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雯丽自编自导的女性文艺电影,催的不仅是泪,更是翻涌的回忆

蒋雯丽自编自导的女性文艺电影,催的不仅是泪,更是翻涌的回忆

我从来都认为文艺片才是国产片中最好看的电影,温情、真实,最重要的是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平淡如水或许是给这部电影很贴切的一个注解,剧情上的平淡如水,影像处理上的平淡如水,人物情感上的平淡如水,演员表演上的平淡如水...

尤其是这种平淡如水溶入女性特有的柔美和静谧的时候,所有的真挚情感都自然而然的得以表流露,令人动容。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蒋雯丽自编自导的文艺电影《我们天上见》

这是一部厚积薄发、充满诚意、充满女性视角和女性柔美的电影。

阴雨连连的天气、阴郁灰色的摄影基调、孤独的故事场景、避开学校的故事情节,都体现出蒋雯丽童年时期的私家记忆。

但同时,从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长大的人们又能够从电影中深深体会出那种时代氛围,唤醒各自的童年回忆。

《我们天上见》还是非常低调的,没有刻意去煽情和体现当时的时代背景,只是想尽量还原当时的心境和生活细节。

但这样更让人觉得生活细节中蕴藏深情,比起同类电影更显真实动人。

一个导演想拍好一部电影的诚意是不需要推广和宣传的,因为他已在影片中注入了你闻得到的浓浓情意。

有很多经典的女性电影,导演都是女人,女人的细腻大概只有女人自己懂。

一部电影可以拍的煽情,可以拍的感动,但是它蕴含的浓浓情愫,只有导演的真情流露,才能拍得出这样共鸣的作品。

而《我们天上见》就是这样一部合格的片子。

略带伤感的基调,舒缓的音乐,水彩般的画面,阴雨不断的小镇,和小女孩各种各样的回忆和幻想,温情但不煽情的表述...

我喜欢这种可以不煽情的片子,很平实,平淡之中令人回味。

蒋雯丽把自己的童年回忆拍成电影,观众看起来真实流露,有一种共鸣的感动。

本片很多的细节都是很多观众的童年回忆。

片中有好多的台词听起来都是那么的纯朴,这是在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我们天上见》能成为釜山电影节首个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电影奖”的影片是意料之外的。

韩国电影中一直最擅长拍情感题材影片,善于讲述深厚的情感,让人潸然泪下。

《我们天上见》这部影片可以说正合韩国观众的胃口,带给了韩国观众很大的惊喜和感动。

另外影片还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

获奖可谓实至名归。

初看《我们天上见》,满心疑虑,满不耐烦,可越看越能感受到蒋雯丽作为导演对影片深深的感情。

起初我并不知道这是蒋雯丽的半自传体作品,也不知道这是她的处女作。

因为我总是先看电影本身,再去关注电影的新闻和介绍,然而事实证明,这样更能看到影片所想表达的内容,不会一厢情愿地注入自己心中的情感和定义,也不会把蒋雯丽的形象套在片中小女孩的身上。

记得蒋雯丽在《牵手》中塑造了一位为了家庭放弃了自己事业的知识女性形象;

在《中国式离婚》中,蒋雯丽更是将林小枫那种完全丧失自我、缺乏安全感的歇斯底里展露无遗;

而在《金婚》里,她给观众印象最深的还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形象。

从台前到制作幕后,从影后到导演,虽然在这部片子里她没能出演,但我们依然还是能看到那个曾经熟悉的身影。

作为一部演员转型的导演的处女作,蒋雯丽的这一部《我们天上见》更多的是给人以“惊艳”之感。

这种“惊艳”,倒不是说这部电影的的影像有多么华丽。

恰恰相反,影片无论是从叙事,还是色彩运镜等等方面都保持了一种冷静和平和,让观众在安静中享有一份感动。

此外,这种“惊艳”,更多的来自导演对于影片的整体把握和影片中所透露出来的在运镜、色彩等技巧方面的成熟。

当然,最重要的,在于蒋雯丽对于影片节奏的把握,以及影片平淡叙事下所隐藏出来的感情与时代感悟。

在这个有太多烂片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代,文艺片最终结局大多沦为口碑与票房的双重炮灰。

而《我们天上见》虽然在商业上难言成功,却是这几年里最为出色的国产影片之一。

大多数时候,新锐导演带来其处女作往往会给人或多或少的惊喜。

就像蒋雯丽的这部《我们天上见》就是一部口碑极佳的温情文艺片。

虽然说影片只是小制作题材影片,没有什么实力派演员,也没有任何宏伟壮观的场景。

但影片大多时候重在诠释平凡牵引感人,影片主要表达的感情思想边设计一种至亲的爱。

其制作情感剧情的摄影流程让人想起那部诠释父子之情的文艺片《海洋天堂》。

同是走用情感铺下了摄影之路,同是叙述一段感人的温情,相对于《海洋天堂》,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逊色的也只是演员整容,但却同样达到了影片该有的效果。

毕竟,大多数影片的故事剧情是更能吸引人,演员排在第二位。

影片内容上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取胜之处在于情,在于画面,在于导演的诚意。

蒋导可是花了5年时间写剧本筹拍这部影片的。

《我们天上见》是由朱旭、姚君、朱一诺、刘烨、马思纯等主演的人物自传电影。

影片通篇没有煽情,没有大风大浪的故事转折。

蒋雯丽只是用记忆中那些真实的情感描述着一件又一件小事,伴随着平静的淅淅沥沥的小雨,润物细无声。

这也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影片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双亲不在身边的女孩小兰与姥爷之间的深沉情感从头到尾都透着细腻与感人

影片一开始,小兰的小时候,情节结构稍显琐碎,总是那样的一把伞、一个佝偻的身影和那个淘气叛逆总说要去跳河的小姑娘。

没错,中国家庭没有那么先进的教育方法,小兰不听话,姥爷就拿出戒尺训诫

可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又当爹又当妈的把小兰抚养长大,成为一个善良听话又孝顺的好孩子。

影片前半部分就是这样展现了小兰小时候姥爷对她的教导,她的叛逆和孤独,也铺垫了她为什么会对姥爷有如此深的依赖。

到了影片中部,小兰已然长成了大姑娘,懂事了,虽然在学校和体校还是被欺负受歧视,可是姥爷对她的关怀让她并没有被这样的环境伤害,仍然健康成长着,有着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天真和幻想。

影片中部的重心已不再是姥爷的教导,而是长大了的小兰对感情的探索和依偎。

她开始期盼爸爸妈妈早日回来,会为此偷偷用麦乳精浇花,会坐在淮河边上想河北方的样子,会半夜里爬上火车想象着它开到新疆。

同时,她也对自己的情感更加敏感,在体校里会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会开始幻想自由的飞翔。

好友小翠的去世应当算是影片中唯一一件稍显重大的事情,因为这时候的小兰开始意识到了有死亡这件事情。

她开始做噩梦,然后跑到姥爷床前试探呼吸,开始问姥爷关于死亡的问题,找不见姥爷了就很着急担心姥爷是不是出事了.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姥爷不行了...

在影片的最后,小兰终于发现了姥爷的秘密:

10年来,姥爷为她读的每一封家书都是姥爷自己写的,他扮演着爸爸和妈妈,10年来从未让小兰缺少过爱的陪伴,保护小兰健康长大。

他带小兰乘真正的火车,他给小兰做体操服体操杠,为小兰从新疆带来“爸爸妈妈”的哈密瓜...

整部影片有两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皆是出自蒋雯丽的旁白。

一句是姥爷身体不行了以后,旁白说:“姥爷的年纪太大了,所有器官都衰竭了,只有心脏不肯放弃,我想,可能是姥爷太不放心我,不放心把我一人留在这个世界。

还有一句话是在影片结尾,小兰跑去路上迎接棺材,却与运棺材的车擦肩而过。

她说:“我不明白那天我为什么跑去路上等运棺材的车,后来我想,或许是冥冥之中,姥爷不希望我看到他下葬吧。”

影片就这样在这句话中结束了。

在这样一个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国产电影的商业氛围里,投拍这样的一部几乎毫无炒作点的电影,确实需要很大勇气。

可是作为一位资深演员,蒋雯丽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艺术表达方式——文艺之路

当然,谈到蒋雯丽肯定离不开顾长卫,这位坚持一贯的艺术表达的资深摄影师和导演对于自己妻子的影响肯定难以忽视。

二人在《立春》里,顾长卫还是以其一贯的冷静方式表达了对于社会变迁下艺术群体所面临困境的痛苦与尴尬,具有深刻的反思在内。

而蒋雯丽则不惜自毁形象,在影片中出演了一个满脸雀斑、身材走形的女歌手,用她精彩的演绎来表现了一个满怀希望的歌者最终梦想破灭的悲剧,赋予了这一角色深刻的社会内涵在内。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夫唱妇随”的特点也决定了《我们天上见》熏陶的艺术气质非常浓厚。

不过,作为蒋雯丽的导演处女作,可能也是顾忌到了自己丈夫的影响力会对自己的作品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本片的前前后后的字幕列表中,几乎没有见到任何地方有“顾长卫”三个字的影子。

就连顾长卫一贯擅长的摄影方面,也未曾有任何指导性的挂名在内。

这真的是非常可贵的,要知道IP效应对一部电影的上映“顺风”是有多大的帮助。

在这一意义上,蒋雯丽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外界的认可,而不仅仅是在依靠着自己丈夫的阴影中生存

这是我们比较喜欢看蒋雯丽作品的一个原因,正如戏里的她,踏实不做作。

就这一点而言,这部影片具备了极浓的蒋雯丽个人色彩。

这种个人色彩,不仅仅体现在影片本身就是以蒋雯丽自身的经历作为主线,具有较强的个人自传意义上。

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影片所表露出来的女性化的叙事与细腻上。

本片作为立足女性视角、反映女性情感的女性电影,质量很惊喜。

同样是女性电影,同样是讲一老一少的感情,《我们天上见》在表现情感上比《我们俩》要有力的多,可能因为影片取材于导演本人的经历,故事虽然平淡却很真挚。

作为一部主打感情的电影,首先要真实才能有力量,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然不如去看韩剧。

本片是一部节奏缓慢的影片,在一定意义上采用了直线叙事化的方式,更多是像一本怀旧色彩浓重的回忆录。

影片并不沉闷,重要的是,这恰恰是一部以细节取胜的影片。

影片以第一人称的叙事回忆作为引导,带领观众回去到那个80年代里一对老少相依为命的若干年命运。

影片中处处充斥着一种对于往事细节的回味,而且也恰恰是这些细节将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表露无遗。

影片中的姥爷形象几乎完全依靠一些琐碎的细节来展示

戒尺代表了一种严厉,而洗澡则是一种关爱;

分瓜给邻居是一种和睦,而商店还账是一种守信。

此外,还有对于自己事业的热爱和对于国家的忠诚等等。

姥爷的这些品质,无一不是通过一系列细节得以展现,令人印象深刻。

当然,影片最动人的还是这一老一少之间的亲情。

在这个特殊的岁月里,这种姥爷与外孙女之间的情感完全具备了相依为命的特征。

而姥爷对于外孙女的呵护则成为影片中最为让人动容的情节。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外孙女的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为外孙女洗澡、缝补衣服的细节,还是对于外孙女品行上的影响,

姥爷都是以一个年迈的老人的身份表现着对于自己下一代的关爱。

在一定程度上,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这一老一少的生活完全成了一种彼此心灵上的依靠

对于外孙女而言,姥爷是她成长过程中一个永远难以忘记的记忆,这种深厚的亲情是她一生的财富。

整部影片在一种稍显缓慢却充满温馨与辛酸的过程中发展,就像让观众在欣赏一首节奏缓慢却沁人心脾的乐曲。

剧中人物和事件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沉迷在其中不能自拔

影片中透露出来的浓浓亲情又让人动容。

影片最后,姥爷离开了世间,电影没有表现什么样的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是用女孩独自一人站在大雨中默默看着载有姥爷棺材的汽车驶过自己身边的画面来表达着一种生离死别的伤痛。

这种极度克制却又在画面下难以隐藏的巨大伤痛和悲伤却是影片最为动人之处。

除了感情,影片在摄影以及色彩的运用上都令人惊叹。

影片在一种淡淡的暗色调中缓慢发展,同时又带有浓厚的怀旧色彩。

大量接近油画画质的色块运用使得影片始终在一种稍显压抑却又暗含温馨的氛围中发展,与影片的整体时代环境和影片的主题极度吻合。

在一定程度上,影片将一个女性导演的唯美与细腻展示的非常出色,细节之处的功力体现的尤为明显。

在一种怀念而又沉迷的心态中,观众和导演一起回到那个时代的氛围中去,感受那个动荡时代中仅有的让人感受温暖的亲情。

蒋雯丽用了两次转换的镜头,用万花筒代表小兰的眼镜去看周围的世界,它分割和重新排列了镜头。

甚至会让当时没有见过万花筒的年轻观众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但我想这还是导演不可忽略的童年记忆吧,她用一种非自然,非常规的方式来表现当时的人物感情,很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情绪上的爆发力。

在正统的亲情影片中出现这样的“不和谐”音符,真的是导演很可贵的创新,必定要成为经典。

真的特喜欢影片的细节处理,精致细腻。

大雪里,祖孙俩撑着油纸伞,一前一后地走着,小兰踩着姥爷的脚印,好温馨。

镜头给的很好,构图和运镜都不错。几处仰拍用得很赞,站在房顶上的镜头有点让人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

色调调的很好,画面的色彩很有70年代的风格,同时又很精良。单从色彩风格上来说很像《孔雀》,果然夫妻两的风格各有千秋啊

电影中出现了好几处对女孩梦境的描述。这是蒋雯丽在向我们传达着生命密码。

小兰是没有父母的,十几岁小姑娘也有了初次的生理反应,而外公作为男性不得干扰。

所以,小兰几乎是懵懵懂懂地,独自完成了这个复杂的过程,那些梦境就是对希望的最好诠释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梦境常常用来表现人物喜欢幻想的性格,反衬沉闷单调的外在环境。

即便抛开艺术手法不谈,我个人很喜欢这几个有关梦境的片段,尤其是女孩梦中飞翔的片段和从牙掉光的噩梦中醒来,在雷雨中风吹起蚊帐的片段。真的是很难忘记。

另外影片选多雨的小镇为主要场景地,这样便给了情感添加了较有意境的画面感。

雨天是忧伤的,多多少少的牵引着人的情感。

比如片中的小兰出行大多数时候是撑着雨伞的,这种较强的情感画面是很容易让人投射感情的。

小兰撑着伞坐在河边的高塔之上望着远方,寄托着一份对亲情的期盼和思念,让人怜惜不已。

虽说影片设计这般的较为诗意的画面境界然人感觉有点虚假之感。

但由于牵引的情感路线较为清晰,加之人物设计的较为真实感,也干净的抹掉了一些制作的小疏忽了。

影片中,小女孩的一场噩梦设计的较为粗糙,但前后衔接的剧情都是感人的亲情抒写。

床头是一老一少,一份无微不至的呵护早已把人带入到了亲情的温暖之中了,这样便在制作上显得平衡了。

就像姥爷说的一样,他不怕死,那边有他的亲人,这边也有亲人,所以他不怕。

他想告诉小兰: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不孤单,你只需要好好活着,在逆境中学会坚强,用善良和真诚对待这个世界,用宽容去接触身边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感觉到生活的快乐。”

人生本就是一场苦行,其实也是天堂。

生老病死岁月轮回,我们逃不开也忘不掉,生活嘛,总是让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

姥爷下葬那天,下着细雨,小兰把姥爷一生所得的铁路徽章都别在了他胸前,她告诉姥爷:“我会做一个好人,将来与他在天上相见。”

扮演姥爷的是我国著名演员朱旭,这也是他的封笔之作。

已经高龄的朱老爷子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把这个角色非常完美的呈现给了观众。

这种呈现具有很高的认同感,从而能引起部分人的共鸣。

你几乎看不到任何演的痕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者戏“演”得这份上让人感慨。这个角色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人去表演了。

也难怪他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实至名归。

好电影以情动人,蒋雯丽做到了,这种真挚的感情是多少钱都砸不出来的。

我想把《我们天上见》推荐给所有人,我想这部影片应该可以勾起很多对于童年时代的回忆吧。

此致那些在远方安好的人,我们天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