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业故事】数字林业 璀璨人生

【最美林业故事】数字林业 璀璨人生

知非之年后,我喜欢回忆,回忆“遥想当年——”

回忆是为治愈而铺垫,也是为展望而借鉴。当打开回忆的闸门,30年来的身边故事、亲身体会,展现着时光飞转、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林业信息化则扮演着催化剂般奇妙角色。

那么,就从参加工作开始,回味伴随林业信息化而改观的如珠往事—

文房四宝的“忐忑”

我刚参加工作那年,来到在人事科报到后,鬓发斑白的科长慈祥道:“女娃娃,暂时在机关留几天,先少受几天荒山野岭的罪!”接着,他将一套朴而不俗的文房四宝指给我:“省农广校林业分校快考试了,先前有186名职工报名,你出一份考试通知吧!”

小学阶段时,学校曾开设过毛笔书法课。以后的日子,毛笔就基本不是我的文具了。头顶着大学生“光环”,我说不出口“为难”。为了避开泼墨大提斗,我找来报的职工名单,改用中楷写成两份附花名单的通知,分别张贴在电影院和职工食堂门口,引来围观和相互转告。

虽然少受几天荒野艰难的煎熬,当硬着头皮请求科长允许换成中楷笔时,当趁着下班后办公室内无人的宝贵时间练字时,当忐忑不安地站在“通知”不远处窥视同事们指点评议时,我无时不感到尴尬得无地自容。

我是“林二代”。当向父亲坦诚紧张时,父亲道:“林业人将‘下里巴人’视为生存适应,林业基层不可能永远远离‘阳春白雪’,林业人接地气,林业需要科技支撑。闺女,为林业加油!”

当林业进入信息化办公时,林业人的工作生活搭上信息化的舢板,成为高科技的参与者。无论林业信息化是否足够深入至林业基层的角落,我谨希望时光助推桨板时停留片刻,让我们记得林业人在以往某一阶段的工作模式,勉励我们不忘初心、笃定拓新……

计算机房里的“西洋景”

我成为神秘而高端的“计算机房”工作人员,用计算机为森林资源建档。那年,局长办公室尚没有一台小电风扇,空调机和计算机都是“阳春白雪”,因一台286电脑和EPSONLQ1600K针式打印机,我成为“局宝”,享受着配置套间、宝丽板工作台、真皮转圈椅、空调机、地毯、金丝绒落地窗帘等办公室待遇,时有年长同事私下进来眼见为实:“计算机档案柜是啥木头做成的?”

1992年夏,我在计算机房操作foxbase进行森林资源档案工作。没有档案柜、且这一身装扮,我成为在林区工作几十年的老同事眼中的“清流”。

当秦岭森工企业施业区先后切换为自然保护地,林业人的工作生活与保护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生物走廊带、森林碳汇等词汇“接壤”,林业搭上信息化的帆船,基层林业人成为信息化的体验者。无论林业信息化如何影响林业“最后一公里”,我希望记忆划过船舷时等待片刻,记得林业人在过去某一阶段中“羞悄悄”的一瞬,并鼓励我们与时俱进、革故鼎新……

“遥远”的基层

1997年,我成为一名自然保护区工作者。

在佛坪保护区内,无法定位“遥远”。我第一次出远差,恰是我第一次前往首都,当时正处寒冬,我搭乘上时光的列车,一个昼夜后就站立在和平里。离开北京前,每天与一位甘肃同行前去北京西站,一人排队买票,另一人在候车室“捡漏”,希望能得到一张火车票离开北京。终于,我在北京产生的住宿费接近一张飞机票价格时,领导“特事特办”—同意我坐飞机回到陕西。

就我在北京滞留多日“事件”,曾有同事直言为逛北京、开眼界。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当时,大群林业同行滞留在京,虽然人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我们却在等待与交流中产生深度共鸣、宽度感慨和广度期待,这些思绪,多多少少地渗透进林业人的心思和行动中。是否有一丝一缕的灵感成为伽利略式的支点,撬动了林业信息化的速度或者方向?

交通的发展大尺度地改变了林业,林业基层人的感受最是直接。如今,从秦岭深处的佛坪前往北京,当天即可顺利抵达,且三餐按时准点。纵然林业周期长,当林业信息化向纵深影响生物链复杂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时,林业人的工作效率与信息化充分关联,人人都可能是信息化的推动者。在此,我希望时光抚过车窗时停歇片刻,希望给基层林业人留出接受咨询和反馈建议的机会,希望在信息化“档案”记着林业人的走过路过和思过想过,并鼓励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毛线记事“专利”

在佛坪保护区内行走,时而被树枝上的毛线疑惑不已。这些毛线挂在这里至少10年以上,当初拴上去时,像五颜六色的彩旗飘舞在大森林中,成为保护区人的“发明”。

约30年前,佛坪保护区率先实行野外动植物资源监测。按规定,巡护人员每完成一条样线调查工作时,必须在样线起点、拐点、重要记录点和终点处系一条毛线结,在下一个监测期时,再系上其他颜色或者挽成另一种毛线结,管理局通过检查毛线而认定巡护监测工作是否准确到位、是否存在盲区。这种艰苦异常的“拴毛线”工作,是对体力的主观考验,是对性别的客观要求,是女性员工的第二道职场门槛。

巡护监测工作中,林业人“上下班”的交通状况。 熊柏泉/摄

先民“结绳记事”堪称伟大进步,佛坪保护区以“毛线记事”记录区内自然资源动态变动,堪称开辟先河。当“3S”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在保护区管理中广泛运用后,“毛线技术”退出了保护区的历史舞台。

如果没有新的数据信息技术进入,“毛线技术”很可能被广泛推广到同类型自然保护地,甚至可能申请为如结绳记事一般“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专利技术。

2012年后半年,佛坪保护区开始将红外相机引入监测。从红外相机视野前走过路过的动物,无不被它记录。 2012年9月 摄

当林业搭上信息化的“军舰”时,当林业人成为信息化受益者时,我希望时光掠过甲板时暂且回味片刻,希望历史铭记每一位林业人都可能是林业信息化的建设者,希望能感悟借鉴某一阶段的自忖创新和主观能动,鼓励我们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性别不再被“鄙视”

在“笔墨纸砚”年代里,基层林业建设单位的领导遇到小伙子入职时,依重之情油然而生——因为繁重和艰苦的工作正在等待着精壮男子,这种情况并不能简单地斥之以“重男轻女”。在林业信息化程度低下时期,“重男轻女”是客观存在,存在这有理由,存在性就是客观性。我诚恳感谢林业信息化蓬勃走来,赋予女性从业者以公正公平。

在基层林业单位,以往常有大字不识一箩筐的职工,却能以不惜力、不计个人得失、全心为公而荣获优秀职工称号。女职工基本从事室内工作,在档案、财会、文印等“后方”岗位,日常工作与量化的生产任务没有直接关联,只能为以力气见长的优秀同事诚恳鼓掌。

佛坪保护区成立以来,接收颇多大中专学生,男生们的汗水洒遍区内每一道沟梁,脚步跨过区内每一个河溪,人人成为自然保护区的栋梁。女学生从未被“发配”至基层保护站和监测点,她们以默默的室内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当红外相机技术替代了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当无人机代替人员徒步实施远距离空中巡视及记录,当视频监测系统代替瞭望塔台实现“秀才不出门尽知区内事”,当互联网平台实现远程办公等,自然保护区人基本能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天眼’看、屏幕‘抓’”工作模式,林业系统不再是“看见来个女娃娃就犯愁,只有小伙子才能当‘顶门杠’使用”的艰苦行业。此时,基层林业需要男性的果断和坚毅,也需要女性的细腻和敏感。

2017年,全国重点区域栖息地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工作开启,佛坪县作为陕西省三个重点区域之一,承担县内400余条调查样线。由于对调查区域、方法和结果提出新要求,内业工作相应增加新的工作内容,3名女职工成为内业队员。她们不计较牺牲“双休”,跟随调查队行进,精准完成了全部的内业工作,以完美配合全国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物调查工作验证了“女子能顶半边天”的真理。

高铁上没有性别歧视。搭乘数字林业的“高铁”,我们将跟随时间的步伐,同步欣赏远处的风景。在林业信息化时代,我希望时光如高铁在“车站”停靠时,给曾经与林业擦肩而过的人们重新选择“上车”的机会,给愿意感受林业信息化的人们“上车”的机会,并慰勉我们念念不忘、必有回报……

“坐地日行八万里。”虽然我不甚说清“云计算”“云平台”等可能带给林业什么样的影响,但我相信,林业信息化使得林业行业将更多的精力、体力、财力从“人海战术”中解脱出来,相信林业信息化的“航母”魅力不仅仅上述之平凡且点滴,从基础上改观了林业的工作模式,也璀璨从林业人的工作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很庆幸始终行走在林业信息化的林间小路上,很幸运在林业信息化的高效工作中同时享受着大自然的节奏和情趣。

来源:中国林业网

[最美林业故事]信息化带来的新变化

[最美林业故事]长风破浪千帆进 丰碑铸就十载功

【最美林业故事】见证吕梁林局多元化的信息发展成果

【最美林业故事】加快林业“互联网+”建设 有力支撑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

[最美林业故事]湿地守鹤人的春节

[最美林业故事]贾道尔计:沙漠中的绿色守卫者

[最美林业故事]“治沙愚翁”后人要在沙漠造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