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厉和骄纵都不管用,家长拿什么来教育熊孩子?

严厉和骄纵都不管用,家长拿什么来教育熊孩子?

再听话的孩子,每天也会做几件让父母头疼的事情。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们这么抱怨: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乱发脾气;孩子一天到晚地缠着我;孩子撒谎、不学好、离家出走……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就表示他们品行不好、道德堪忧吗?

个体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不良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对爱的空缺和不满足。孩子的察觉能力很强,但他们的解释能力却很差。他们想要追求爱,追求归属感和安全感,就会用错误的方式来进行错误的表达,也就产生了令大人头疼的不良行为。

举一个例子:两岁女孩阿黛尔的弟弟出生了,阿黛尔发现妈妈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刚出生的弟弟身上。她觉得,妈妈不爱自己了,要想取得妈妈的重视,自己就得变成一个像弟弟一样的小宝宝。所以,她吵着要用奶瓶喝奶,还故意尿湿裤子。结果呢,本来照顾新生儿就很疲惫的妈妈,因为阿黛尔的行为,感到更厌烦,更沮丧。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孩子们做出不良行为,往往有四种动机:

第一种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关注是人的正常需要。如果孩子经常被父母忽视,孩子就会认为,只有得到父母的特别关注,自己才算拥有归属感。所以,孩子会一遍遍地去打扰父母,比如要求妈妈陪玩玩具,请爸爸帮忙拿水、拿个勺子等等。家长如果说,“我忙着呢,你自己玩会儿!”过不多久,孩子就会换个方式再来打扰。心烦的家长越来越敷衍孩子的要求,而孩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也会感觉到失望,孩子和家长陷入了恶性循环。刚才例子中的阿黛尔,就是这样的例子。

第二种是寻求权力。在一些家庭里,父母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这就会引起孩子的反弹情绪,他们会潜意识认为,自己说了算,才等于有了归属感。

四岁的莎拉有一个非常强势的妈妈。莎拉每天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都是妈妈一手包办。为了寻求自主权,莎拉开始拒绝吃妈妈做的饭,最后,因为营养不良得了佝偻病。莎拉的这种对抗行为,背后传达的信念就是,“我需要的是自主权,我不听你的,你制服不了我!”

第三种是报复。有的孩子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时,可能不会当面顶嘴,但他们会偷偷弄坏家里的东西,或者故意无视父母的期待,来作为以牙还牙的报复手段。

举个例子: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每次考试成绩都特别上心,孩子觉得父母更看重自己的成绩,而不在意他本身。所以,他选择不做作业,以此表示对父母的不满,这背后传达出的信念就是,“你觉得成绩比我更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我也要让你不好受。”

第四种是自暴自弃。这种孩子,不管父母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无能为力、不求上进的消极姿态。他们心里这么琢磨,“我反正没人管没人爱,你们也别对我寄予希望了,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惩罚和骄纵两种方式为什么不可取?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心急的父母往往会选择两种传统的管教方式。

第一种是严厉的惩罚。这种父母会恨铁不成钢,给孩子制定各种规则,他们对孩子说,“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如果孩子稍有反抗,他们就选择以暴制暴,惩罚孩子。

举一个例子。妈妈给3岁的儿子乔尼做了早餐,但乔尼不想吃。妈妈不耐烦了,说,“有的吃就行了,想想非洲那些快要饿死的孩子吧!”乔尼也不给面子,说:“那好,你给他们送去吧。”妈妈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实在忍无可忍,就打了乔尼一巴掌,气冲冲的说,“那你去饿肚子吧!”

严厉的惩罚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孩子遭到惩罚后,虽然会立即停止不良行为,但不久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不良行为。更严重的是,惩罚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有些孩子会在潜意识下认定,“我是一个坏孩子”,他们会破罐子破摔,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扮演让父母和老师头疼的“坏”角色;还有些孩子会恐惧惩罚,形成过度顺从的讨好型人格,他们害怕失败,甚至靠撒谎来掩盖自己的失败,逃避惩罚带来的羞辱。

第二种是过度的骄纵。我们还用乔尼吃早餐的故事举例子。在一个骄纵型的家庭里,父母不会给孩子制定规则,都是孩子说了算。所以乔尼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就是呼风唤雨的小皇帝。比如妈妈问他:“早饭想吃点儿什么?”乔尼就点了土司加软煮蛋。妈妈做好后,乔尼却改口说想吃炸土司、白糖薄脆,如果家里没有就去商店买。就这样,乔尼随口的一句话,让妈妈一天24小时团团转。

过度骄纵这种管教方式,会带来什么问题呢?被娇纵的孩子认为,世界应该围着自己转,他们觉得指使别人满足他们的需要,是自己的特权。在万事被父母包办的习惯下,他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也缺乏责任感。一旦长大后遇到挫折,他们就很容易心理防线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