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3次秘密护送周恩来的“007”走了!他的一生传奇而热血

曾3次秘密护送周恩来的“007”走了!他的一生传奇而热血

他,一位抗战老兵,原名郭金学,周总理指示为其改名为王玉祥。

一枚“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证章,王玉祥一直珍藏着,反面刻着“007”编号。

在那段烽火岁月中,他将青春和热血洒向战场。曾3次秘密护送周恩来总理,两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

21日,这位抗战英雄走了,享年97岁。

01主动担当临时机枪手两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到最后

王玉祥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县(现为郧阳区)和陕西白河县交界处,家庭贫寒,原名郭金学。1939年秋,不满18岁的王玉祥入伍,在郧县鲍峡镇简单训练两个月后,被编入新兵连。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6个集团军进行堵击。日军先后攻占唐河、枣阳等地后,攻占宜昌,中国军队进行全面反攻。

“当时我们的部队坚守在一个小土堡上,离三斗坪没多远。”

王玉祥回忆,部队驻守没多久,就遇到200多名日本鬼子骑着战马、手持战刀准备向西北方前进。

“打!”看着日本鬼子靠近后,连长一声令下,大家立即开枪射击。

“鬼子武器要比我们厉害,他们天空有飞机,陆地还有汉奸帮他们带路、当盾牌。” 王玉祥说,没一会儿,他身边的一个轻机枪手身负重伤,被担架抬下阵地。本来是步枪手的他,丢下步枪,抄起旁边的轻机枪连续射击。

“机枪杀伤力比较大,所以机枪手往往是敌人的首要射击目标。” 王玉祥说,中午时分,一颗子弹从他的右眼飞过,经过简单包扎后,他强忍疼痛,拿起机枪继续射击。

傍晚时分,王玉祥的右手中指又被敌人打中。“连长问我能否坚持,我想如果我撤下去,人就更少了,所以让军医包扎好后,继续战斗。” 王玉祥说,他的右手中指因此落下残疾。

“那场战役打得好,从前一天早上,一直打到次日天亮。” 王玉祥说,日本鬼子打得只剩一二十人,全部缴枪投降。

02国共南京谈判他3次坐车护送周恩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王玉祥所在部队被派往南京接管防务,他被安排在马歇尔公馆做警卫工作。

1946年5月,国民党还都南京,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当时的宁海路5号是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进行调停的重要场所。

警卫马歇尔公馆的王玉祥,每天都能见到一些重要人物来此会谈。“周恩来经常来与马歇尔交换意见,时间长了我也就认识了。”王玉祥说,周恩来每次进入公馆时,车子在门口停下,只要他在门口站岗,他都会喊一声“周先生”。周恩来总是点头,报以微笑。“那时候的周恩来很瘦。当时南京天气热,他经常戴一顶遮阳帽。”

王玉祥抱着周总理的肖像,回想他在南京3次坐车护送周总理的往事。

有一天,南京市公安局一位工作人员来到马歇尔公馆门口,与王玉祥攀谈起来,并递给他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李仪”(音),还邀他晚上一起吃夜宵。经过多次接触,王玉祥与李仪成了好朋友。

李仪私下里问王玉祥,周恩来这个人怎么样。王玉祥不假思索地说,周恩来是好人。“没当兵之前,老家的人都说红军是好人,是帮助穷苦老百姓的。”李仪悄悄告诉王玉祥,在周恩来去马歇尔公馆会谈时,可以在暗中给予安全护卫。

图为王玉祥老人深情缅怀周恩来总理。

“有宪兵坐的车,在路上一般没人敢拦。”王玉祥说,他曾三次与周恩来坐一辆车,从马歇尔公馆到梅园新村。

“车上就我、司机和周恩来三个人。周恩来坐在后边,帘子拉得很严实。我坐在司机的旁边,开车时,我故意把佩戴臂章的胳膊露在外边。”

王玉祥说,虽然与周恩来同坐一辆车,但是没有机会与周恩来进行交谈。每次离梅园新村还有半里路的路程,周恩来就叫他下车。“周恩来非常细心,也是在暗地里保护我。”

03特务告密后他逃离部队周恩来指示为其改名

每次护送周恩来,王玉祥总是小心翼翼。没想到,第三次护送后,刚返回马歇尔公馆的王玉祥,正遇上连长在排里训话,大发雷霆。“说军统有人发现排里有人和共产党的人走得近,让主动站出来。”王玉祥一听事情不妙,连宿舍都没有回,悄悄出门就溜走了。

逃离马歇尔公馆后,他将自己的情况辗转告诉了李仪。然后,他趁着夜色悄悄来到南京一王姓人家。“这是我妻子(当时是女朋友)的家,她叫王玉珍,在南京汇文女子中学上过学。南京大屠杀时在美国大使馆避难,才逃过了一劫。”王玉祥说,与王家结识,缘于一次王家夫妇在南京同仁街附近卖菜时,遭遇当兵的欺负,他仗义维护取得了王家的好感与信任。

“王家没有儿子,就姊妹俩。她父母看我忠厚勤奋,就把我认作干儿子。”王玉祥后来才知道,妻子的父母很了不起,曾追随过孙中山,对共产党的主张比较支持。

当时南京市对户口盘查很严,户籍员天天上门查户口,躲在王家的王玉祥提心吊胆,这事被周恩来知道了。

周恩来指示地下工作者迅速给王玉祥办一个户口,不再用原来的名字“郭金学”,改作王玉祥。就说他是王玉珍的堂哥,抗战爆发后在重庆当兵,现在回南京投亲。

在周恩来的关心下,李仪利用其在南京市公安局的职务之便,顺利为王玉祥办理了户籍。

虽然有了名正言顺的户口,没有生计的王玉祥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去参加工作。在王家呆了两个月后,李仪把他介绍到南京首都地方法院看守所工作。“在那里很安全。我就吃住在里边,很少出来,一直干到南京解放。”

4南京解放后委以重任前不久突然病危

在王玉祥家里,至今珍藏着一枚圆形的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证章,背面的编号是“007”。

王玉祥告诉记者,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他被安排在刘伯承领导下的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工作,负责房产接收与管理。这是军管会发给他的一个证章,是工作的一个编号代码。

1960年,由于城市物资紧张,国家进行人口疏散。王玉祥响应号召,第一个报名,携妻儿回到老家,被安置在郧阳地区工作。

1981年,王玉祥退休后,和小儿子王荣明生活在一起,每天都会到汉江街办东风社区广场散步、晒太阳。

王玉祥老人的小儿子王荣明介绍,老人晚年生活无忧,精神也很好。今年1月20日,老人突然出现腿脚浮肿、心脏不好等症状,入院治疗,病情稍微稳定后,就接回家,在家里过了春节,“没想到是父亲的最后一个春节。”王荣明泣不成声。

正月初三,王玉祥老人的病情又严重了,再次住院。2月21日上午,老人最终因各器官衰竭,心脏骤停而离世,享年97岁。

“父亲走得很安详,他的晚辈们都轮流照顾他。父亲在弥留之际,说看到国家的翻天覆地变化很满意,对社会各界对他的关心表示感谢。”

王荣明说,父亲虽然走了,后辈们一定继承和发扬父亲留下的宝贵精神,传承好家风,沿着父亲和革命老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进!

2015年,媒体采访老人时,他曾说,“我现在年龄大了,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但你们年轻人不能忘记那段屈辱史,要记得落后就会挨打。”

老兵已走

英魂犹存

来源:北京日报

监制:王祎

编辑:张力

流程编辑:RB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