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降价潮来袭,自主品牌将被团灭?只能靠偷工减料保优势?

合资品牌降价潮来袭,自主品牌将被团灭?只能靠偷工减料保优势?

随着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的持续下滑,以及制造业对于降税的普遍诉求,相关部门决定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税率,减轻相关制造业的成本压力,这对于本身重成本、重资产的汽车制造行业来说,本是好事一件,可以进一步降低汽车制造的成本,增加单车利润率,但是对于大多汽车厂商而言,却不敢将降税部分的成本优势“纳入囊中”,因为今年的中国车市大环境太差,如果将这部分优惠让利给消费者,会产生一定的价格优势,于是包括奔驰、宝马、路虎在内的众多豪华品牌率先降价,随后,国内众多的合资品牌犹如打开了多米诺骨牌,开始纷纷官降。

近年来,合资品牌的价格本身就不断在下降,尤其是本身市场销量不好的韩系品牌和历来以优惠著称的通用,当然就连一汽-大众都推出了廉价品牌—捷达,所以其实从目前来看,随着中国车市的逐渐低迷,很多合资品牌也在不断下探价格,我们认为,其实在当前大环境下,合资品牌对自主品牌的围猎已经开始。

其实合资品牌降格越来越低,最难受的当属自主品牌,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其实长期以来,自主品牌之余合资品牌的最大也是几乎唯一的优势就是价格了,那么如今合资品牌价格一再下降,因为人家有降价的空间,合资品牌长期以来的单车利润本身很高,降一降,落个薄利多销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如果跟着合资品牌的节奏一再降价,那就不是优势不优势的问题了,而是亏本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其实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单车利润率是相当低的,2017年的数据显示,连长安这种级别的自主品牌单车利润也才2500元左右,其他品牌可想而知,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面对合资品牌的不断降价和切割市场份额的压力,在价格上再降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当然如果说自主品牌产品在对外价格上一定没有降价空间,那一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很多自主品牌还有一招就是粗制滥造,之前董明珠声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大多粗制滥造,还引起了长城、广汽方面的反应,但是在我们看来,这一点放在绝大多数自主品牌身上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间,很多汽车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推出新车的速度和下饺子一样快,这样的推新速度下,怎么可能产生优秀的产品,所以如果自主品牌产品还能有比较大的降价空间,我们确信,一定是在整车制造方面偷工减料,节约了大量成本,而这些成本在不断堆砌的配置之下,是我们很难直接看到的。

那么中国自主品牌该如何“自保”呢?显然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的数量实在过多,这是中国自主品牌极易发生“内讧”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长期止步不前的核心因素所在,那么想要在合资品牌的降价潮之下,得以生存和自保,我们认为自主品牌阵营中,相对优秀的品牌们,应该先稳住阵脚,至少做到不随着二三线自主品牌产品那样快速推出缺乏研发和测试的新车,将产品研发这一块真正做扎实,推出真正有挑战合资品牌对手的产品,在产品力相对对等的情况下,我们相信自主品牌的价格优势是依然存在的,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淘汰技术落后、产品品质低劣的三四线品牌,给整个中国自主品牌一个集体升华的机会。

当然,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除了产品本身,还有一个很有潜力和作为的方面就在于渠道和服务,其实经历了奔驰经销商和先女硕士的一番纠葛过后,大家似乎对于畅销合资品牌在对待客户的态度和服务精神方面的表现普遍不大满意,这其实就是合资品牌的一大软肋,其实很多合资品牌的外方公司对于中国消费者是缺乏基本的尊重,高高在上是常态,因此在对经销商渠道的掌控中,自然也就多了些许傲慢,这恰恰是自主品牌的机会,其实中国人在服务方面是有一些优势的,如果自主品牌厂商能够切合中国市场实际,在营销和渠道层面做的更接地气和充满诚意,或许是比一味的跟庄降价要来的有用的多。

所以合资品牌持续降价,对于自主品牌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那些本身没有多少技术实力的三四线品牌,降无可降将成为常态,可能财大气粗的一线品牌还能跟上合资品牌的降价节奏,持续保有价格优势,三四线品牌根本没有跟庄的能力,因此,对于未来的自主品牌来说,优势车企借机淘汰落后、山寨车企,并且在渠道和服务上比合资品牌更加优秀,或许才能在深如泥淖的价格战狂潮中站稳脚跟,不至于被合资品牌全线“团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