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风水宝地,五百年后竟能打出水来|郑周友

明代藩王朱厚煜葬身风水宝地,五百年后竟能打出水来|郑周友

赵简王墓,位于安阳城西北20公里的平安村西北的寿安山上。明成祖第三子、赵王朱高燧被封赵王后,就迁往彰德府(安阳古称),当时的藩王府就在今天安阳市老城的高阁寺一带。

高阁寺当时是赵王府的一部分,原称大士阁,传为历代赵王召见下属的地方。历代赵王去世后都安葬在安阳周边,具体位置在安阳市区西面的安阳县铜冶镇康王坟村附近。

赵康王坟是一座明代藩王墓,文保级别不明。墓主赵康王朱厚煜是第六代赵王,死后谥号为康,称赵康王。赵康王坟在安阳县铜冶镇康王坟村边的天爷庙内,高大的新门楼远远就能看到。

朱厚煜在正德十六年(1521年)袭封赵王,在位三十九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朱厚煜去世,谥号康,长子获嘉昭定王朱载培及长孙世孙朱翊锱早卒,五年后其曾孙朱常清就嗣位。

康王自小聪明伶俐,好学善问,喜欢读书。史料记载,康王嗜书,积聚充栋,尤躭易理,自号枕易道人。幼年时,赵康王是由其祖母杨妃抚养,后来杨妃患病,他曾亲自在旁伺候,端茶倒水,煎煮汤药,一刻不敢擅离。

为了照顾祖母,赵康王又给杨妃建造了一座楼,命名为“思训楼”,以纪念祖母对自己的养育教诲之恩。读了赵康王的事迹,发现他还是一个与民同乐,与官府不和的好人~~不知是否属实。

赵康王墓是这数十座陵墓中幸存的一座,地宫保存非常完好,面积一百余亩,中轴线上置神道,前有锣鼓桥,寿安山石坊。

据说,赵简王经常出来游玩,并从万金渠引水修一池塘,建观鱼楼和花园。

花园北面3.5公里的西柴库村北岭洹河湾北岸,方圆有25公里,俗称凤凰岗,距安阳城约l0公里,赵简王在世时就看中了这块凤凰落卧的风水宝地。

赵简王在位28年,寿终安寝后,就埋在了凤凰岗顶。其墓坐北朝南,背靠寿安山,其东、西均依山岭,其南为坡地。

赵康王自小聪明伶俐、才华出众,是当时的顶尖文人,用古人的话说,就是具有战国君子的风采,而且富有慈善之心,经常帮助老百姓,还是远近闻名的善心王爷。

此处地势较高,环境幽雅。墓区占地3亩多,墓为圆形封土堆,高近3米,周长25米多。地面以下为砖室基,石墓门,后建前厅后堂。堂之两侧为左、右耳室。

前厅正中安石供桌,上置祭器,后堂安放赵简王棺椁,左、右耳室放随葬物品。砖墙围护,翠柏成荫。并将凤凰岗改名为寿安山,丰乐村也改为寿安村

祭文碑

另一块祭文碑

康王陵地宫由前殿、后殿组成,墓室平面呈“吕”字形,目测墓口距地表5米多,墓深6米多,宽4米多。不论阴晴雨雪,地宫内常年积水。此图是进入地宫的通道和地宫的石门,地面积水明显。

地宫里非常凉快。似乎由于电压的原因,扯的电灯也不亮,只好回地面拿应急灯打光,否则相机不能对焦。

这赵康王的地宫建筑十分狭窄。第一间墓室左右的耳室被简化为两个壁龛,前面的供桌上也没有石五供,石门上是素面,没有任何雕饰;

第二间墓室里,狭仄地摆放了两口石棺,右边的一座上面还雕刻了八卦的纹样。第二间墓室的尽头,还有一个壁龛,这与高时明墓的结构略似。

放棺椁的后室漆黑一片几乎没办法完成对焦。

前室中央有一个供桌。除此外,地上全是积水。所以只能走在供桌和临时搭的木板上。前室左右辟龛。

地宫内还有一方刻石,上面记录了对赵康王墓的选址过程、相度方法等,读来挺有意思。

前室通向后室的门楣上有壁画

在前墓室入口的上方,有一个洞,开始认为可能是盗墓的盗洞,后经咨询经历过此时代的看护康王陵的老人才知道,这是在上世纪大集体时,生产队取水水井的竖井。

那么,接下来进入后室啦

后室石椁上的线刻

后室顶上的壁画

主棺内部。还没经过清理。

棺床有须弥座装饰。

后室尽头辟龛

这座墓的后室入口也有一道石门

稍微比较下的棺的内部。也基本空了。还能看到里面的木棺似乎还有装饰。

此图是后墓室的棺椁,墓室完整,在椁的前石板上绘有阴阳八卦图案。“周文王拘而演周易”的故事就发生在河南安阳,《周易》是中华文化之根,估计康王对此也颇有研究,十分喜爱。

赵康王坟墓上的宝顶。

赵康王的东宫和西宫的墓,地面上什么也没有了,但是地宫保存还是比较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