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失败是因为他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别信电视剧,正史告诉你!

项羽失败是因为他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别信电视剧,正史告诉你!

项羽作为楚汉时期的一代枭雄,打过的胜仗不计其数,尤其在巨鹿之战中,其表现出的谋略并不亚于他的勇猛。破釜沉舟,横渡漳水之后,凿破船只,砸坏铁锅,只带三日之粮与秦军一战,士卒以一敌十,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胜利。

然而击败秦军之后,又经过数年残酷的楚汉相争,最终以项羽败亡而宣告结束。近几年的影视剧中经常将项羽渲染成一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狂妄之徒。说项羽的失败乃是早已注定,他听不进劝告,狂妄自大,前期统兵是如此,后期自称霸王之后更是变本加厉,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亚父范增的话更是不听,由此导致了后期成为孤家寡人,兵败自杀。

其实,通过自己研读史书,我们可以发现,项羽其实并不是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他的失败有多重原因,项羽有多重性格,一方面杀人如麻,最初争夺地盘当上楚霸王时,追杀灌婴,一怒之下斩杀八万多人,其心狠手辣可见一斑。另一方面,他却有似水柔情的一面,一曲霸王别姬不知道唱出了多少儿女情长,令人伤感。

项羽的失败,我们只能说他在后期楚汉相争时,已经不适合当一个领导者。古人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太仁慈的人带不好兵,太仁义的人管不好钱。项羽心狠手辣,统兵打仗,征战天下,他当之无愧排第一。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可见后人对他的勇猛评价之高。然而天下已定,双方集团凭借心计,而不是凭武力争夺天下之时,项羽的软肋立刻暴露无遗,失败也早已注定。

一场鸿门宴错失了良机,放走了刘邦,留下了祸根,也让后人由此定义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其实从《史记》中,我们可以看出项羽在鸿门宴中也有好几次动了杀心,意欲杀死刘邦。然而终究他的心机比不上刘邦,项庄舞剑诛杀刘邦,这是早已定好的计划,半路杀出个项伯,他百般保护刘邦,樊哙也冲进去保护刘邦。其实这个时候,项羽如果一声令下,诛杀刘邦就如同三国中,董卓所说的屠猪宰狗一般容易。

然而这个时候,刘邦说出了他与项羽同为楚怀王征战天下时的事,又说了他曾经和项羽一道饮酒高歌,义结金兰的事,此时的项羽百感交集,犹豫不定。其实我们可以明白,高处不胜寒,越是高处的人内心越孤独,没有朋友,没有亲人。

项羽想到他与刘邦相识多年,政治集团上相持不下,然而内心中却是惺惺相惜,都把对方当做自己最亲的兄弟。于是,一念之差,他放走了刘邦,维护了这段兄弟之情。

然而,结局我们都知道,刘邦假仁假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给项羽的背后捅了一刀。此时的项羽才幡然悔悟,刘邦才是真真正正的小人,所谓的兄弟之情在刘邦看来却是一文不值。可是,争夺来的江山是不会计较谁是君子,谁是小人的,唯有历史却会铭记这一切。


兵败之后,逃至乌江,他拒绝了别人提出的返回江东,东山再起的建议,认为自己当初带八千江东子弟出来,如今只剩自己孤身一人,没脸面见江东父老。其实在这一段,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对比,他的死对头韩信能够忍胯下之辱,以图日后的飞黄腾达,而他却忍不了江东父老对他的眼光,更何况江东父老并一定会怪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勇猛无敌的项羽,内心其实也有脆弱的一面,他对待敌人心狠手辣,火烧秦王宫,斩杀秦军数十万,他眼都不眨。而面对自己的至亲,他却显得那么的脆弱无比,以至于宁愿去死也不愿意江东父老看到自己失败的一面。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项羽失败的原因,并非是他的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而是他本身重情重义的性格是不可能在两大集团阵营中取得胜利的。太仁慈,缺少心机,关键时候头脑被情感所左右,导致了他最后的兵败自杀。

统兵打仗,他勇冠天下,然而争夺江山,却并非他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