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议声中办到第9届的北影节,未来该怎么走?

在争议声中办到第9届的北影节,未来该怎么走?

犀牛娱乐原创

文|岛主 编辑|夏添

说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一个在争议声中成长的孩子,应该并不为过。

在内地电影节(展)的纬度中,今年已经办到第九个年头的北影节,影响力和规模确实与日俱增。但和“青年人”上影节、“新生儿”平遥影展、“野孩子”FIRST相比,却又显得束手束脚,处境有些尴尬,甚至会遭到群嘲。

这一切从筹备阶段就可见端倪。

今年的片单公布时间、评委会阵容公布时间、主视觉海报发布时间,都创下了历年最晚的纪录,尤其是“西兰花”海报,更是引起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


虽然这波“逆向营销”帮助北影节做了一定的推广,但在很多媒体和影迷心中,北影节这种较为敷衍的态度,确实和自身的体量并不相配,自然也成为了大家争议的焦点。

不过这并不妨碍影迷们展现出对于展映单元的热情:据官方独家售票平台淘票票提供的数据显示,北影节4月1日开票之后1分钟总票房突破200万,2分钟突破300万,4分钟突破500万,9分钟突破600万票房。其中,4K修复版《2001太空漫游》更是开票5秒就被抢光,创历史新高。

热门展映影片售罄速度、全国参与影迷的数量、关于电影节延展出的话题量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所提升,而电影节的论坛交流、电影市场等版块,也在磨合中渐趋专业化。

今年的北影节整体质量究竟如何?观众对于北影节又是否满意?在很多专业人士眼中,北影节和一些国际知名的A类电影节差距在哪里?犀牛娱乐和本届电影节的各领域参与者聊了聊,听他们分享自己眼中的北影节。

“鸡肋”的天坛奖:

想要“出圈”有点难

“作为一个国际性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阵容与参赛影片才是电影节的重中之重。”有着八年国际电影节报道经验的电影记者叮当如是说。

可惜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天坛奖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不仅被人诟病为“主旋律大赛”,评委会阵容的构成也总是高低起伏。去年的主席王家卫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今年请到的罗伯·明可夫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明显下降了不止一个层级。


据《好莱坞报道者》称,今年电影节在招募知名的国际影星和导演的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困难,此次组委会一直在向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阿方索·卡隆提出邀请,想让他担任天坛奖的评审团主席。但最终他表示还有其他事务在身,拒绝了组委会的请求。

这虽然是传闻,但也表现出了北影节在主竞赛单元组织上的举步维艰。请人尚且不易,请新片自然更难,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天坛奖评奖还是展映单元,缺乏强有力的新片是北影节当下存在的最显著问题。

在今年的天坛奖入围名单中,《流浪地球》和陈建斌新片《第十一回》承担起了华语片的重任,《流浪地球》入围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去年《红海行动》入围二者正好可以形成参照,但由于距离上映时间较远,电影本身的热度早已散去,根本不能对天坛奖起到任何助推效果。


而陈建斌的《第十一回》则更是被捂得密不透风,不仅是入围影片中唯一一部没有开放媒体看片和观众场次的,就连发布会都是匆匆开始匆匆结束。一部入围影片不给观众看,这在全世界电影节范围内都是罕见且不合规格的事情。

最终该片获得了最佳编剧和最佳女配角两项大奖,从功利些的角度来看,《第十一回》的参加更像是来北影节镀金,等到在院线公映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宣传卖点。

除了这两部华语片之外,其他入围的影片太过小众,这是天坛奖的惯例,今年的最佳影片《幸运儿彼尔》虽是丹麦电影大师比利·奥古斯特的新作,但知名度实在太小,豆瓣上也只有65人标记看过,这使得天坛奖的“出圈”更加困难。

事实上,北影节从创办伊始就是有野心的,相关负责人曾经放出豪言:“用3到5年时间,把北影节打造成为与欧洲戛纳电影节、美洲多伦多电影节齐名的亚洲第一电影节,跻身世界三大电影节行列。”

现在看来,如何能够邀请到更多有影响力的影片前来参赛参展,是北影节未来发展的首要问题,上影节虽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作为A类电影节还是会吸引更多的电影人参与。


“天坛奖”想要真的走上神坛,看来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在磨合中前进的展映单元:

综合质量明显提升

“今年我买了40多张票,比去年还要多一些,电影节的整体体验也比去年好一些。”小K是一位北京影迷,他已经连续四年参加北影节,也算是电影节成长的见证者之一。

对于普通影迷来说,参与感最强的还是展映单元,这也是北影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展映单元抢票的情况愈加激烈,当然有些影迷抢票时不计后果,之后因故不能前去只能转票,所以北影节又被调侃为“北京国际转票电影节”。

小K向我们介绍,他的微信上有很多影迷群,在电影节期间会自动变成转票群,公平交易,禁止溢价,如果发现黄牛可向群主举报,大家互通有无,经过几年的磨合,影迷之间的生态系统已经渐趋完善,大家最后基本都能看到自己想看的电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从外地专程赶过来的观众也明显增多,比如在大鹏短片《吉祥》的展映活动上,一位即将高考的山西高中生就专门坐了6个小时的火车前来电影节观赏电影,这只是众多外地影迷中的代表,说明北影节的辐射圈确实在不断扩大。

在组织和服务上,相比于去年的状况百出,北影节今年明显更加规范,犀牛君问了一些参与的影迷,除了深影国际影城的《影武者》放映员大声喧哗聊天等少数几件体验较差的事情之外,大多数放映都正常进行,字幕错误、放映事故、画幅不匹配等问题也比较少见了。

“我其实最喜欢的还是今年的大师班,办的更成体系了,请到蔡明亮、李少红、胡伟立等电影人来与我们分享,讲的也基本都是干货,这才是一个电影节应该有的样子。”小K对电影节的大师班等活动很感兴趣,每一场都有报名,并对大师班的效果表示满意。

这些小小的细节堆积起来,是影迷群体对于北影节整体印象的改观,还记得去年的第八届被称为观众“最糟心的一届”,普通观众和天坛奖、市场、论坛等环节毕竟接触的不多,所以展映单元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电影节质量的评判。

所以到了今年的第九届,无论是策展思路、售票软件硬件设施的维护,还是各家展映影院的配合、工作人员的热情与专业度都有提升,但小K还是提出了一点点小遗憾:

“片单刚出来的时候,本来有《摄影机不要停》和《宠儿》两部电影的放映,但后来因故取消了,这不是第一次,去年就临时撤掉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有数,希望不要再总放影迷鸽子了。”

这也算是对于未来北影节,影迷的一点小小呼唤吧。至少,说好要放的片子就一定要放,别出尔反尔。

在争议声中成长的北影节:

推动文艺市场,搭建沟通渠道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北影节归根到底还只是一个孩子,它也许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未来更多的还是要采取鼓励式教育。

在犀牛君对几位参与北影节的影迷、媒体人的采访中,都有问到他们对于北影节的建议与期许,基本上大家对于北影节的吐槽都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归根结底还是希望北影节越来越好。

“其实我挺珍惜的。”影迷孙凯说,他现在也是一名影视工作者,而下决心做出这样的转变,就是因为热爱电影,所以来到北京。在他心中,北京的中国电影资料馆是日常圣地,而北影节更像是大家迷影精神的一次集中释放。

“以前我更多的是从影迷的角度去看,觉得北京能够办起电影节,对于当地的观众来说是件大好事,但现在进入行业,看到的可能更多一些,其实我们的市场在完善,观众也在成熟,北影节从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在推动文艺影片的发展,这是件好事情。”

近年来,淘票票、猫眼等平台愈加看重艺术片这块领域,北影节的电影市场的艺术片交易额也呈逐年上升态势,这是北影节坚持的风格,从内到外到渗透着一股“文艺范儿”,作为一个处于上升期的电影节,它的推动对于中国艺术电影的发展是件好事情。

所以今年犀牛君的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年轻的电影创作者带着自己的作品参与到了北影节的电影市场与创投环节,他们的作品也许谈不上多么成熟,但亟需一个平台能够进行推广,来获得更多前辈电影人的关注与参与,北影节无疑搭建了良好的沟通渠道。

综合来看,北影节仍是值得被寄予希望的,毕竟罗马非一日建成,一个电影节的成功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和“老大哥”上海电影节的交流,二者不应该互相竞争,而是应该求同存异,各自发挥所长,汲取优势,才能获得共赢。

毕竟最终受益的,都是千千万万在中国热爱电影的观众,以及蓬勃发展的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