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再看《我是路人甲》,才知道它比《新喜剧之王》好在哪?

为什么再看《我是路人甲》,才知道它比《新喜剧之王》好在哪?

提到《新喜剧之王》,很难不把它和4年前的《我是路人甲》作比较。

尽管《新喜剧之王》是星爷的新作,尽管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我是在黑它。

但我还是要说,平心而论,我还是觉得《我是路人甲》更胜一筹。

同样都是横漂众生相,同样都是群众演员追梦记,为什么观众心中只记得《我是路人甲》?

早在电影《刺客聂隐娘》的公映会上,编剧谢海盟在该片的拍摄纪录《行云记》中提到,“在内地拍片时遇到的群众演员是如何拉杂成军,心不在焉。”

或许他们在内蒙古外景地遇到的不是真正的群众演员,而是真正的群众。

找真正的群众演员,当然需要到中国南方浙江的横店。这里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其规模比环球影城和派拉蒙影城相加还要大。

横店作为中国最大的影视工厂,它和中国大地上绝大多数的工厂模式没有本质区别。

低门槛低收入、论天结算工资、森严的等级划分,唯一的不同可能只是将影视作为产业链。

所以,当主角万国鹏从老家孤身一人成为横漂的时候,已经告诉了世人答案:

只要心智正常,任何人都能在这里谋生,你甚至不需要额外天赋,只凭一张脸;你会演路人甚至躺尸,你永远也红不了。

由古装大片到抗日神剧,每天不停开拍。

而这些影视制作则吸引了来自各地的人群,一如那些大城市般出现了横漂一族。

这群真正的群众演员是怎样演戏,怎样生活的?要解答这个问题,除了亲自去现场,还可以看一看尔冬升导演的电影《我是路人甲》。

从技术和艺术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好几个微电影堆砌起来的一部励志片,画面、剪辑、配乐什么的,都没有电影的质感。

也有人说,作为一部电影,它令人失望,剧本是拙劣之作,片中不断出现最露骨、直白、教科书式的励志对白。

诉说这群人追梦的热诚,只会带来“励志疲劳”的反效果,像几百公升直灌入喉的心灵鸡汤,总是励志也得呕吐了

....

可惜的是,人文关怀和星光闪烁的独特宣传也无法阻挡它在商业票房上的失败,正如被戛纳加冕的《刺客聂隐娘》也无法逃脱商业滑铁卢的宿命。

更为遗憾的是,当影片揭开了面纱,有如此动情的宣传在前,反倒显得影片里的情感不够触动了。

豆瓣评分7.1,IDMb评分6.9,好于35%的剧情片。网上褒贬不一

所以要评价这部电影,还得从电影本身着手。

2015年5月24日,梁朝伟的一篇《听见流星的声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广大影迷的目光聚焦到《我是路人甲》身上。

其实算是感言多于评论,内容主要是感谢导演尔冬升的知遇之恩,及赞扬尔冬升导演的诚意,关注「横漂」一族,并敢于起用新人来拍他们的故事。

紧接着舒淇和林青霞的随后响应更是让这部影片未映先红。

又有刘德华的亲笔力挺,加之黄晓明、林更新等人适时转发微博,周迅、黄渤等人在预告片中献声助阵,呈现出撼人声势。

凡此种种,使得《我是路人甲》成为近年来电影市场中的一个异数。

无数观众都在期待这部宣传如此走心的影片究竟会呈现怎样的感动。

陈奕迅有一首歌《谢谢侬》是这样唱的:

“看着荧幕上的脸孔/有个陌生人出现不够一分钟/他拿着一件斗篷/扮演者一条龙/他带着一脸笑容/演活平凡的梦/到底他的名字他的生活普通不普通/没人懂”

无可否认,尔冬升的诚意可嘉,将镁光灯照到那些在艰苦地追梦的无名小卒,道尽了在社会底层里怀揣着梦想并为之坚持的小人物的辛酸

这和星爷的“跑龙套”初衷同出一辙。

我唯一能为尔冬升导演和一班力荐这部路人甲的人们想到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是干这一行的,所以他们感受颇深,看出了各种滋味和苦楚

因为我不是干这一行的,所以我体会不了其中的辛酸。

但再看《我是路人甲》时,却想到了很多。

作为一名资深伪文艺青年,我承认是在看到梁朝伟的影评后去看的它。

观影前,我也很好奇尔冬升在拍摄了那么多年硬汉题材的电影后《我是路人甲》的情绪处理还能否回到以往的精致细腻

更好奇影片除了题材新颖和推广亮眼之外,是否在内容上也能打动人心,成为华语小众电影的一匹黑马?

事实上,尔冬升导演的《新不了情》和《忘不了》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一般而言,励志片无非两种倾向,要么热血奔腾,比如《破风》,让观众恨不得马上跑跑操场去彰显志气;

要么煽情滚滚,比如《滚蛋吧!肿瘤君》那样,企图勾起观众的五味情感并以引起观众落泪为最终目的。

或许是尔冬升导演处理情感丰富的影片惯例,也或许是剧中人物温吞纯真的性格设定。

决定了《我是路人甲》走的并非阳刚的热血套路,而是企图用极其鸡汤式的鼓励对白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电影至今过去很久了,一直没有动笔。因为每一次打开电脑,都会盼左右而言其他,似乎妄图躲避什么。

而那个躲避的终究是什么呢?或许是残酷的现实吧。

未上映前说,《我是路人甲》是部励志电影,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一部给平庸的人泼冷水的警示片。

看到和听到的关于这部片子的评价是“励志鸡汤”,我的视角可能稍稍和大家有些不同,你眼中的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我看来则是一杯苦茶。

它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柔软、温暖、正能量,相反,影片中所展现的所有都那么赤裸、冰冷和苦涩。

然而,它也不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苦药,而是起到提神醒脑、清热去火的作用,

让你可以清醒的面对梦想一词的美好与残酷

《我是路人甲》展现的是“横漂”的故事。

但是推而广之,横店这个名词可以由中国所有的大城市所替代,无论你身在帝都还是魔都,一线还是二线城市,那里所有的“漂”都在过着同样一种生活。

虽然影片仅仅用镜头展现了略带写意的“横漂”一隅的生活,但这同样可以让所有的“漂”们心有戚戚焉。

关于梦想与现实的种种思索,关于每一次面对困境的抉择,关于亲人朋友之间的对话等。

所有的一切都那么熟悉,仿佛听见了回响一般。

电影是写实的,但毕竟与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有所区别。

相比之下,前者加入了足够多的娱乐作料,让你在看的时候能够大体保持轻松和愉悦,而后者发起威来,会让你在戏里戏外无处躲藏。

这是一部电影,也是一部独白。

励志是件廉价的事。

电影中的一句“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道尽了辛酸。

这是典型的励志鸡汤,对合适的人是振聋发聩,对盲信的人可能是穿肠毒药。

这部电影则唱了个反调,它揭示的是另一个真相:

对于绝大多数行业而言,以我们的从业人数和竞争激烈程度,拼天赋加努力也未必能成为塔尖闪光的那些少数。

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底座和分母,而不是星光熠熠的分子。

《我是路人甲》呈现了横店生活状况,却不敢触及这地方的敏感核心。

片中有几位女演员遭到「潜规则」,导演只是轻轻带过...

电影鲜有去问横漂们为什么要当演员,戏中的沉凯说得好:“为什么来横店?因为门槛低!”

尔冬升很天真地看到横漂们的梦,却不想正视那儿只是个提供大量平价劳动力,泡制流水作业式的影视产品的血汗工厂。

当这群天天在挨穷生活着的群众演员,不断说着追逐理想的大志,在看似充满“努力一定会成功”的正能量时。

本片反而令人更相信横店的残酷现实,横漂们几乎都知道过去从来没人的横店梦是成功过的。

要做第二个王宝强真的太难太难...

但电影有一个卖点,片中出现的群众演员在真实的生活中,也都是群众人员角色也直接使用演员的真实姓名

戏中很多情节也是由他们真实的生活中提取出来。

这些横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去到横店,有的人是做着明星梦,有的人纯粹因为这里有工作机会,只不过工作是做人肉布景而已。

导演说,“就用真实的名字,反正也没有人能够记得。”

想想看也是,一部电影里,那么多的人物,真不一定能记得谁是谁。

《我是路人甲》是一个相当之尔冬升的电影故事。

一部真实的小人物的奋斗记录片,真实的让人看到了一群为演员梦想奋斗的人。

影片讲述雪乡青年万国鹏为了完成演员梦想,从东北一路来到浙江横店,由初来时屡屡碰壁开始,到终于成为一名真正的群众演员。

在横漂过程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

有坚定不移地做着明星梦的青年;有被现实打磨成了老油条,每天在剧组胡混偷懒

有不做演员只是陪人来到横店,每天为妹妹阻挡各式各样的危险;

也有一边开餐厅做生意,一边等待表演机会的夫妻档;

有的人沉迷星梦,有的人冷静逃离。

万国鹏则在这里遇到了另一个横漂王婷,他的梦想变成了和她一起在这里努力实现...

尔冬升虽感性,却不胆怯,从本片中的一些反讽便窥见一斑。

《我是路人甲》里不乏对当代影视行业的现象进行调侃的片段。

其中,对前几年“抗日神剧”的反讽更是表达出其个人的审美价值观。

既为广大具有潜力的影视作品投资无门而申辩,还道出了无数被“神剧”制作者视为思辨无能的观众的心声。

实在是妙!

作为一部记录电影,尔冬升简直是将镜中镜的故事发挥到了极致。

观众坐在银幕前,就如同站在拍摄片场一样,体会到的不仅是演员们在电影拍摄期间的酸甜苦辣

更看到他们在幕后和生活中的自我挣扎与彷徨

既然是关于理想的励志片,少不了理想与其他因素的博弈,亲情、爱情、现实这三个基本单元也都囊括在影片中,彼此既独立也互相关联。

在这部电影里,出现了三对情侣,他们都有各自的演员梦想。

尔冬升总是能把梦想跟爱情面包奶酪皆得。

第一对是林晨和魏星。

林晨能演宫女,有小部分台词那种特约,而且能交际,帮男朋友魏星接戏。

而魏星来横店时间长,有一定演技,曾担任过微电影的男主角,并因此心态大变。

他不满足路人甚至特约,希望自己能逐渐转型为角色、配角,为此在戏中改词、和副导演冲突,他还有一个上北影训练班的打算,但是没有实践。

第二对是沈凯和徐小琴。

徐小琴是一个可以和袁咏仪坐下来聊天的特约演员,也是路人演员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但是,她来到横店的原因却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圆丈夫沈凯的演员梦。

为此她花钱开了家餐馆,供丈夫招呼各路狐朋狗友拉关系,削尖脑袋往圈子里混。

刺目的光芒照射在沈凯的额头上,一心追求角色的他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台词,然而拗口的台词让他无从适应,此时的灯光就像的警长在严肃地喝问犯人一般。

沈凯面对着眼前的一切哑口无言,多年的信仰在这一刻崩塌,他的人生自此陷入癫狂。

而他的妻子为了帮助自己的男人圆梦,白天苦心经营着店铺,晚上还要去做群演为家里增添补助。

但是当含辛茹苦的她告诉沈凯有喜的一刻,沈凯却像个逃犯一般避开了责任,说是为梦想偏执也好,说是无可奈何也罢,在这一刻他已经完全陷入了绝境。

一拍两散以后,丈夫没能把握演最好的一次出演大臣的机会,多次忘词并被临阵换人,因此得了失心疯,背着自己一直说不好的台词满大街游荡。

第三对恋情是电影主线,既纯真又美好,既现实又残酷。

万国鹏给自己一年时间横漂,偶遇在横店一年多、已经失去一段恋情的王婷。

患难之交变为爱情,这种底层的爱质朴感人。

聪明好学的万国鹏在横店打拼一年后,偶然被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看中,有成为角色的机遇。

正当他开始和王婷描述自己的梦想时,王婷提出了反对意见,她早已经看清了横漂的本质,不认为这样的机会有什么意义。

当这个男人沉浸在演员梦的时候,她问了一句《我是路人甲》里最经典的话:你的梦想里有我吗?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就体现在万国鹏的这句回答里:你就是我的梦想,为了你我才这么努力的呀。

言语质朴,表达生涩,却感人肺腑。

只有王昭,这个最不像“死跑龙套”的人。

不是因为在一群路人甲中,王昭显得帅,而是真实,真实的那么懒。

我们很多时都如他一样,梦想只是窝在简陋宿舍高架床里,在拿着手机刷屏中想着;

在片场的某个角落昏睡中想着,在酒桌随意吹嘘中想着

虽然他那么有明星像,依旧在投机取巧中一次次与机会擦肩而过。

所以影片中才会让最像路人甲的覃培军,去反衬他。

从黑暗的煤窑里走出来,在阳光下肯脚踏实地的好好生存。

正如在片中骂醒王昭的那句话:

“戏剧家洪深说:我的梦想,是明年吃苦的能力比今年更强;鲁迅说: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梦醒了无路可走;苏格拉底说: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了理想而奋斗。”

这是影片中最正能量的角色,也是最像横漂的龙套。

结尾蒿怡霏跳的那段音乐舞蹈,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也有一种被感动到要流泪的心酸。

我在蒿怡霏身上看到的是一种蜕变,她不像万国鹏或自己的妹妹那样,一开始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说她不敢去想自己想要什么。

她不敢去想象自己实现梦想的样子,她胆小谨慎,她自卑孤僻。

看似是蒿怡霏偏执的保护着妹妹,可实际上是她在精神上依赖着妹妹,是妹妹带给她勇气,

让她有勇气来到城市,让她有勇气正视自己的梦想,让心里的梦想一点点的发芽茁壮。

其实,蒿怡霏是懦弱的,她阻止妹妹说出她的舞蹈梦,她不敢在广场展示自己的舞步,她会在妹妹坚决离开的时候脆弱的问“我怎么办?”

妹妹的离开,可以说给了她打击,也可以说给了她勇气。

从难过与无奈中走过的蒿怡霏,学着独立,学着去尝试。

在深夜无人的广场上,用肆意的舞步释放着自己的青春和梦想,直到酣畅淋漓,直到筋疲力尽。

一场振奋人心的歌舞,预示着她对自我的突破,预示着一场蜕变,预示着梦想之门的开启。

这样的结局,是我们渴望看到的,人终究都要冲破内心的桎梏,试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断的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不断的去试错、修正,才能不断的成长,离梦想更近。

当你决定出发的时候,最难的那部分其实已经完成了。

就像蒿怡霏说:“做自己喜欢的,不管成功不成功,努力过就不后悔。

片中的客串明星,能回忆起来的有尔冬升、许鞍华、庄文强、麦兆辉、袁咏仪、张静初、冯德伦、林更新、吴彦祖和方中信等。

对于观众而言,这些明星的出场并不会带来过多惊喜,最大的作用仍然是使电影本身看起来更具真实感。

我相信,人们之所以愿意观看《我是路人甲》,也一定不是冲着哪个明星来的。

横店本就是众星云集的地方,让他们以一种常态出现在银幕上,最好不过。

微博上流行过这样句话,“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只有在时日无多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在年末的时候,开始制定一年的目标,然后在新的一年里重新看到自己一无所为。

就像《东邪西毒》里欧阳克和鬼脚七说,“你总是以为山后面有更大的天地,其实山后面什么都没有,山后面其实就是山。”

你曾对自己说,“你要努力,不要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但低头看看自己,你就是自己所鄙视的那个人。

如果连个路人甲都做不好,还谈什么三旬理想。

1999年,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演出了一个“死跑龙套”,他也是一个路人甲,是演死尸都没人要的那种。

尹天仇能把舞女龙飘飘调教成学生妹,也能对着大爷大妈演话剧。

尹天仇的梦想是单纯的、努力是足够的,但是没有从业者的那部分世故和圆滑,他对艺术过于执着乃至忽略了外部世界。

所以没法在演员的序列里正常流动,连卖盒饭的人都觉得他是神经病。

你只看到他的成功,却不知道他跑过的多少龙套。

2006年,《我要成名》中刘青云演了一个叫潘家辉的落魄演员,虽然是曾经拿过金像奖最佳新人。

但是因为过于自我等各方面原因,他的戏路越来越窄,甚至将要退出这个行业。

偶然机会,他邂逅了想成为演员,敢于从路人甲做起的霍思燕,收她为徒,并言传身教。

影片的最后,成为影后的霍思燕作为颁奖嘉宾,给金像奖最佳男配角颁奖,师父潘家辉入围

这是路人甲梦成真的故事。

梁朝伟在《听见流星的声音》里说:

“戏里的每一个路人甲,从初入行时的不知所措,到演戏时的每一次用力过猛,都会让我忍不住笑出声,就好像看到30年前的自己。”

这就是香港电影的传统:曾经当过路人甲的大导演、大明星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并通过作品反复提醒自己。

这才是尔冬升拍《我是路人甲》的初衷。

而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一句“你说梦想是什么?”

我想谁也不知道。

只是有时候,还是会想起那时候的周星驰、梁朝伟,还有那个在酒桌上被古龙嘲讽之后,独自躲在厕所里痛哭的成龙和提名失败9次才拿影帝的刘青云

寂静的广场上,一个美丽的身影在灯光下舞动着青春,轻盈的舞步诉说着激昂的梦想。

柔韧的她像一只在空中自由飞翔的鸟儿,荡漾在繁星与明月交织的海洋中。

看着王婷灵动又不失优雅的舞步,电影中横飘群演的人生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回着。

也许作为一个影迷,群众演员也许是离我们最近却又最遥远的距离。

我们总认为做群演很容易,不需要演技就有可能会闪现在银幕的一角,却永远也体会不到他们每日要背负的辛酸。

他们中间有的人心怀梦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真正的角色,有的想在这里找到自己的金山,让家人的日子过得更宽裕。

更有的想通过群演这种直接简洁的方式,成为演艺界的超级巨星。

他们每一个都是怀揣理想的梦想家,虽然他们可能丑一点、懒一点、傲一点、苦一点,但是他们从头到尾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对电影执着的信念。

本片基于群众演员这一群体的现实题材无疑充满了人文关怀,兼之其励志立场又使影片起到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它不是纪录片,但作为剧情片它也没有古典的戏剧结构,甚至多条叙事线之间也没有明确的详略,这样的安排似乎又有一丝纪录片的影子。

可惜的是,为了打造影片的正面价值观,影片采取了过多甚至是过度的美化处理,使之丧失了一定的写实韵味。

或许导演的初衷并非要揭露黑暗,也并非要打击理想主义者。

只是想向大众展现这一群为了理想奋斗的群众演员的生活状态,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然而,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有浪漫化之感。

而于我而言,即便没有残酷的写实可阅,至少希冀不要有浓厚的戏剧痕迹。

因此,整部影片最触动人心的地方不是众演员在饭馆里激动讨论各自的横漂目的,也不是结局处万国鹏对王婷的爱的告白。

而是片尾处站在镜头前的群演们,用最真实的表情、最真实的态度向镜头诉说,那寥寥数语,胜过一切情节。

或许,这不算是一部故事和表演都很成熟的电影,但绝对是一部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作品。

那些群众演员稚拙的表演,用来演绎这个编导不忍呈现的残酷实相,而讲的是美丽童话,难道不是最真实的“路人甲”吗?

谨以此片致敬那些可爱仍坚持着的广大横漂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