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提出新概念,“体制竞争对手”直指中国?

欧盟提出新概念,“体制竞争对手”直指中国?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右)在布鲁塞尔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图片来源:新华社)

【欧洲时报网】在欧盟委员会的一份“联合通告”之中,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被定义为“体制竞争对手”。这是否意味着中欧之间的对立将会高于合作?为了弥补自身对华弱点,欧盟又在这份文件中提及了哪些措施?《南德意志报》撰文《天真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份“联合通告”作出了分析报道。现全文翻译如下:

决定性的词汇在第一页就出现了——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新文件中表示,中国不仅是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经济竞争方面的合作伙伴,同时也是一个推动“不同治理模式”的“体制竞争对手”。

几个月来,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对外行动服务局的专家审视了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以修改欧洲的战略。这份11页长的“联合通告”在欧盟委员会中广受好评,一位欧盟高级外交官评价这份文件“非常出色”,是“意料之外的直率”。

中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已经攀升至19%,欧盟与中国每天的往来贸易额都已超过10亿欧元,许多欧洲政客和企业家因此都已有很长时间未曾表达过负面意见,欧盟明确展示出了“更成熟、更自信的态度”。

但德国绿党政治家表示:“天真的时代结束了。”4月9日,欧盟—中国峰会将在布鲁塞尔举行。如果想为更实际的应对中国的态度奠定基础,从现在起到4月9日这段时间就至关重要。

18日,欧盟各国外长就该文件讨论了2个小时。在即将到来的政府首脑会议上,关于中国的讨论也很可能占据核心地位。虽然当下的英国脱欧事件搅乱了各种计划,但欧盟的外交官们确保了会议上能够讨论到有关中国的议题:“这项讨论不是用来打发茶歇时间的,而是迟到多年后终于被摆上台面。”

关于中国有很多话题值得讨论:比如中美贸易战仍在发酵,比如在华为问题上欧盟成员国的意见仍不一致。不过,欧盟委员会的意见很明确。一项提案中称:“为了防止关键数字基础设施的安全性遭遇潜在的严重影响,欧盟需要采用共同的5G网络安全保护方法。”

这份“联合通告”之中提及10项对华措施,既显示了野心,又保持了平衡。文件向北京方面提出了数项呼吁,要求中国在国际层面更加活跃——例如在气候保护和伊核协议方面。此外,文件还要求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承担更多工作,以保障和平和安全。总体而言,文件向中国传达出的信息是,在拥有共同利益、且中国按照欧洲认可的规则行事的领域,欧洲和中国就是伙伴。

文件中其余的措施则毫不留情地反映出了欧盟的软肋,比如欧盟委员会希望能够尽快终结“欧盟法律的漏洞”。中国经常拒绝或阻碍欧洲公司进入本国市场,但与此同时,欧洲市场已经向中国国有公司或接受国家补贴的公司开放了。欧盟委员会副主席Jyrki Katainen表示,“我们将在2019年底确定,如何消除国家层面参与竞争所带来的扭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