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权臣的微妙博弈,乾隆靠什么完胜?帝王权谋下的借题发挥!

一场与权臣的微妙博弈,乾隆靠什么完胜?帝王权谋下的借题发挥!

如果张廷玉在晚年没有遇到善用刻薄帝王术的乾隆,他的人臣生涯几乎是完美的。

出生于安徽桐城,来自书香门第的张廷玉,仕途生涯很华丽,二十九岁中进士,点翰林,三十三岁那年,因一次交谈被康熙相中,康熙认为此人持重得体,遂调入南书房侍值。

这是张廷玉成为庙堂红人的开始。

到了雍正朝,张廷玉的仕途鸿运再上层楼。雍正可以说是史上最难伺候的帝王,但他对张廷玉却一见如故,情有独钟,欣赏至极,到了后来更是达到了一日不能无此臣的地步。

雍正虽然阴鸷毒辣,但骨子里却也有性情淋漓的一面,对欣赏的臣下,他时常有极鲜活极动情的言行。对张廷玉,雍正就曾留下这么一段君臣佳话——雍正五年五月,张廷玉生了一场病,病好后进宫当差,雍正一见到他便说,朕这两天总是对近侍说,知道朕为什么臂痛吗?那是因为朕的”左膀右臂“张廷玉病了。

对张廷玉的器重,雍正绝不是仅仅落在口头上。在雍正朝,十来年下来,张廷玉累次升迁为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并兼管吏户两部,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权倾朝野。

还有更够意思的,雍正生前特意留下遗嘱,本朝两位最得信任之臣鄂尔泰、张廷玉,在其身后配享太庙,一起吃千秋万代冷猪肉。

这是一项极高的人臣荣誉,清朝二百余年,张廷玉是唯一享受这个待遇的汉臣。

都说伴君如伴虎,况且雍正还是最难伺候的虎,张廷玉究竟有何过人的造诣,能在危寒险峰处常年风光不倒?

可以说张廷玉的为官之智近乎一部”经典“教科书,即便拿到今日的官场、职场中用,依旧使人受益匪浅。

除开个人才华、勤勉的秉性操守,张廷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那一套与帝王老板心理博弈的独特智慧。

怎么才能既从猛虎口中猎取功名富贵,而又不被猛虎所伤呢?

张廷玉的智慧可以浓缩成这么一句话,以无求为有求,以无私来营私。

所谓“以无求为有求”,通俗地讲,就是明面上一定要懂得谦让,懂得不争,一定要营造出贡献不小,吃亏不少的局面,为得什么呢?让帝王老板产生亏欠的心理,进而“变本加厉”地补偿恩赐。

伸手要与伸手接,一字之差,官场造诣却是天壤之别。

所谓”以无私来营私“,通俗地讲,就是笼人谋利绝不留痕。怎么才能做到绝不留痕呢?两点,有风险人事不碰,这叫不临深渊;无风险人事潜行,这叫沉默是金。

身在官场,越往上爬,真正的金科玉律越有卑微的假象。就说张廷玉吧,雍正一朝十三年,你要问他创下了什么丰功伟业?留下记录的只有微不足道的三件小事。

但乾隆登基后却给了他这样的评价:“不茹还不吐,既哲亦既明。”

按说,这样一位精于官场世故的哲明之人,而且已经老迈了,乾隆登基主政后应该放他一马才是,怎么后来非要把他收拾的体无完肤,含恨而终呢?

乾隆的理解和做法同样是一部帝王老板的经典权谋教科书,尤其对继承、接班者而言。

在主政的起初五六年时间里,乾隆治理朝堂的手法很温和,但温和底下却时刻透露出威严,简单说就是,大处乾隆从来都是宽仁有加的,但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细微处,他却总是吹毛求疵。

大处释宽仁,小处露威严。

这是初接大权最聪明的做法,既不会引起官场的震荡反弹,还能赢得宽仁明君的美名,更关键的,一宽一严间,帝王老板不好糊弄的种子便在各色人等心中种下了。

因为乾隆是这样一个套路,所以如张廷玉这样的权臣在乾隆朝初年并没有感到额外的压力。为了让其尽心尽力地先护送自己一程,乾隆二年,乾隆甚至开了有清一代文臣封伯的先例,特别封了张廷玉一个三等伯爵。

然而,随着乾隆逐步掌控朝局,风向便慢慢地变了。

乾隆十年,借着另一权臣鄂尔泰去世,乾隆起用三十多岁的讷亲为首席军机大臣,位列张廷玉之前。

对此,乾隆是这么解释的,张爱卿别多想,朕这是爱惜你的身体,你毕竟已入古稀之年,今后就不必每日向早入朝了。

一句宽慰就这么顺水推舟地把张廷玉从权力中枢剥离了出去。

如果乾隆真是位宽仁之主,如此将张廷玉边缘化也就可以收手了,然而在乾隆那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什么是权臣、老资格?

有两种。

打个比方,一种就像极具吸附力的磁铁,这种权臣老资格,如果不及时铲除掉,那他最终就会凝聚成难以撼动的庞然大物;另一种就像表面上危害不大的牌位,他不会主动地去凝聚什么,却也不拒绝别人登门叩拜,久而久之,其实也是势力不容小觑的山头。

在乾隆看来,张廷玉就是这样的牌位。不打翻他这个牌位,其势力山头就不算铲平,相反,打翻他这个牌位,不仅有利于拔高帝王权威,而且有利于重整庙堂秩序。

所以说,张廷玉的过去决定了他的未来,在劫难逃。

然而,打击这么一个一辈子谨小慎微、几乎不露破绽的官场老鬼,怎么下手才算高明呢?

乾隆的做法是,先找茬施加压力,然后再抓小辫子,借题发挥。

严格意义上讲,自从乾隆五年,磁铁型权臣鄂尔泰连遭重责以来,张廷玉便感受到了一种“指桑骂槐”的压力。

鄂尔泰死后,指桑骂槐很快变成了直接找茬。

首次出手,乾隆的落脚点居然是《御制诗集》中出现的几个错别字,因为张廷玉是编纂皇帝御诗的总负责人,于是乾隆下令将张廷玉等三人交部议处。

这是张廷玉有生以来第一次被议处,虽然最终的处分不重,但由此对张廷玉形成的压力却是足够大的。

一辈子如履薄冰的人最见不得冰面上显出裂痕。

果然,当乾隆十三年的风暴渐起时,张廷玉借一次宴后谈话的机会,首次向乾隆提出了退休的请求。

张廷玉以为这么做自己应该能够安全着陆,不想在乾隆的帝王心机下,此举恰恰是露出了小辫子。

乾隆用提醒的口气质问他,别忘了,你死后是要配享太庙的,朝廷给你至高无上的荣誉,你怎么能够贪图安逸?是你的人臣操守不够?还是你不念新主的恩情?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质问,老迈的张廷玉失去了一贯的警惕,他辩解说,享受配享荣誉的大臣,退休养老,在宋明两朝这是有先例的。

然而,乾隆却进一步质问他,难道真正的忠心不应该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这话,张廷玉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于是不敢再接话茬。

然而,张廷玉想用沉默隐去自己露出来的小辫子已经不可能,第二天,乾隆便抓住这个小辫子在朝堂上借题发挥起来。

乾隆颁布了一道长谕,直接将此事提到了“臣节”的高度,他指责张廷玉,时势于己有利时,就全力营求;时势于己不利时,就主动求去,保荣避祸。

这是什么行为?

典型的巧宦行为,而不是纯臣心术,如此恶劣,怎配得上身后配享的荣誉。

乾隆的帝王术何等的老辣刻薄,他这道长谕不仅断了张廷玉的退路,而且时刻紧抓着张廷玉最关心的配享一事。

面对如此非难,张廷玉的心境可想而知,必定是又惊又慌。

他还能怎么办呢?

只能半真半假地让自己在朝堂上迅速地老朽成无用的废物,这是他唯一可行且算得上聪明的办法。

在张廷玉看来,主动言退容易让自己露出把柄,那让你弃我,总应该没问题了吧。

表面上看,张廷玉似乎得逞了,见他每时每刻都有倒死在朝堂上的可能,一段时间后,乾隆终于发话了,看你老朽成这个样子,朕实在于心不忍,强留转似不情,而去之一字,实又不忍出诸口。

一方面,乾隆把自己说成了仁慈之君,另一方面却又不动声色地把皮球踢回给了张廷玉,总之,想让乾隆干脆地说出你可以全身而退了,那是不可能的。

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为了进一步借题发挥。

也许是因为确实有些老糊涂了,也许是因为被搞怕了,见乾隆已经默许了退休请求,张廷玉当即上奏谢恩,说准备明年春天回归故里。

接到这样的谢恩折,乾隆果然又有话说了,朕不忍你离去,你却一点没有留恋的意思,看来你对朕是真没有忠心呀。罢了罢了,随你便吧。

得到这样的答复,虽然能感觉到乾隆略有不满,但想到全身而退的目的终于达成,一块大石头还是在张廷玉心中落地了。

然后就此隐退后没多久,京城的一股寒风很快便刮到了张廷玉的耳朵里。

什么寒风呢?

京城出现了一种舆论,像张廷玉这样的巧滑之人,根本没有配享太庙的资格。

再一想到离开京城时,乾隆那一番酸冷的话,从头到尾没对配享一事做出任何承诺,张廷玉心慌了,难道皇上想在此处清算自己?

多日辗转反侧后,张廷玉终于坐不住了,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重新进京,问皇上讨个安心丸。

见到跪倒在地,免冠哭泣,苦苦哀求能得一纸承诺的张廷玉,乾隆很不快,但不快的同时又有些自鸣得意,老家伙到底不是真正的纯臣,到底没有从功名的牢笼中逃脱出去。

既然如此,那就休怪了。

明面上,乾隆当场颁发了一道恩准张廷玉配享的诏书,暗地里,其实是置下了一个陷阱。

怎么讲呢?

千里迢迢得到这道恩准的诏书后,一如愿,老迈张廷玉的气力几乎当场就散完了,这一点乾隆看的很清亮。如果诚心成全他,那就不应该再强求他第二天一定要亲自前来谢恩,然而到了第二天,乾隆却是吹毛求疵的厉害。

见前来谢恩的是张廷玉儿子,乾隆当场勃然大怒,厉声指责张廷玉丝毫没有真情实感,其所有要求一一得遂后,竟视当今皇上为陌路,连最后见一面都不愿意。

怒火发完后,乾隆杀气腾腾地命军机大臣拟旨,张廷玉务必明白奏回,不得有误!

言下之意,我看你怎么解释。

细心的朋友在此一定会产生一个疑惑,如此小事果真需要走军机处的复杂程序吗,让人传一道口谕不就行了吗?

如此安排恰恰是乾隆的帝王心机。

这又怎讲呢?

乾隆喊来拟旨的正是张廷玉的门生汪由敦。

汪由敦见皇上的旨意杀气腾腾,一心急,退下来后便连忙派人去给张廷玉送去了口信。张廷玉听到这个消息,当场就吓崩了。

这一吓崩不要紧,跟着他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按程序走,这道谕旨第二天根本传不到张廷玉手里,但因为吓崩掉了,张廷玉根本等不起,第二天一早他就颤颤巍巍地跑进宫来叩头谢罪了。

如此一来,大大的把柄终于让乾隆抓住了。

此时的乾隆根本不提谢恩一事上的过失,而是直指一个问题,谕旨还没传出,你怎么就知道要明白奏回,是谁给你通了风报了信?原来你张廷玉在朝中有朋党的,而且还是身退之后朋党不散。

保证其配享太庙的谕旨还没捂热,只隔了一天,张廷玉的名誉便这样彻底扫了地。

然而,就在这本可以呲出帝王獠牙的时候,乾隆却又局部温和了下来,你张廷玉能不仁,朕却不能不义,怎么处罚你呢?伯爵的头衔你是不配再有了,但配享的荣誉还是不夺你的,因为那是先皇的遗命,朕要讲信誉,要求宽仁。

也许是命中注定要毁在乾隆的手里,本来这事已经落下帷幕,谁知就在张廷玉准备灰头土脸地再次告老还乡时,朝中的一桩丧事又把他推进了深渊。

乾隆的皇长子永璜死了,而张廷玉此前恰恰做过他的老师。

常规下,张廷玉应该在丧期结束后再启程南归,但因为老迈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结果张廷玉在初祭刚完,丧服未除的情况下,便提出了南归的请求。

还是那句话,这本是一桩小事,怎奈乾隆根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这一次,乾隆直接羞辱他说,你张廷玉不过是前朝的一个秘书,昨日看你何德何能?今日看你又何德何能?如此让人心寒,索性今日就让你看看历朝历代配享太庙的都是什么样的人臣?你自己掂量掂量,明白奏回,自己配不配得上配享之荣?

到了这份上,张廷玉才真真体会到什么叫被帝王玩于股掌。面对求生不得,求死不行的苦境,他只好回奏,我太不自度量了,实在不配配享荣誉。

言下之意,我已一败涂地,什么都不要了,放我一条生路吧。

遗憾的是,乾隆比他想象的更阴损、更残暴。

身败名裂地回到故里后,乾隆依旧没有放过他,相反动了寻机彻底抹除他的杀心。

不久之后,抓住张廷玉亲家,四川学政朱荃隐瞒母丧,匿丧赴考,赚取补贴的一桩小案,乾隆再次借题发挥,指责张廷玉与奸人为伍,其心不纯。

完了便要收回三代皇帝对他的一切赏赐。

表面上,这是收缴恩赐,实质上却是抄家。

抄家意味着什么?

拿死证。

所幸,张廷玉为官不留痕最终救了他,一场抄家折腾完,朝廷竟没能搜出哪怕是一句牢骚话。

虽说张廷玉因此逃过了身首异处,但其实已被乾隆半埋进了坟墓里。

更显帝王虚伪的是,张廷玉灰心丧魄地死去后,乾隆又虚情假意地将配享荣誉送还给了他。

乾隆说,如果张廷玉泉下有知,他一定会感恩戴德的。

好一个敬鬼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