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开封——开封府

游走开封——开封府

游览完包公祠,发现包公祠附近没有直达“开封府”景区的公交车站点;问了几个三轮车夫,都摇头,表示不愿意去。看了下地图,方才知道不应该怪三轮车夫,因为两地之间只有1公里多一点,如此之近,人家怎么和你要钱呢?徒步走过去实在没什么难度,问题在于当空的烈日。走到包公湖北路和迎宾路交叉点的时候,灼热的太阳已经把我那没头发的脑袋晒得昏昏沉沉。没办法,我不得不打破我自己的禁忌,第一次在晴天撑起了伞。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一句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京剧唱词,让知道包公的人都知道包老爷“上班”的地方就在开封府,开封府也因包公而名声大噪。开封府的历史要追溯到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当时后梁太祖朱温以汴州(今开封)为都城,号称“东都”,汴州升格为开封府,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开封府。此后经历了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明、清等朝,直到1913年被撤销,开封府的历史长达一千多年。由于战乱和水患,原来的开封府衙早已不存在。现在的“开封府”是依照《营造法式》于2003年重建的。

“开封府”位于包公湖东湖的北岸,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东西两路的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通过场景再现、文物陈列等形式,向游人展现了一部丰富、生动的府衙文化史。

“开封府”门前的包公湖南路的东西路口各竖有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冲天仿木过街牌坊,东牌坊坊额为“承流”,西牌坊坊额为“宣化”。用今天的话说,“承流”就是“依法办事”,“宣化”就是“教育人民”。

临湖建有一面青石砌筑的大照壁,南面书“开封府”大字。

北面刻“獬豸图”。獬豸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相传其可以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故被视为公正的化身。就是这样一面充满正能量的照壁,也被不法之徒喷上了小广告。

门前广场上,东边的十字脊重檐攒尖顶亭叫“奉诏亭”,是开封府接受朝廷旨意的地方;西边的同样亭子叫“颁春亭”,是开封府举行“打春”活动的场所。所谓“打春”,就是提示百姓春耕就要开始,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开封府”的府门与城门无异,面阔三间的重檐歇山顶门楼和一般城市的城门楼相比毫不逊色。

门楼东西围墙两端各有一个小亭,结构复杂,不知道怎么描述。东亭亭额为“抚琴”,应为饮酒赋诗之处;西亭亭额为“听月”,当是品茶赏月之所。门楼可以登临,居高临下的观感自然不同。

府门内是第一进,院内东西各有一座方形单檐攒尖顶碑亭,东亭内置“开封府题名记”碑,西亭内置“开封府尹题名记”碑。

东亭碑记载了183位历任开封府知府的名字,包括包拯。

西亭碑则记载了开封府最高长官改称“府尹”后48位历任府尹的名字。

这两通碑均非原碑,“开封府尹题名记”碑原碑已轶,“开封府题名记”碑原碑现收藏在开封博物馆碑廊内。

第二道门仪门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门前台基上东设“鸣冤鼓”,西设“开道锣”。门联“正气满乾坤力革弊端上书北阙;忠心昭日月严惩邪恶施法南衙”用语直白,不用涩典,有包大人的亲民之风。

仪门内正中陈列着一枚巨型“开封府印”。

两侧石鼓上各置一个大铁缸,应该是老物件,但不知道是何功用。

过仪门,是府衙的第二进。院内一块巨石上朱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是为“戒石铭”。可惜这几个字写得缺少气势,未能张扬出“公生明,廉生威”的浩然正气。

院北是府衙的正厅,也叫“大堂”,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覆顶,二层檐下悬“厅事”匾额。厅门两侧及前廊柱子上共有六副对联,其中“正气昂昂嵩岱巍巍万丈,清风习习包欧煜煜千秋”一联中说到的“包欧”是指开封府最有名的两位知府包拯和欧阳修。

厅内正座背后太师壁上是一幅“黄河巨浪图”,上悬集颜真卿字“正大光明”匾额,两侧联语为“仰学士遗风且向汴京寻胜地;瞻龙图旧制可知首府有青天”。

正座前是戏曲和小说、评书中让为非作歹的皇亲国戚、贪官污吏、作奸犯科者心惊胆战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铡刀。关于这三口铡刀,正史并无记载,当是评话家石玉昆根据民间传说演绎出来的。这正厅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按说吓人巴拉的刑具也不可能摆放在这里。

绕到太师壁的后面,可见太师壁背面书有宋庆历四年(1044年)仁宗颁布的“戒百官举行真宗文武七条诏”。

正厅所在院落的东西两边自南而北对称排列着左军巡院、右军巡院、左厅、右厅和架阁库、使院。其中,左、右军巡院是开封府维护京城社会治安的刑狱机构;左、右厅为推官(开封府副长官)的办公场所;架阁库则类似今天的档案室。

左厅里也有一组雕塑,再现的是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苏轼任开封府推官时审阅刑狱案牍的场景。

右厅内有一组雕塑,再现了北宋嘉佑三年(1058年)司马光任开封府推官时审阅赋税案牍的场景。旁边的说明牌上少了个关键的“佑”字,管理方竟不自知。

出正厅的后门,经过半封闭的过厅,即进入议事厅。议事厅一般也称“后堂”,是开封府的机要议事之地,那些在大堂不便明说的事情都需要到这里来商量。

现在这里以一组蜡像再现了欧阳修与属官们议事的场景。欧阳修是包拯的接任者,上任之初,判官李及之即建议欧阳修效法前任包拯的风格,以威严治理京师。欧阳修对此的回答是:凡人材性不一,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吾亦任吾所长耳。欧阳修权知开封知府九个月,“民安其不扰”,人称“欧宽”,与包拯的“包严”殊路同归,同样为百姓所称道。

议事厅北是一个独立的院落,也就是传说中包公“倒坐南衙”的地方。院南是一座面阔三间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底层檐下悬“齐民堂”匾额,门侧有联“弹琴宣教化琴韵刚柔随品性;勤政布阳和政声清浊问民心”。

院北是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的主厅“梅花堂”,门联“千衙治内无双品 三友图中第一春”是自诩自夸,也是实至名归。

东西厢房均为三开间悬山顶,门匾分别为“寒雪清骨”和“香如之远”。两匾紧扣梅花主体,与主厅梅花堂相呼应,共同营造了小院无畏、坚韧、高洁的高尚气氛。

在东北二人转《包公赔情》里有这样两句唱词“铁面无私黑包公,倒坐南衙在开封。”关于这“倒坐南衙”有两种解释:一是体现了包公对皇上的尊重,避免在一座城市里和皇上一样背北面南而坐;二是为减少衙役对告状老百姓的刁难和敲诈,包公允许老百姓从开封府北门直接入梅花堂告状。从实地观察来看,后一种说法应该有一定道理,因为梅花堂的确紧邻开封府北门。至于“南衙”的说法,唐代已经有之。当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及所属各官署都位于皇城的南部,故称之为“南衙”。与之相对,则把设在皇宫中的内侍省称为“北司”。而开封府衙也在皇宫的南边,因此沿用了前朝的叫法。

开封府东路由寅宾馆、明镜湖和潜龙宫、明礼院两个独立院落组成。

寅宾馆在府衙的东南角,面阔五间悬山顶,临湖而建,是开封府接待客人的地方,类似今天的机关招待所。

寅宾馆北是南北狭长的明镜湖。

湖东岸有混凝土塑成的弦月山。弦月山怀中筑有一座重檐十字脊方亭,叫“范公阁”,是为纪念开封府另一位名人范仲淹所建。范仲淹在宋景佑二年(1035年)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其处事风格内刚外和,兼具包拯和欧阳修的优点,决事如神,为百姓称道,当时有民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

潜龙宫在明镜湖西北,是一个仅有两进的院落。院门为面阔三间的歇山顶门厅,门联“新府门开承旧府;潜龙宫建纪真龙”对仗虽不甚工整,却也写出了潜龙宫的历史渊源。据文献记载,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其父真宗曾任开封府府尹而修建的,其前身是太宗为寿王(后来的真宗)射箭习武而建造的射堂。

门厅正中摆放着一头根雕大象,形神兼备,令人称奇;只是不知道放一头大象在这里有什么含义。

过门厅,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院东有一眼小井,这就是传说中有真龙跃出的“潜龙井”。

二门是很窄的三开间垂花门楼,悬山顶,两侧为灰瓦顶红墙。

二进院中的潜龙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屋顶的覆瓦已经变成了黄色琉璃瓦。

殿内塑有三位从开封府走出去继承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钦宗赵桓坐像

两山绘有大幅彩色壁画,东山为“真宗班师图”,表现的是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还朝的场面。

西山为“君民抗金图”,内容为宋钦宗率领军民保卫开封的故事。选择这两段史实来为这真宗和钦宗树碑立传实在是勉为其难,因为这两件事怎么说都算不上是中国历史上出彩的事,更谈不上是丰功伟绩。

东西配殿里雕塑展示。

东配殿内的雕塑为赵匡胤、赵匡义兄弟雪夜访赵普。

西配殿内的雕塑为寿王赵恒在开封府坐堂议事。

从潜龙宫出来,沿明镜湖西岸北行,在湖北岸有苏子轩,只是这轩已经沦落为售卖商品的杂货店。

苏子祠对面的苏轼雕像。

苏子轩北,是开封府景区里最高的建筑清心楼。清心楼外四层内七层,与“清明上河园”中的拂云阁有几分相似。

楼内一层立有一尊包公青铜立姿雕像,面部雕工不错,但执卷的左手太过夸张,和整尊雕像不成比例。

西壁书宋真宗戒谕百官诏书。

开封府西路主要包括府司西狱、校场、英武楼、各曹办公处及天庆观。

府司西狱是开封府临时关押犯罪嫌疑人的地方,类似今天的拘留所。

关押区在整个府司西狱的南部,一溜儿监舍东西排列,除男普牢、女普牢外,更有阴森可怖的男死牢、女死牢。

典狱房坐西朝东,是狱吏们的办公场所。据说,北宋的皇帝们经常光顾这里“虑囚”,亲自处理刑狱事务。

古小说中提到的“木笼囚车”。

与监舍相对,是供奉狱神皋陶的“狱神庙”。

皋陶,相传曾被舜帝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为人正直、执法公正而闻名天下,并因此被奉为中国司法事业的鼻祖。

狱神庙北是开封府的校场,也是武举考试时的比武场。

校场南部是一座兼有双重功能的戏台,观礼时用作皇上和其他上宾的观礼台,演戏时则为演出的舞台。

戏台东侧一排厢房是功曹、仓曹、户曹、司录司、兵曹、法曹和士曹等开封府“科室”的办公室,西侧是一排厢房是马厩、酒坊和军械库。

校场北是一面青石绿色琉璃瓦顶照壁,南壁心书“亦文亦武”,北壁心绘“五岳真形图”。

绕过照壁,即是天庆观的大门。

天庆观是一座四合院落,院内广场地面上为一幅硕大的太极图。主殿为“三清殿”。

东配殿叫“圣祖殿”,西配殿称“福佑殿”。

开封府北门外照壁

北宋时期,中国的国教还是道教,至真宗朝更是要求全国各州县都必须建设道观。开封府作为兼管全国宗教事务的机构,在自己的衙门里建设一座道观应该是顺理成章。

开封府衙虽然是一座新造“古迹”,里面也几乎没有任何前朝遗物,但因其毕竟还是建在开封,并且与原址相距不会太远,故而游览其中还是会有时空穿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