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融合从未停止,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

探索融合从未停止,香港电影的北上之路

港台电影班底在近些年的电影市场上可谓玩的风生水起。不仅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在艺术探索和价值表达上也有较好的成绩。

这与港台影人不断探索,不断努力融入内地市场密切相关,港台影视行业与内地的合作经历了黄金年代,也遭遇了彷徨年代,最终成功找到一条与中国电影共同发展的双赢之路,港台电影并不会死,只是在新的时期以更崭新、更具生命力的方式不断发展。

港台影视公司组团北上:

自信的拥抱内地电影市场

在2019年春节档,有三部香港影人制作的电影参与年度最“激烈”档期的争夺,分别是爱奇艺影业联合北京耀莱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的成龙电影《神探蒲松龄》,北京合瑞影业与英皇娱乐集团联合出品、麦兆辉指导的《廉政风云》,还有周星驰的电影《新喜剧之王》,虽然《流浪地球》吸引了大部分的注意力,但我们注意到,每个主要档期,都少不了港台制作的身影。



2018年春节档的《红海行动》《捉妖记2》,暑期档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十一档独挑大梁的《无双》,还有台湾影人刘若英的处女座《后来的我们》,都取得了超预期的口碑与市场反响。

最近几年里,比较卖座的国产片中港台电影占据了半壁江山。从2012年开始,港台制作让内地市场大跌眼镜。陈可辛拍摄了《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徐克拍摄了《龙门飞甲》《狄仁杰》系列影片、《智取威虎山3D》,王晶拍摄了《澳门风云》系列影片,周星驰拍摄了《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其中《美人鱼》更是以33.9亿元的票房高居内地总票房前五名。最近几年,港台导演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年度票房top10的榜单中。



2016年堪称香港导演的集中爆发之年,不仅票房前十的影片中有5部出自香港导演之手,包括周星驰的《美人鱼》、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王晶刘伟强的《澳门风云3》、李仁港的《盗墓笔记》,而且越来越多的港台电影人和出品公司走入人们视野。2017年的《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嫌疑人X的献身》也都是出自港台导演之手,2017年五一档的《喜欢你》《拆弹专家》《记忆大师》《春娇救志明》四部电影撑起了整个档期,

正如香港电影导演陈嘉上说:“我们需要(内地)这个市场,需要这个大分量,才有机会再次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站起来。香港电影工业最大的任务应该就是在培养中国电影工业的这个过程里,跟中国内地电影融合起来。”这应该是香港影人应该有的气度。




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如今港台制作成为“香饽饽”,显然港台制作班底已经对内地电影市场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良好的掌控度,多少刷新了人们关于香港电影套路化、香港导演黔驴技穷的刻板印象。那港台制作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呢?

首先表现为,港台影视制作能立足自身类型片优势,积极融入主旋律电影创作,积极寻求与内地影人的合作。从徐克的《智取威虎山》开始,《反贪风暴》《救火英雄》《我的战争》《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主旋律影片,都由香港导演来主导。相比于内地电影人刚刚开始探索商业类型片,香港导演在制作动作片、警匪片、写实片方面还是比较有优势,这批主旋律电影普遍没有以往的刻意说教和煽情,惊险刺激的程度也堪比一些好莱坞商业大片。

二是摆脱港片的桎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作之路。传统的警匪枪战片、武侠片、无厘头喜剧片是港片的标志,但一些影人开始探索香港电影更多元的表达。比如陈可辛的《如果爱》,《中国合伙人》,许鞍华的《黄金时代》,曾国祥的《七月与安生》,台湾年轻导演陈正道的《记忆大师》,这些片子在商业和艺术探索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三是放低姿态,主动与内地影视公司和影人合作,更多的启用内地演员,转变身份,从内地观众的眼光思考影视创作,讲故事更接地气儿。比如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台湾影人张艾嘉的《相爱相亲》等都非常能引发内地观众的情感共鸣。演员方面,《记忆大师》三位主演黄渤、徐静蕾、段奕宏皆是内地观众熟悉且认知程度更高的演员;《拆弹专家》除主演刘德华之外,内地演员姜武和宋佳在片中也都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担当。而且,《拆弹专家》和以往香港警匪影片也有极大不同,凸显了奉献和牺牲精神,刘德华几乎变身了香港董存瑞,这一点变化在以往香港电影中几乎很少出现。



可以说,港台制作班底之所以能在内地干得风生水起,是因为他们在充分发挥港片工业化的优势基础上,发自内心地感受和认同内地的主旋律、价值观,真正的接纳内地市场,并能够理性的寻求合作。港台影视公司和导演大批“组团北上”,姿态更加开放,眼光也更加高远,开始更加自信的拥抱内地市场。

被迫北上时期:

香港影视行业的没落和彷徨

从90年代末开始,随着港片的日渐式微,整个香港电影界萦绕着一股日薄西山的悲观气息。台湾的电影人更是很难出现在内地观众的视野里。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一个原因是世纪末的亚洲经济危机,对香港经济造成重大冲击,直接也影响到了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影视行业的投资。

第二个原因是好莱坞全球化加快速度,港片的外埠市场台湾、东南亚华人地区都被好莱坞攻陷,韩国本土电影崛起也让港片失去阵地。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0年到2017年,香港电影市场的年度总冠军几乎都是好莱坞电影,仅有2002年《无间道》(5500万港币)和2004年《功夫》(6100万港币)拿下过年度总冠军,1999年甚至连日本的《午夜凶铃》都拿到过香港市场的年度总冠军。可见香港电影不再是香港观众看电影的首选了。



第三是盗版的冲击,当时是VCD横行的时代,这让盗版更加廉价,对香港电影行业产生直接的冲击。香港本土市场本就狭小,而广阔的内地市场又被盗版及落后的影院条件所钳制。

第四是香港电影自身的品质问题,长久以来形成的多快好省拍片的概念,让电影品质开始不断下降,这种问题在2000年前后更是充分爆发,电影的抄袭、跟风拍摄的风气,过于起用当红的明星,粗制滥拍的电影愈来愈多,对编剧的创作能力的轻视,以至导演的起用没严谨标准,均大大降低了港产片整体素质。港片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第五是人才的大量流失。成龙、周润发、李连杰、徐克、林岭东、吴宇森等一大批香港一线电影人奔赴好莱坞拍电影,让香港电影在开始走下坡的时候失去精兵良将,无疑是雪上加霜。



内地市场的开放,内地影视公司对香港影视行业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使香港电影能够受惠,但内地市场对香港来说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存在。在这个彷徨期,有了内地市场,香港电影反而是两边不讨好了。一味迁就内地市场,就没了原有那种本土文化感。如果这样,就不能让本土观众喜欢,但如果不改变,除长三角地带就别想打出去了。

在那个彷徨和矛盾的年代,一些香港影人开始主动北上,从制作和表达上主动转型,迎合内地市场。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监制的《十月围城》,徐克导演的《七剑》《深海寻人》《女人不坏》,王晶导演的《大内密探零零狗》《未来警察》《大上海》等,这些较早北上的导演们大都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作品频遭票房和口碑上的溃败。“港片已死”、“香港导演不行”的论调更是被反复提起。



香港电影人北上之路的挫折是那些年港台影视行业的真实写照,北上已经是大势所趋,看清形式的人应该明白,香港电影的优势在于工业基础扎实,拍摄商业片的经验丰富,这都是内地电影工业值得借鉴和汲取的营养。香港电影行业依旧会存在,只是工业规模在缩减。

“前北上”时期:

合拍片的黄金时代

“合拍片”这个词现在听起来已经有些年代感了,很少被人用起。在如今这样一个分不清彼此,文化高度交融的时代,港台影视文化早已经与大陆的流行文化汇流,衍生出了中国影视行业独有的生态。

从中国港台影视资本,到影响一时的影视公司,再到导演、演员、编剧团队,开始进入内地市场北上发展其实是很早的事情,时间可以追溯到1992年。1992年之前,中国内地与港台有一定合作,但合作的模式,大多数处于港台影视项目,到内地取景,或个别演员、主创有所参与。在1992年以后,港台影视资本,导演编剧主创,再到演员阵容,开始广泛与内地合作。

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出现。导演黄建新说过:“因为有了民营公司的投资,真正的合作投资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人家香港要来,而是大量的中国内地公司去香港找导演、找编剧。香港有了好的题材到大陆找投资,这种互动就开始了。”




此后,香港电影公司与内地各制片厂合作的合拍片逐渐增多,如张艺谋的《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取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合拍片成为卖座电影的主流。其中以《霸王别姬》最具代表性,该片不仅票房大卖,还夺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

这个时期,港台与内地影视行业的合作虽然频繁,但具有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和如今的市场环境大相径庭。

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制作与影视风格的相对独立,港台北上更多的表现为技术、资本、演员的合作,制作模式、故事模式、影视风格却相对独立,《活着》《霸王别姬》仍然是内地导演主导,而《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中南海保镖》等就是香港电影。




可以这样说,那个影视的黄金年代,其实也是香港电影和台湾电视剧的黄金年代。那时,内地的影视人才和影视制作水平还没有起来,港台制作可以说是金字招牌,是质量、票房、收视率的多重保障。这个时期更多表现为内地影视行业主动与港台制作班底合作,而并非港台制作的主动北上。因为那是一个港台影视公司躺着就把钱挣了的年代。

如今市场格局已变,港台本地市场已变的非常狭小,如同昔日香港电影人和电影公司的荣耀地位已不再,人们怀念的90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合拍片”也成为了一种过去词汇,因为如今的市场无处不存在合作,港台电影如果想要重寻自己的辉煌,必须主动逃离舒适区,辨析内地的市场大环境,积极做出改变。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港台影人是务实的,他们没有太多恋旧与抱怨,而是积极以自己的姿态,自信地探索一条港片复兴的道路。



从最初的“合拍片”,到萧条时代的被迫北上,从对内地市场的“水土不服”,到票房和艺术探索的双丰收。港台的影视从业人员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北上拥抱内地市场是必然的趋势,港台的电影精神与内地的价值表达“同根同源”,成功拥抱内地市场就是港台电影的浴火重生。随着港台电影公司和电影人的密切融入内地市场,也便没有了地域电影的限制,因为,以后都是中国电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