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泼皮牛二拖死的枭雄桓温:废立成笑柄,篡位变空谈

被泼皮牛二拖死的枭雄桓温:废立成笑柄,篡位变空谈

​从名义上讲:东晋帝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正统王朝;可实际上,东晋帝国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与五胡十六国并无本质区别。

东晋帝国的核心地区就是扬、荆、江、徐、豫五个州,如果某位实力派能够真正控制其中一个州,在东晋帝国的朝堂之上,就能当得起“举足轻重”四个字。

而桓温在三次北伐之后,竟然把荆、江、徐、豫四州全部控制在了桓氏手中,唯一的例外只有扬州,因为那是东晋帝国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但就算如此,桓温本人也兼任了扬州牧。从表面上看,桓温已经完全控制了东晋帝国。

加扬州牧、录尚书事,使侍中颜旄宣旨,召温入参朝政。——《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综上所述,我认为桓温已经拥有了足以篡位的实力。


桓温为什么能拥有足以篡位的实力?很多人说:是因为三次北伐使得桓温威望大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前两次北伐倒也罢了,毕竟没有输。但第三次北伐可是证据确凿的惨败,又怎么能使桓温威望大增呢?

垂以八千骑追之,战于襄邑,温军败绩,死者三万人。——《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尽管桓温的三次北伐,并未给东晋帝国带来多少实际好处,但桓温借助三次北伐的机会,名正言顺地任用亲信或嫡系,使得他们出现在各个关键岗位上。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关键岗位也被桓温的亲信或嫡系牢牢控制住了。

权力的本质就是奖励、惩罚和任免。如果你可以对一个地区的官员使用权力,这个地区的官员就会逐渐被纳入你的权力系统。

桓温之外的豪门士族,之所以无法利用北伐扩张权势,主要是因为他们实力不足,而各大豪门士族之间又没能形成紧密的攻守同盟,这才是褚裒、谢尚和殷浩无法利用北伐扩张权势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一旦北伐失败,他们的权势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削弱。


虽然桓温的北伐一直在做无用功,但由于桓温在东晋帝国的实力最强,所以桓温依然可以借助各种机会对豪门士族进行渗透。比如说桓温第三次北伐惨败,他立刻把罪责推给了豫州刺史袁真,然后开始名正言顺地吞并豫州。

但在吞并豫州的过程中,桓温受到了一些挫折,因为豫州刺史袁真竟然选择了扯旗造反。虽然这并没有影响桓温吞并豫州的进程,但军事重镇寿春却被袁真占据。袁真更是以此为资本,先后向前燕帝国和前秦帝国申请庇护。这对于桓温,乃至整个东晋帝国而言,都是莫大的威胁。

温甚耻之,归罪于真,表废为庶人。真怨温诬己,据寿阳以自固,潜通苻坚、慕容暐。——《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如果桓温忠于司马皇族,就意味着他无法打破东晋帝国的朝堂平衡。在这种背景下,桓温自然有机会领导江南各大实力派,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可如果桓温胆敢篡位或凌驾于豪门士族之上,整个东晋帝国就有可能爆发内讧。

对比前秦帝国和前燕帝国,东晋帝国在实力上并不占优势。如果北方军事集团借东晋帝国内讧之机趁机入侵江南,整个东晋帝国都有覆灭的危险。

可没过多久,前秦帝国征讨前燕帝国,袁真的儿子袁瑾(此时袁真已死)暂时失去了外援,桓温趁机收复了寿春。

温遣桓伊及弟子石虔等逆击,大破之,瑾众遂溃,生擒之,并其宗族数十人及朱辅送于京都而斩之,瑾所侍养乞活数百人悉坑之,以妻子为赏。——《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收复寿春之后,北方军事集团入侵江南的桥头堡消失,桓温又加紧了篡位的步伐。

扬州是东晋帝国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桓温未能完全掌控。可如果真想篡位,就必须彻底掌控扬州。于是在郗超的建议下,桓温玩了一出废立的把戏。

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被史书称为“晋废帝”的司马奕为人谨慎,桓温抓不到什么实质的把柄,就在男女关系上造司马奕的谣。之所以选择用男女关系来造谣,是因为这种隐秘私事很容易引起关注,而且很难考证。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招数,夏桀、商纣和周幽王都是史书中乱搞男女关系的昏君。我不敢说司马奕乱搞男女关系是真是假,但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男女关系对历史造成的影响。

在这个谣言中,司马奕变成了一个严重阳痿的人,所有的皇子都是野种。如果不废掉司马奕,司马皇族血脉的纯洁性就无法得到保障。最终,司马奕黯然下台。

丁未,诣阙,因图废立,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长欲封树,时人惑之,温因讽太后以伊霍之举。——《晋书》·卷八·帝纪第八


司马奕被废,谁来当新皇帝呢?皇位不是谁都能坐的,那个宝座是天下利益的汇集处。谁当皇帝,关系到无数利益集团的切身利益。

最终的胜出者是司马昱,史称简文帝。

司马昱的上台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早在二十六年前,桓温出镇荆州之时,司马昱就以亲王身份成为了东晋帝国的执政官。经过二十六年的积累,司马昱虽然无法与桓温相提并论,但司马昱的政治资源和政治经验都不容小觑。

二年,骠骑何充卒,崇德太后诏帝专总万机。——《晋书》·卷九·帝纪第九

桓温行废立之事,目的就是为了掌控中央政府。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桓温应该选一位年幼或弱势的皇帝,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司马昱有实力有能力,估计也不缺野心,绝不是一个被人肆意摆弄的傀儡。

根据这个基本事实,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桓温拥立司马昱为帝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应该是扬州的豪门士族联合起来向他施压。

废了一个弱势皇帝,却换了一个强势皇帝。豪门士族一定开心得天天设宴庆祝,桓温一定郁闷得拿头撞墙。


桓温掌控了其他四州,对扬州的控制力度却并不大,因为扬州是一个豪门士族云集的地方。除非桓温动用武力进逼,否则对于豪门士族的抱团行为,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桓温也想办法灭掉了一些豪门士族,但这些被桓温灭掉的豪门士族都是落地的凤凰:比如出过庾亮的庾氏,出过殷浩的殷氏。

温多所废徒,诛庾倩、殷涓、曹秀等。——《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

但在面对太原王氏(王坦之)、琅琊王氏(王彪之)和山东谢氏(谢安)这几个影响巨大的豪门士族时,桓温却不敢有什么大动作。即使这几个豪门士族的代表人物公然与桓温作对,桓温也只是恐吓一番,最终不了了之。

手握大权却如此憋屈,桓温到底是怎么了?凭桓温的实力,想要消灭东晋帝国中央政府简直是小菜一碟,他为什么迟迟不敢动手呢?

原因在北方。


前秦帝国灭掉了前燕帝国,一统北方。苻坚又改变了打压豪门士族的执政纲领,使得前秦帝国的战争潜力大增。

在这种背景下,桓温哪敢随便动武呢?谢安和王坦之等人的实力虽然比不上桓温,但抵挡一阵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桓温不能速胜,焉知前秦帝国不会趁虚而入呢?

就算桓温能够速胜,他也无法确定国内是否会风平浪静。如果有那么几家不信邪的豪门士族非要跟桓温对着干,东晋帝国就极有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内讧之中,而前秦帝国绝不会在北方老实看戏。

再者,苻坚已经改变了打压豪门士族的施政纲领,又通过慕容垂的影响,拉拢了大批前燕帝国的豪门士族。

如果苻坚对东晋帝国也玩这一招,难免会有豪门士族被他拉拢。而这些被苻坚拉拢的豪门士族一定会造桓温的反。前秦帝国之所以迟迟没有征讨东晋帝国,主要原因就是找不到机会。可一旦东晋帝国开始内讧,又有前秦帝国的带路党出头,前秦帝国就不会缺乏出兵的机会。

这就叫“骑虎难下”。如果继续向前,桓温会担心无法收拾乱局,引得前秦帝国觊觎;如果原地踏步,桓温又会觉得不甘心,毕竟他的权势早已覆盖了整个东晋帝国。


桓温终究不是司马昭,虽然从力量占比来看,桓温在东晋帝国的影响力显然要强于司马昭在曹魏帝国的影响力。

但有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曹魏帝国是当时的第一强国,而东晋帝国却是一个时刻被觊觎的弱国(这个弱,是相对于一统北方的前秦帝国而言)。

司马昭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欺负曹氏皇族,完全是因为蜀国和吴国没有与曹魏帝国相争的实力,只能抱团抵抗曹魏帝国的入侵。但东晋则需要应对来自前秦帝国的威胁,一旦爆发内讧,大家就有可能一起玩完。

无论是王坦之还是谢安,都看透了这一点。他们笃定桓温不敢随意动用武力,所以他们紧守扬州,跟桓温玩起了防守反击。

总而言之一句话:桓温,我们确实比你弱,但我们非常团结。现在前秦帝国在旁边虎视眈眈,你有本事就发兵来灭掉我们,然后等着被前秦收拾,大家同归于尽!

这种行为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的泼皮牛二,他很光棍地向杨志叫板:“有种就给我一刀,我死你陪葬!”

杨志给了牛二一刀,结局只是充军发配;如果桓温给了王谢等豪门士族一刀,结局不堪设想。前秦帝国为安抚东晋帝国的豪门士族,多半会拿桓温开刀。

尽管豪门士族的名声不佳,但他们大多是一帮衣冠楚楚、整日清谈的名士,现在却被桓温逼到了撒泼耍无赖的地步,这也侧面反映了桓温的权势滔天和东晋帝国的岌岌可危。


可就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桓温病逝了。他的继承人桓冲没有桓温的霸气和野心,也没有桓温的威望和手腕。所以在桓冲当政期间,桓氏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很多人认为:如果桓温不死,灭掉东晋帝国的历史使命就轮不到刘裕承担了。

我赞同桓温试图篡位的观点,却不赞同桓温能灭亡东晋帝国的观点。在我看来:就算桓温不死,他也不太可能会把篡位的举动付诸于现实。

统一的江南政府东晋帝国,面对前秦帝国的压力已是捉襟见肘。如果再因为桓温篡位而发生大规模内讧,那真是自己找死。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桓温病逝时,已经是一位六十一岁的老人了。人越老,越容易做出保守的选择,更何况是桓温这样一位做事喜欢瞻前顾后的人。


桓温临终前,他的弟弟桓冲问道:“怎么处置王坦之和谢安?”桓温淡淡地说:“他们不是你能控制的。”

温弟江州刺史冲,问温以谢安、王坦之所任,温曰:“渠等不为汝所处分。”——《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五

在读到东晋帝国相关史料的时候,我经常会有一种荒谬的感觉:在东晋帝国这样一个以豪门士族为主导的国家,权术平衡已经玩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但无论是王敦还是苏峻,无论是庾氏还是桓温,最终都在这种平衡格局下撞了个头破血流。

唯一的区别就是:王敦、苏峻和庾氏亡于局势失衡,而桓温亡于不敢让局势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