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之王杀入中国!做实验做出500亿美元,世界首富还为其打过工

定量之王杀入中国!做实验做出500亿美元,世界首富还为其打过工

厂长的话:今天码稿的时候,突然听闻亚马逊“逃出”中国的新闻,虽说有点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本土化的问题向来都是外资实体入华的头等大敌。。。好巧不巧,这贝索斯是跑了,但是他的老东家德劭集团却才刚刚上岸,成为外资私募围剿A股的又一大生力军。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异域之花,究竟会在A股的土壤上怒放?还是继续重演私募版的亚马逊之殇呢?




一个做出500亿美元的科学实验



外资一向被券商及各路股评奉为聪明的资金,外资的一进一出都在牵动了大小股民们的心。

而相对于A股外资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外资私募巨头对于中国市场的态度,倒是一如既往的情有独钟。

就在前不久,又一家“重量级”洋私募在中基协完成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的备案,成为第十九家,也是今年第三家“来A股抄底”的洋老板。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新人”德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0年成立,今年4月11日刚完成私募登记,其注册资本及实缴资本为210万美元,机构类型属于私募证券投资类,是德劭(亚太)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说到这个德劭集团,厂长就得和大家科普下,这可是和达利奥的桥水,西蒙斯的文艺复兴齐名的全球顶尖量化对冲基金。它过去20年的平均年化复合收益达20%,比肩同期巴菲特,其掌门人大卫•肖更是有着“定量之王”的美誉。




话说华尔街的这批量化大佬,基本都是些不务正业,串个行就身价百亿的主。而相比哲学推销员的索罗斯、世界级数学家的西蒙斯及沉迷扑克牌的塞克科恩,大卫•肖更是这个精英团体里的一个另类。



1980年,肖取得到了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之后的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过书,当过政府部门的科技顾问,还在摩根士丹利搞过两年“技术支持”。也许正是那次的“亲密接触”,给肖打开了金融世界的大门。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课题构想——他是否可以用计算机的科学方法,来解决金融投资领域里的问题。

1988年,仅仅“偷师”2年,这位科学家就开始自立门户,以他的David Elliot Shaw之名成立了他的对冲基金公司——德劭(DE Shaw)。而在投资方法上,德劭正是计算机量化领域的先驱,他最早将精尖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股票投资领域,并以“定量分析”独步全球。

四十年来,这家公司从纽约的一家小书店起步,以2800万美元和六个员工的初始资源,发展成了现在500亿刀规模的资管巨头,其巅峰时期的交易量曾一度占到了整个纽交所的5%,就连现在的“世界首富”贝索斯都曾为其打工——也正是那段经历,给贝索斯打开了网络金融世界的大门,这才有了后来亚马逊的故事。

言归正传,虽然他的投资收益令人艳羡,可在肖的眼里,他的德劭集团只是一个供其科研的“大型实验室”。实际上在转行资本市场的那段岁月里,肖还曾两获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他对个人财富的追求欲并不大,甚至在近些年,这位量化大佬已退居二线,转而又投身到自己最热爱的“计算机生物”,并在癌症研究的领域里继续发光发热。


外资巨头“逐鹿中原”


也许对于醉心科研事业的肖而言,入局中国市场并没有那么得迫切。

实际上,在这场抢滩登陆A股的抄底大戏里,相比其他“前辈”的草蛇灰线,德劭已是姗姗来迟。

截至到厂长码稿的4月18日,算上德劭在内,已有19家外资私募完成登记,2家获得投顾资格,其中15家推出了私募基金产品,而私募产品的备案数量已达到31只之多!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这些洋私募来得倒挺快,可相关产品的净值更新却是出奇得慢。

厂长查了下,这里面从最早的富达到最壕的贝莱德,厂长都没能从官方渠道获取他们产品的业绩情况。

唯一的消息透露只能来自于管理人及投资人自己这块,据说去年满仓抄底的贝莱德在头三个月内里还亏了10%,此后就消息不显,直到最近又爆出了某位不知名的外资巨头(疑似贝莱德),其累计收益终于突破了10%。。。其实亏也好,赚也罢,在厂长看来,这都没什么参考价值。

一句话,时间太短,难论成败。

18、19年的A股市场都是一根筋的单边行情,要么泥沙俱下,要么鸡犬升天,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是很难客观评判出这些洋私募的真实水平的。

而且厂长这里要给大家纠正一点,这些洋私募之所以在近年来集体涌入,既不是因为去年大跌而来“抄底”的,也不是因为今年连涨而来“蹭牛”的,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布局,主要还是以长线角度出发的。

这就像万亿资管巨头贝莱德一早声明的那样:“预计未来5年全球资管行业50%的增长来自于亚洲、而亚洲的增长主要来自与中国”。

其实对于这些外资大佬而言,私募业务也只是其中国业务的一个落脚踏板,实际上他们的野心已经延伸到了公募牌照,以及控股基金公司上去了

在此之中,瑞银已经走得足够远,它目前已经拿下了第一只控股合资券商。还有贝莱德,他们家的私募产品还没做出成效呢,就已经开始规划公募牌照的业务,为此,贝莱德曾积极与中金公司沟通,商讨收购其麾下基金公司的事宜。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公募牌照尘埃落地之前,抢人大战率先来开序幕:原广发证券、华夏基金的总经理汤晓东刚宣布了他的下家,他将以贝莱德中国区主管的新姿态重出江湖;

而重阳投资的原合伙人殷雷,也在去年年底成为了瑞银征战亚太的先锋官。

这么说吧,对于这些大牌资管巨头来讲,真正的好戏犹在“运筹帷幄“之中,但这大战前夕的草蛇灰线,及围绕其中的资源争夺,早就大张旗鼓地开锣了。


洋私募的“亚马逊之殇”


都说外来和尚好念经,可除了少数几个“学贯中西”的个例,绝大多数“和尚”念的可不是字正腔圆的中国经,而是被二次创作过的译本。

作为一个好翻译,你不但要尽可能地还原原作者的本意,还需在此基础上加入本土化的元素,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

像是亚马逊,也玩不转中国市场,全面撤离中国:




其实,最近在漩涡之上的东哥就曾直言过亚马逊的弊病:




贵为“世界首富”,但并不意味着你能在任何地方呼风唤雨。

对于外资公司在中国面领的窘境,贝索斯也一针见血地总结过:

“因为他们的中国管理团队忙于取悦自己的美国老板,而不是中国的顾客。”

如果说“不够本土化”是外资实体在中国失速的败因。。。那对于外资私募来讲,过度“本土化”反倒是制约其收益的最大掣肘。

要知道,中国的资本市场可不是成熟体系的西方市场,其政策、工具、环境、市场有效性都完全不同。外资私募想要在中国发产品,它势必要主动求变,舍弃掉一些这里不合适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产品策略。

比如桥水的“全天候”,由于国内对于外汇交易的限制,及做空机制的缺乏,其产品策略的落地势必要进行一些大修大改。。。但在这个妥协的过程里,该策略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搞不好就会落到个南橘北枳的下场。

但换个角度,如果采取全面本土化的策略,那就完全丧失了原本的自我特色和品牌优势,其代理人即便再优秀也不过是内资机构的一个翻版。

一言以蔽之,就是自己的招用不到,而这里的招用不好。

所以对于想要试水的同学,厂长建议选择那些特色较大,且不怎么受“水土不服”问题干扰的策略。

大的方向上,在全球配置、多资产配置和量化策略方面,这些都是外资私募们的拿手好戏,也能将特色流失的损失降到最低。

而就个体而言,元盛擅长做CTA,英仕曼专攻ABS这样的另类投资,而路博迈的业务主要是股票、固收、另类投资这三块。。。倒不是说人家的其他策略不好,只是“术业有专攻”,择优而处是投资里最基本的准则——像国内某知名期货大佬,去年明明是期强股弱,却非要炒什么A股,结果前阵子亏得把自己的私募都让了出去。

总而言之,厂长觉得,对于这些洋私募们,我们姑且给他们一些适应和改变的时间。

也许终有一天,这枚异域的种子会中国的土壤里,开出一朵融汇中西的奇葩。

写到最后,厂长突然想起大学里上过的一门“英美诗歌鉴赏”,课上老师的一段讲述让我记忆犹新:

诗是什么?

诗就是在翻译之中失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