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狠人吴镇宇拍了一部颠覆自己的喜剧

谁能想到,狠人吴镇宇拍了一部颠覆自己的喜剧


香港有「脾气」的演员不少,「吴妈」吴镇宇算是一个。

出了名的「神经刀」:思维跳脱,难以捉摸。就连好友黄秋生也说,吴镇宇是个「怪人」,他演戏时是没有规律的。

「他往往会通过一个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去演绎角色。虽然他演绎得无可挑剔,但会让别人无法应对。」黄秋生如此评价。

其实黄秋生自己也是一个「怪人」,这里没有贬义,惟其不循规蹈矩、不走寻常路,方得与众不同突破自己。

所以他俩才能惺惺相惜。


▲《枪火》(1999)


▲《放·逐》(2006)

吴镇宇还最讨厌别人给他贴标签。

一提起吴镇宇,你可能会脱口而出「靓坤」、「倪永孝」、「Sam哥」、「费曼爸爸」……他带着儿子费曼上内地综艺,有网友说,「感觉他随时会拿出一把刀砍人。」

他自己也无奈,在采访中吐槽:「这个世界最烦标签,吴镇宇就是吴镇宇,不想要标签。」


▲戏好到爆的「靓坤」


今年金像奖他与黄秋生再次狭路相逢,后者凭一个戏里戏外都充满故事、互为映照的角色夺得影帝,很多人为吴镇宇叫屈,明明他演的那个对抗中年危机的「寡佬」龙舟大叔更励志感人啊。

这次吴镇宇再度与金像奖影帝失之交臂,但谁也无法否认,他仍是当今香港最好的演员之一。

而且,不想被标签的吴镇宇,一直在挑战自己。

4月19日上映的《转型团伙》是吴妈最新的喜剧片,对于他来说,这次也是一次挑战。

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时间回到1998年,那年吴镇宇看完北野武导演的《暴力刑警》之后,第一次萌生了做导演的念头。

于是,便有了处女作《9413》。

▲吴镇宇处女作《9413》

吴镇宇饰演的「烂头」,是一个精神错乱、狂躁滥交的警察。他曾错手杀死人质,这令他陷入毁灭性的自责当中。而与心理医生(伍咏薇 饰)的相识,让他得到了救赎。

这无疑是一部黑色犯罪片,其中不乏尺度极其大的场面,但大量的旁白台词,又让其蒙上了文艺的气质。

甚至看到一个片段,「烂头」站在海边楼顶,透露心事,恍然间以为自己在看王家卫。


▲沉下去很容易,浮上来很难。


片中反复出现的香港海,也极具隐喻意味。

香港的海洋垃圾问题,由来已久,就连CNN都出过一条短片,叫「Hong Kong's trashed oceans」(香港的垃圾海)。

根据环保署统计,香港每年平均收集到15,000公吨的海洋垃圾,且数字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近73%的海洋垃圾是源于岸边及康乐活动。


▲香港的“垃圾湾”


片中「烂头」就极讨厌塑料,明明与女伴正打得火热,却因她穿了一双塑料鞋,就大发脾气,将对方赶走。

而香港正是用垃圾和泥土填海,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天际线及繁华夜景。


第一次执导筒的吴镇宇,虽然经验不足,但看得出,在画面调度与取景方面,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意料之外的转场、镜头的快速平移、频繁的闪回,都充分呈现出人物记忆的混乱。

电影节奏的把握也不赖,从阴暗迷乱的酒吧夜店,切换到明亮的海边,角色的狂暴与空虚、疯狂与孤独,也随着场景的切换,展现不同的面貌。

吴镇宇后来回忆这部处女作,觉得有点遗憾。

「本来想走暴力、血腥的路线,一心一意奔向阴暗面,像北野武。但那时,我刚好在徘徊中,还想最后呈现光明的一面。」


《9413》之后,吴镇宇又执导了几部电影。

《自从他来了》、《醒狮》、《追影》,从教育问题到传统文化,从现代到古代,吴镇宇对题材的选择可谓是不拘一格。导演手法上,虽偶有妙传,却总是缺了临门一脚。

有一位影迷评价得好:「吴镇宇同学呀,每次你都差少少(差一点)。」


到了2014年,吴镇宇与张震、郑雨盛三人各拍了一个短片,合起来便成了《三生》。吴镇宇拍的那部分叫《橘子》。

《橘子》的剧本改编自真实事件,讲述一个清洁工误刮了一辆豪车,在争执中将女司机捅死,为了逃避追捕,只好亡命天涯。

影片的开场,便是又渴又饿的逃犯在丛林里找水源,甚至喝下自己的尿,然后又在绝望中上吊求死。背景音乐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虽然切题,却稍嫌俗套。


▲饥渴中的一颗橘子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片中独特的取景视角。片头,导演将摄像机设在演员耳后,镜头随着演员的动作移动摇晃,仿佛走入了片中人的世界,令人耳目一新。

还有一段,逃犯睡在街边,突遭流氓袭击,逃犯不得不举刀自卫,杀红了眼。背后墙上贴有一张内地艺术家岳敏君的画作,画中人手指太阳穴,擎开口大笑。

这一幕可谓是神来之笔,为整个短片注入荒诞讽刺的基调。

▲背后是岳敏君的画作

吴镇宇自认,到了这一部《橘子》,他才真真正正地做了一回导演。

之前执导的电影,都需要他自己上阵做演员,很难兼顾自己的角色调整。而《橘子》给了他一个机会,将重心完全放在导演上。

吴镇宇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在导演领域的野心:「拍完一部电影我就可以证明,我在导演这个领域有看法,可以有发言权了。」



众所周知,喜剧是最难拍的片种之一。逗人哭不容易,逗人笑更难。

吴镇宇这一次要拍一个喜剧片,而且还是在黑帮类型片的基础上。


▲《转型团伙》,4月19日上映


《转型团伙》是一部典型的「戏中戏」电影。

影片中的导演(文松 饰)在土豪制片人(乔杉 饰)的支持下,致力于拍摄一部向《教父》致敬的「黑帮父子情」,但能请到的演员却只有过气了的影帝坤哥(吴镇宇 饰),以及流量童星费曼(费曼 饰)。

▲这一次,吴氏父子亲身上阵

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影片杂糅了喜剧、犯罪、黑帮、亲情以及元电影的元素;在语言方面,粤语与东北话的混战,也丰富了电影的趣味。

而在演员构成上,既有代表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吴镇宇、吴志雄、任达华等人,也有东北喜剧新势力的文松、乔杉、衣云鹤等人加盟,这都体现出导演在寻求转型上所作的努力。

在影片中,绕不开的便是导演那浓郁的黑帮情结。

为此,剧组特意去了陈浩南当年跟大B哥的那个球场,找到了吴志雄饰演B哥,还选用了那首经典的《友情岁月》;

去了倪永孝去过的马坤记大排档,请任达华复刻了《黑社会》中的黑帮调解会;更找来了金像奖专业精神奖得主Pauline在片中「本色出演」茶水员一角。

▲当年的大佬b

▲当年的球场

吴镇宇说:「虽然投资方全部是内地公司,但这部电影我选择完全在香港来拍,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只有在这里才能拍出来的。同时,我觉得只有找他们这样真实的人来演,角色才会真实。」

因此,与其说这是一部向香港电影致敬的影片,倒不如说这部意在「转型」的「戏中戏」电影,恰恰是在借此契机,向那个缔造出香港电影的辉煌年代挥手告别。

这也在影片高潮时那场足以「以假乱真」的帮派火拼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型团伙》既保留了那些属于老港片的情怀与回忆杀,又能够杂糅不同地域的文化,为新时期香港喜剧电影的「转型」开拓新的思路。

正如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与其说这是一部黑帮文艺片,我会更愿意把它叫做内地产的香港电影。」

这是因为,当传统意义上的香港电影已不符合现实需求时,当务之急便是寻求转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影片或许可以成为探讨香港电影内地化之路的又一范例。


「大家往往会错觉,搞笑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能做到让观众发自内心的一笑,比耍酷斗狠要难多了。」

吴镇宇也透露,这部电影是自己在喜剧电影的新尝试,一方面是想让大家开开心心地看个电影,另一方面也希望大家能够思考去进步,去掌握自己的人生,这也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

片名里带「转型」,可以视之为某种期许:不光是香港电影精神要继续延续下去,也是吴镇宇对自己的一种突破。


作者 ✎ 蒂姆德普

编辑 ✎ 会厌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cinematik

欢迎关注奇遇电影,解锁更多影视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