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月图”——月球上地名的由来

绘制“月图”——月球上地名的由来

前段时间,关于月球上又有了“中国元素”的新闻成了热点,嫦娥四号着陆点及其附近5个月球地理实体命名正式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其中嫦娥四号着陆点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所在冯▪卡尔曼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着陆点周围呈三角形排列的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这也使得目前月球上的“中国地名”达到27个(17个环形坑、2个月溪、1个着陆区、1个着陆点、1个山和5个卫星坑)。

虽然这几个地形都不是什么明显的标志性地形,但也见证了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而那些标志明显的地形地貌又是谁命名的呢?

虽然月球已经有40多亿年的历史,人类也诞生了几十万年,但在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看到月亮也就是吟诗作对,因为看不到月球表面细节,所以有关月球上事情都是通过想象,比如我国文化中的广寒宫,也算是古人开的“脑洞”,不过不管是嫦娥还是吴刚都是想象的产物,当不得真。

我国古代对广寒宫的想象图

而在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第一个给月球地名起名字的人,是伽利略。

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架用于天文观测的望远镜,1609 年伽利略通过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测月球后画下了第一张月球观测图,这张图表明伽利略当时已经清晰的观测到了陨石坑和山谷,并且发现了月球表面上一座非常明显的山脉,于是,伽利略自私地用了他家乡附近山脉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山脉(反正当时没有人和他抢),这就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地标之一,位于雨海东侧巨大的弧形山脉——亚平宁山脉,伽利略也成为了第一个给月球上的地形取名的人。

伽利略1609年绘制的月球图

月球上的亚平宁山脉

也许是伽利略对起名兴趣不大,并没有系统的给月球地形命名,这就让第二个给月球上的地形取名字的人“后来居上”,他也是一位意大利科学家——乔万尼▪里乔利。里乔利经过仔细观测,在1651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新天文学大成》的书,在这本书中,他绘制了一幅直径达28厘米的月面地图,并第一次将月球表面那些暗色的区域称为海,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所谓“月海”。

《新天文大成》中的月球图

里乔利也许有着一些浪漫情节,起的名字也颇有诗意,今天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些月海如雨海、静海、虹湾、风暴洋等等都是出自于他的笔中。而对于月球表面那些明显的撞击坑,也就是我们看到的环形山,里乔利认为应该用那些为科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的名字来命名,于是就有了阿基米德环形山、亚里士多德环形山、柏拉图环形山、高斯环形山、卡西尼环形山、梅西耶环形山、赫歇尔环形山、开普勒环形山等等,当然,他也没忘了自了,“里乔利环形山”也是能找到的。除了月海和环形山之外,里乔利也没放过其他的“高山”和山脉,他将亚平宁山脉中最高的山命名为“惠更斯山”,将月球南极附近的一处山脉命名为“莱布尼茨山脉”等等。

乔万尼▪里乔利的贡献是很大的,他不但第一次系统的观察并命名了月球表面的地形,并且由他创立的这种以历史名人给月球地形命名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由他命名的200多个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月球正面的主要地形名称

继伽利略和里乔利之后,世界上很多天文学家都加入了给月球地名命名的大军之中,就像现在的抢注商标和域名一样,但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和统一的标准,就出现了很多混乱的问题,比如依据个人喜好命名,或同一个地形地貌有好几个名字,天文学界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结束这种混乱局面。

在193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成立了“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对月球的命名实行了标准化的管理,委员会相继对月面地名进行了整理和确认,并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月球地名命名体系。

那么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收录的月球地名词典中,有多少个地点获得了命名呢?截至2016年一共有9014个,包括了反照率特征点、坑链、环形坑(环形山和撞击坑的结合体)、山脊、月沟、月湖、月球着陆点、月海、洋、山脉、平原、月沼、月溪、海角、峭壁、卫星坑、月湾和月谷等18类地形。 其中大多数是卫星坑,就是围绕在大环形坑旁边的小的环形坑,这些卫星坑一般就是在大环形坑的名字上附加ABCD来表示,截止2016年共命名了7106个卫星坑。

月球正面那些“有名”的地形大都是用望远镜看到并命名的,当人类进入航天时代后,那些新的名字和月球背面的那些标志地形就成了“香饽饽”,不过那就看哪个国家有这本事了,在上个世纪太空竞赛的舞台中,美国和前苏联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在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用一批航天员的名字命名了一些环形坑,美国人与苏联人各有6人入选,我们熟悉的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与太空第一人加加林自然都在其中。并且加加林占据了月球背面最明显的环形坑,直径达265千米,面积约50000平方千米。同时,以这6名苏联航天员命名的撞击坑,都分布在月球背面最大的月海附近。这也是因为在1959年1月,苏联“月神3号”探测器首次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照片,于是苏联人赶紧抢先把月球背面那些明显的地形标志抢先申请,比如月球背面最大的月海命名为“莫斯科海”。

月球背面主要地形名称

可见在月球上起名字是要看国家实力的,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美苏两国虽然是分庭抗礼,但美国还是要强上一点的,这从月球地名命名多少也能看出来。在“月图”中,美国命名的多占据正面,苏联命名多占据背面,但月球背面东南方向最大的环形坑却是美国人命名的,这就是“阿波罗环形山”。

进入新世纪以后,探索月球的重任落到了中国人的肩上,各种中国绕月探测器陆续飞往月球,特别是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在雨海地区虹湾东部成功实现了软着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勘察,开创了人类月球探测历史上的先河。而随着我国文化与经济在世界不断崭露头角,在科学上在太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月球上也不断出现了新的中国元素。而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往长远了说,能在月球上“留名”,那也意味着未来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想想还是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