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谢冰莹: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就要火葬,让骨灰随海水飘回国

女兵谢冰莹: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就要火葬,让骨灰随海水飘回国

1906年,谢冰莹在湖南新化大同镇谢铎山的一个小乡村出生。她原名鸣岗,字凤宝,因为父亲是清末举人,所以出身书香门第的谢冰莹从小便跟随父亲读四书五经。10岁开始上学,15岁开始发表作品,早年曾与陈天华、成仿吾一同被称为“新化三才子”。

1926年冬,谢冰莹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1927年,谢冰莹随叶挺的革命军西征,开始创作《从军日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兵作家,也是一名与中国革命事业紧密相连的女战士。她的一生坎坷、传奇、壮美,且令人佩服!

图 | 谢冰莹

誓不妥协,堪比男儿

谢冰莹的父亲谢玉芝虽中过举人,但无意为官,便在新化县立中学当了37年校长。思想开明的父亲给谢冰莹带来了新的世界,但母亲的保守思想却与父亲的教育冲突,认为女孩子长到十几岁便要嫁人,读书没什么用处。

谢冰莹从小就反感母亲教给她的旧俗文化。民国政府成立后,兴办各种新式学校,同时也鼓励女子享有读书的权利。为了能上学,谢冰莹绝食三天三夜,硬逼着母亲妥协。母亲只能答应将她送进村里的私塾接受启蒙教育,谢冰莹也因此成为了当地唯一上过学的女生。

后来,为了能够继续升学,12岁那年,谢冰莹又要求父母将她送入新化县城的大同女校念书。这回母亲坚决不同意,谢冰莹连哭带闹地喊着要去上学,说着还把头往墙上撞。但母亲这次也是铁了心的反对,谢冰莹只能跑回自己的房间又以绝食来要挟母亲。

谢冰莹年龄虽小,反抗意识却是极强。她在床上一连躺了三天,任凭祖母、父亲、哥哥嫂子怎么劝说都没用,最后母亲终于松口同意她进入当地的学校念书。好不容易得到读书机会的谢冰莹也很争气,以该校甲组最好的成绩进入了县立高等女子小学,成为大同镇唯一一个到县城求学的女生。

1921年,谢冰莹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师。也是在这个地方,谢冰莹用笔名“闲事”在长沙《大公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刹那的印象》,抨击了一个师长太太把自己的丫环当畜生来摆弄的事。当时只有15岁的谢冰莹,俨然内心对当下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也为她日后选择当兵、进行革命斗争打下了思想根基。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为了革命事业,谢冰莹考取了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即黄埔武汉分校)第六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女兵中的一员。

图 | 谢冰莹的女兵岁月

生命中两遇贵人

谢冰莹的生命中,出现过两位极为重要的友人,一个是孙伏园,一个是林语堂。

从入军西征开始那天,谢冰莹就将自己军中的所见所闻写了下来,并将这些日记寄给在武汉的孙伏园代为保存。

孙伏园把谢冰莹的手稿收藏了起来,并且对这些稿子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发表在《中央日报》上,她的从军日记也由此得以在武汉《中央日报》上长篇连载。

谢冰莹是幸运的,一出道便有高人指点。孙伏园将这些日记登在《中央日报》上后,再由林语堂翻译成英文,发表在《中央日报》的英文版上。后来,谢冰莹将写下来的日记出版了第一本书——《从军日记》。随后,这本书又在孙伏园的推荐下由春潮书店出版,林语堂作序,丰子恺还帮她画了封面。

更难得的是,《从军日记》还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的推荐,由中国留学生汪德耀翻译成法文,成功在法国巴黎的瓦罗瓦书局出版。罗曼•罗兰还称赞谢冰莹是“努力奋斗的新女性”,鼓励她“不要悲哀,不要消极,不要失望,人类终究是光明的,我们终会得到自由。”

图 | 写作中的谢冰莹

当然,谢冰莹在文坛上的一切成就,都少不了一开始那个伯乐孙伏园。如果还要说一点题外话的话,孙伏园对谢冰莹还有救命之恩。

有一次,谢冰莹离家在外租房子,不巧的是一帮绑匪住在了她的附近匿藏,后来绑匪失踪,巡捕便怀疑她是绑匪的同伙,谢冰莹就这样坐了牢房。孙伏园知道后,立即出面找到法官,交涉两个小时,用自己性命做担保,这才将谢冰莹保释出来。

除此之外,孙伏园还帮助了谢冰莹许多,就连当初谢冰莹逃婚,孙伏园都想方设法寄给她20元钱做路费,只可惜被谢冰莹的母亲扣留了。不仅如此,孙伏园还曾帮她介绍工作……可以说在谢冰莹的每一次困顿之际,孙伏园都会第一个站出来。

谢冰莹曾在《女兵自传》中提到当时因为很饿,她好几次想把饭店的玻璃橱窗打破,抢一块烤鸭出来,然后被抓进监狱,衣食住就都解决了的想法。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她说,是怕又连累孙伏园前来营救。可见孙伏园对谢冰莹的照顾有加,如若不是孙伏园,我们可能看不到如此光辉的谢冰莹!

图 | 谢冰莹本应在这张照片中,因为逃婚,失去了即将到手的文凭

奔赴前线

1927年夏,北伐女生队解散。谢冰莹回到老家,被母亲逼迫与萧家成婚。一心想摆脱旧习俗且早已心有所属的谢冰莹极力劝说未婚夫萧明与其解除了婚约。为了抗拒这段包办婚姻,谢冰莹曾逃婚四次,她还把这四次逃婚经历写进了《一个女兵的自传》里,以此鼓励当下男女青年反抗封建婚姻,崇尚自由婚恋。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当时谢冰莹的母亲刚去世不久,父亲也在病中,但国不在家则无,谢冰莹毅然决然离开家前往长沙,组织起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谢冰莹担任妇女战地服务团团长,跟随吴奇伟将军的第4军奔赴淞沪抗战前线。

在战地服务期间,谢冰莹不仅要组织好整个团队的工作,每天还得为伤员打针换药,安抚军队人心,同时担任《大公报》《救亡日报》等多家报纸的特约记者,每天都要在炮弹轰炸下写几篇战地通讯。所有劫后余生的感慨,战争前线的惨烈,也凝聚在了一字一句的日记中。

在9月23日的日记中,谢冰莹写道:“两天来,我们牺牲的官兵简直多得吓人,光是×××团,团长阵亡,营长、连长都死了,谁也不觉得可怕,死伤越多,冲上去的人越勇敢,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牺牲精神。”

9月24日,谢冰莹又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弟兄是死不完的,敌人大炮飞机太厉害了,我们都是拿血肉和他们拼啊!一营完了,又有一营接上去,士兵完了,还有老百姓,丈夫完了,还有妻子,我们是永远死不完的。”

图 | 1926年,20岁的谢冰莹

浓浓故乡情

1947年,谢冰莹应聘到台湾师范学校执教,原本只想待个一年半载的,顺便找灵感创作,谁成想,这一踏,便成了两岸隔海相望,再也没能回到故乡。

在台湾,谢冰莹的思乡之情一发不可收拾,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乡情绪,如《故乡的过年习俗》《新年处处》、《种相思树记》等。

图 | 晚年的谢冰莹(左)与苏雪林

1972年,67岁的谢冰莹从台湾师大退休,随丈夫一起去了旧金山定居。谢冰莹曾在给三哥三嫂的信中写道:“没有回来和你们见面,我是死也不会瞑目的。”晚年抑不住乡愁,谢冰莹又写下了《祖母的拐杖》、《父亲的遗嘱》、《忆二哥》等作品。

1987年,谢冰莹在回复顾曼侠的信中曾这样说:“我现在从眼睛到脚,没有一处不生病,每日照例看五六个医生,吃七八种药,我实在不想再活下去!但她不死,有什么办法呢?我除了眼睛不好,右腿在十六年前跌断,开过两次刀外,脑子还好;但最近做心电图,发现我的血管有一处堵塞了,要特别注意,我不在乎,这么大的年纪,应回老家了。 ”

异国他乡,丈夫已经去世了,再加上多病缠身,这颗强烈的思乡的心始终无法落叶归根,让谢冰莹郁郁寡欢。

90年代,谢冰莹不幸得了“健忘症”,她忘记了许多事情,但始终没有忘记故乡。对于落叶归根这件事,她很清晰地表明:“如果我不幸地死在美国,就要火葬,然后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去。”

图 | 1990年,谢冰莹(左)与林海音

2000年1月5日,谢冰莹与世长辞,终年93岁。1月12日,以佛教仪式公祭并将谢冰莹的骨灰撒入海中。

一个女兵的传奇一生,铮铮傲骨令人钦佩。只可惜,家乡,却遥遥无期。但这海水,该会还她一个心之所向吧!

文丨文茵

图片参考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