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上的“巨型蜗牛”究竟是什么?

冥王星上的“巨型蜗牛”究竟是什么?

在冥王星尚未被踢出行星行列时,美国航天局曾计划派遣一颗名为“新视野号”的探测器一睹太阳系中最遥远行星的样貌。新视野号历经9年漫漫星河路,最终在2015年7月飞掠冥王星并拍摄了一系列珍贵的照片,这些照片通过电磁信号以光速从48亿公里外传回地球时,让媒体激动的不止是这历史性的时刻,更主要是冥王星照片中发现了“巨型蜗牛”。

根据拍摄高度推测,这只“巨型蜗牛”的体积大约等于两头成年的亚洲象。

如果这只是一张静态照片倒也罢了,毕竟外形神似动物的岩石之前在火星和月球上就发现过,都只是媒体的臆想而已。但拍摄到的同一位置图片显示,这只“巨型蜗牛”在不断爬行,一直处于移动状态,并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移动后留下的痕迹。

有网友根据这个现象模拟出了上图冥王星的巨型蜗牛,认为冥王星上必定有体型巨大的生物存在,人类在太阳系中并不孤独!

美国航天局的天文学家立刻出来辟谣解释,这只“巨型蜗牛”其实只是冰山而已,产生这种现象全都要归咎于冥王星特殊的地理环境。

虽然冥王星远离太阳,常年处于寒冷昏暗的环境中,但它的地质活动却异常活跃,地底存在大量的固态氮,地表存在大量的甲烷冰。根据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不同,冥王星表面的温度通常在-210℃±20℃之间变化,而地底的固态氮会在-196℃时液化,-210℃凝固,这就导致冥王星地底的固态氮有时会变成气态上浮到表面,然后变成液态或固态,而冥王星表面大量的甲烷冰相当于被氮气和液氮“顶”起来了,并且甲烷冰的密度小于液氮的密度,所以甲烷冰会漂浮在液氮上。

随着冥王星地核温度波动变化和太阳辐射的原因,甲烷冰和固态氮温度微微升高,开始融化,加上微弱的风力作用和地底溢出的气体,甲烷冰会在冥王星表面产生移动,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巨型蜗牛”,这其实只是小型的甲烷冰山而已。

根据新视野号拍摄到的多组图片,上图可以看到这种甲烷冰山在冥王星表面很常见,它们的漂浮路径有一定规律,这与表面的“沙丘”环境有关。形态也各式各样,有的像水滴,有的像岩石,只不过有的恰好形似蜗牛而已。

人类至今为止从未发现过任何外星生命体,请不要相信网络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