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与毛主席真实对话,震憾国人!

毛岸英牺牲后,彭德怀与毛主席真实对话,震憾国人!

1950年的10月7号,毛主席设家宴为彭德怀饯行。在这次家庭便宴当中,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向彭德怀请求上前线。毛主席顺便为儿子说了说情,彭德怀点头同意,并且说毛岸英是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然而就在毛岸英告别新婚的妻子奔赴朝鲜战场之后不久,不幸就发生了。




1950年11月25日,是入朝的志愿军打响第二次战役的第二天。中午11时,4架美军轰炸机掠过志愿军总部上空,司令部作战室的参谋们侧耳倾听,觉得声音越来越远,就认为敌机去北面轰炸了,都没有太在意。




洪学智副司令员十分警觉,从防空洞匆匆赶了过来。在他的指挥下,在场的所有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转移进防空洞。毛岸英和另一名参谋收拾电文,落在了最后面。说时迟那时快,4架轰炸机突然又从北边折了回来,转眼就扑到了作战室的上空,并从机肚子里甩下了上百个凝固汽油弹。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南起当时是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他和毛岸英同住一间小屋,两人年龄相近,经常在一起聊天,彼此十分投缘。美军空袭之后,赵南起感到情况不妙,他第一时间赶到山下。

赵南起说:“这个凝固汽油弹,落到水里也着,落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着,什么地方把那个凝固汽油弹那个成分烧完了,才算完了。扔了几发,扔了几发以后呢,这两栋房子一下子起火了,这个时候,给我一个感觉,岸英同志下去以后没回来,我看弄不好出事了。”




彭德怀挣脱警卫员的手,去指挥灭火和抢救,并焦急地问:“有哪些人没有出来?”大家一看,只有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有出来。“岸英!岸英!”大家一边拼命地叫着,一边扑火。大火扑灭了,大家从灰堆里扒出了两具遗体,只能依据一块苏联手表的残壳,辨认出毛岸英的遗体。站在毛岸英的遗体前,彭德怀惊呆了,许久没有说出话来。

赵南起看岸英同志穿的衣服也都烧没了。就认不出来谁是谁了,两个人。最后呢,他带的有两件东西,一个是带的手表一个带的是手枪,手枪是斯大林送给他的,他从苏联回来的时候斯大林送给他,手表他的岳母给他的,这两个还在,从这里辨别出来了,辨别出来了。




这个时候来了十几个人,十几个人以后,那时候司令部还有一个管理处,管理处管生活,管理处长叫来以后,搞白布包一包,把他包起来,不然的话,根本就没有模样了,看不出来了,那就包起来,包起来,谁是谁?完了以后简单地就找一些木板订个棺材。

赵南起说:“彭总有三个动作,三个举动,当然很沉痛,不用多说话;第一,立即先打电报给中央,报告毛岸英同志牺牲的经过和悲痛的心情,这是做的一件事。第二件事,彭总带领司令部的全体成员,那个时候就快黑了,天黑了,敌人的飞机就不来了。到毛岸英墓前,就是做哀悼。哀悼以后,哀悼他不是三分钟啊,两分钟啊,他那个很长时间,彭总这种情况他不说话的。

哀悼完了,彭总说了两句话,第一句话说,毛岸英同志是向我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军的一个人,是一个好苗子,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岸英同志牺牲了,我怎么向毛主席交代?看得出来,他老人家太悲痛了。看到这种场合,我们在场的都哭了,这是第二个动作。

第三个动作,这个时候就没地方去了,我们就有一个山洞下边,山洞,都搬到山洞去了,彭总也搬到山洞去了。那个时候就没有你我了,都在一个山洞里边,彭总也没吃晚饭,不说话,一宿都在山洞里面走来走去,说明心情沉痛无比。他不睡,别人也睡不着。”


彭德怀从通讯参谋那里要来一张电报纸,他要亲自给毛主席起草电报。电报是这样写的:“今天,志愿军总司令部遭到敌机轰炸,毛岸英同志不幸牺牲。”不到30个字的电文,彭德怀写了1个多小时,因为他不知道如何向毛主席交代啊!

北京中南海的收电员收到志愿军总司令部的这封电报后,也吓坏了,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没有直接送毛主席处,而是先交到了周恩来手中。周恩来接过电报一看,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放下电报稍过了一会儿,才拨通了刘少奇和朱德的电话。两人很快就到了周恩来办公室,他们要商量怎么向毛主席汇报好。




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暂时不要告诉毛主席。直到1951年元旦后的第二天,周恩来才将电报与他附的一封信交与毛主席秘书叶子龙,由他转交毛主席与江青。当时毛主席正在中南海勤政殿办公室办公,接到这封非同寻常的电报,他看了很久,对一直站在一边的叶子龙说:“唉,战争嘛,总要有人伤亡,没有关系!”

不久,彭德怀回国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并详细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经过。最后,彭德怀心情沉重地对毛主席说:“主席,你把岸英托付给我,我没有保护好他。我有责任,我请求处分!”

毛主席听了彭德怀的话,沉思了很久没有说话。最后,他缓缓抬起头宽慰这位负荆请罪的志愿军总司令,特别强调,毛岸英属于成千上万牺牲了的革命烈士中的一员,是一个普通的战士。不要因为是毛主席的儿子,就不应该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事业而牺牲。毛主席这一席话说得在场的人直落泪。

毛主席为了革命事业,失去了自已的亲人,向主席致敬!

(来源:南方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