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趁活着,拒绝不想过的生活,去追求想过的生活

《局外人》:趁活着,拒绝不想过的生活,去追求想过的生活

【本文原创,点击右上角“关注”,分享更多精彩文字】

文|江徐

读客邀写书评,书是加缪的《局外人》。作为曾经经常出入借书室的好学生,当然知道这么一本名著,不过一直没有去读它的冲动,只知其概----书里写的那个局外人,真是冷漠无情,母亲死了,刚刚埋葬,他就和女友做爱。什么局外人,简直不是人!

十年前的冬天,祖父去世。整整一天,锣鼓哄哄。晚上,我去楼上睡去了。亲亲眷眷们都在楼下,七姑八婶们,还有祖母,都围坐在祖父两侧呆坐、哀伤、时而流泪。我躺在昏暗的房间里,隔了一扇门,再隔了一层楼板,依然听到楼下很大的吵闹喧杂,但是我的心里却很平静,又有点忧伤。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在此刻,我想起没有看过的《局外人》。我是不是和他一样冷漠麻木,一样无情无义?

几年前,祖母去世。照例敲锣打鼓,该拜的时候拜,该哭的时候哭。祖母走的时候八十三岁,大家似乎觉得用不着过分悲伤,还请了一套戏班子,晚上过来表演杂技,说是热闹热闹也应该。这属于风俗中的内容。

晚上,表演开始的时候,大家都站到门外去看戏,连白天哭得凄凄哀哀的孃嬢都去了,挤在人群中。我坐在躺着的祖母身旁,听着杂技演员昂扬喜悦的声响,看到强光灯照亮那一张张专注的脸庞。

根据当地风俗,有这样一个仪式:出殡之前,亲人排好队,绕着逝者走一圈,算是做最后的告别。有一位邻居,也是我幼儿园老师,看着我长大的,她好心提醒我,祖母出门时一定要哭上几声,否则不好的。我不知道她说的“不好”指什么,也不太想知道。

其他人真有本事,前一秒还很平静,后一秒就突然哭起来,哭天抢地,前仰后翻。好像身上有一个开关似的,啪的一下,哭了,啪的一下,止了。我没有忘记老师的提醒,但是我身体里没有装置可以调控泪腺的开关,所以,格格不入地沉默着向祖母做了最后的告别。

祖母临终前,熬了十来天,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熬至最后一滴油洇化,灯也就悄无声息地灭了。我觉得不论对于逝者还是活着的人,那都是解脱。既是解脱,为何要痛苦呢?尤其还在特定时间里哭泣,不是流于形式的表演又是什么?

加缪因为看透了这种荒诞,才能够写出一部《局外人》。

年少读不懂《局外人》,读懂早已是局内人。

这是最近仔细看完《局外人》之后的感想。局外人叫默尔索,他的口头禅是“我怎么样都行”。

母亲去世,他回去奔丧,没有表现出一点点哀伤,反而坐在逝者身旁喝咖啡,聊天。葬礼刚刚结束,他就约了女友去游泳、看喜剧电影,然后回去做爱。

女友问他愿不愿意结婚,他的回答是,只要你想结婚,随时都可以。女友又问他爱不爱她,他觉得这说这种话毫无意义,所以不愿说一句甜言蜜语山盟海誓。她又问,如果换一个人,你是不是也会爱上。他老老实实回答“是的”。

老板派遣他一个具有发展空间的工作项目,只是需要去往外地。老板觉得默尔索可以借此机会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尝试其他可能。结果他放弃了这个机会,理由是:“我们从来不能改变生活,无论如何,生活都一样。”

法国作家加缪,代表作有《局外人》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他意识到尘世生活的荒诞。这种荒诞,让他觉得人间不值得。

那么,又该如何活着呢?

默尔索的决策是,拒绝撒谎,做绝对真实的自己。

于是,他成为他人眼里冷漠、麻木的局外人,也是游戏规则的破坏者。这份勇气让他成为英雄。

缺乏热情去创造真实的生活,而是得过且过地游离在虚无之中。这种消极又让他成为懦夫。

之前和友人聊天,说起生活方式,他认为揭露固然重要,但是向往更加必要。追求自由很可贵,只是,获得自由以后,你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吗?或者说,你有足够的意志与激情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而不仅仅逃出荒诞,停留于虚无。

就像加缪在《局外人》中写下的核心思想:

确认生命中的荒诞感不可能是一个终点,而恰恰是一个开始。

默尔索已经算了不起,他自己确认,并且逃离生命中的荒诞感。庸庸俗众,在其中假装酣眠,假装美梦。

【作者简介:江徐,80后女子,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煮字疗饥,借笔画心。已出版《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点击右上角“关注”,收看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