的人,他说想买这两只大鳖,父亲十分高兴。人家问这两只鳖多少钱,父亲说一只7角钱,那人也不还价,立马出钱买下,还对父亲说,以后如果捉到了拿到西安市炭市街水产店,有多少他要多少。

鳖有了销路,这些额外的收入让我们很兴奋,从此我们一有时间便下河捉鳖。在捉鳖的过程中,父亲不让我们走在他前面,说是把河水弄浑了,他就看不清鳖的藏身之所。父亲很了解鳖在水中活动的规律,掌握了很高的捉鳖技能。在夏季最多一次他捉到了四十多只,成了响当当的捉鳖高手,在我们县上都十分出名。

因为捉鳖换钱,被当时的驻队工作组发现了,说我们这是资本主义倾向,让我父亲做出书面检查,之后我们便不敢再下河捉鳖了。

直到改革开放后,我们才又继续下河捉鳖,只是那时父亲年龄也大了,我便成了捉鳖的主力军。这时不光在家乡附近,我们还在辋川,在黑龙口,在水陆庵捉鳖。

不久之后,灞河水里就难觅鱼鳖踪迹了。灞河捉鳖也成了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