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两个字,威力比打骂孩子还要大……

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两个字,威力比打骂孩子还要大……

发现“懂事”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居然是因为首先发现了“逃避”这个词。

我家小孩已经上高中了,我每个月都会给她零用钱(1)。虽然知道她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但我觉得她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蛮强的,我从来不过问她零用钱的去处,她也从来没有管我要过零用钱,或者抱怨零用钱不够用。没想到,这个看似和谐的默契居然引出了一个大大的问题。

我是每个月初给孩子发零用钱。但上个月孩子的学校活动多,所以我怕她不够,月底就又补贴了一些给她。这个月初,给她转了零用钱之后,她忽然说寒假打算报一个培训班,钱不够,让我再帮她付钱。

此时,我有些不高兴,并且开始狐疑:每个月给的零用钱不少哇,这孩子就不能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零钱,自己为自己的兴趣买单么?但我依然不愿意问她“你的零用钱都用哪儿去了?”

心理咨询师鬼点子多,我想了一个鬼点子来应对这个问题。

我半开玩笑的说“哦,要不你用蚂蚁花呗吧。然后每个月用你的零用钱去还,你看怎么样?你也该学会打理零用钱了。”我用了一个小花招说出了“打理零用钱”的主旨,我还挺得意。没想到,女儿忽然变脸了。一下子拉下了脸,什么也没说,自己回屋了。

我静了一会儿,还是觉得不对劲,就去孩子屋里看看。结果发现,她自己在屋里委屈的哭呢,而且余怒未消。我十分努力的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并且反复表示我只是开玩笑,而且非常想知道她为什么那么难过,孩子终于肯和我说了“每个月等你给我打钱已经够难受的了,你还要我自己付兴趣班,好像我乱花钱了一样。你不想给就不给,不用这么说话。”

我完全能够理解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伸手要钱”是一件多么“羞耻”的事情。而且,我相信,我应该也是默默地感觉到她的羞耻感,所以才一直没有问过她的零用钱的用法——一个多么好的投射性认同!(2)

我决定打破这个套路(她“害羞”我就“回避问题”)。

我说:“好吧好吧!你用我的钱不是天经地义的么?要不你用谁的钱?”

女儿有点破涕为笑,我想,我用一种示弱和“装傻”的姿态再一次让她在我这里感觉到了安全。我接着说:

“恩......你能不能让我知道知道你的钱都花哪儿了?等你有空的时候理一理吧,我回头先把课外班的钱给你。”

女儿没说啥,翻了我一个白眼,似乎在扮演“反叛少女”的角色,但我知道她接受了我的建议。被翻白眼就翻吧,父母不就是“被翻白眼的货”么?

过了几天,我女儿忽然跟我说“那个培训班的钱我过几个月还给你吧,你就当一回“花呗”,就当我是从花呗上借了钱,过几个月会给你。”

我很诧异,我知道一定发生了什么,但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女儿并没有告诉我。

晚上,她妈妈跟我说“你闺女自己做了个账单,有好多钱对不上,跟自己较劲了好几天,终于对的差不多了,然后她自己发现上淘宝太多了,然后就下决心不花钱了!”

一般人可能会说,我的女儿懂事了,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会说“是我先懂事了”,我才帮我的孩子超越了一些“人类的普遍局限”,比如“自欺欺人、假装自己看不到”。

温尼科特说过“没有婴儿这回事,婴儿永远是跟与其息息相关的环境分不开的”。

作为家长,我们永远是孩子的“环境”,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与“我们如何对待孩子”是分不开的。

最差的家长,是提要求的家长;

中等家长,是“控制论”的家长,比如“我先做到节省,然后孩子你跟我学节俭”——以身作则不是这个意思好么?!这只是“我要求你像我一样”,是“控制”;

中高级家长,听得懂孩子的各种表达(语言的、非语言的),能听懂自己的感觉,懂得做出相应的调整;

高级的、完美的家长,不存在,只能想象——就像我的名字一样“完美只能想象”。知道自己不完美,然后从头做起。

我如果听不懂孩子的倔强和自尊,我就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示弱;我若是听不懂孩子的迷茫以及囫囵吞枣,我就不知道该在什么时候坚持“仔细查账”;我若是不知道尊重她的自主性,我就不知道何时“应该退让”。目标永远不应该是家长的“首要关注”,你对面那个小小的人类及其内心福祉才是我们的首要关注。

懂事,是个好词,只是我们从来没有懂得——它只是个结果。它不是强求来的,也不是“示范”来的,姿势对了、过程对了,它自己生出结果。

注解

(1)不要问我我给孩子多少零用钱!根据城市不同、家长赚钱多少、当地消费水平不同,每个孩子需要的零用钱是不同的。本文的目的绝对不在于“一刀切”的指导零用钱给多少,而且恰恰相反,本文的目的在于告诉家长绝对不要“想当然”的觉得自己做的挺好——一定要帮助自己的孩子把需要(或者满意)说出来。钱能解决的是小事儿,“说不说的出来”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儿。

(2)投射性认同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机制。简单来说,我女儿害怕羞耻感,不想被诘问,所以用非语言的方式把“诘问者”的身份投射到我的身上,我默默地认同于“诘问者”——进入我女儿想象中的剧本(套路)——并且因为同意自己是“诘问者”,所以就三缄其口。投射性认同原理可以解释非常多的“套路”问题,在以后的文章中会给出更多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