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油量实现成倍增长 中国“师傅”赢得伊方信服

日产油量实现成倍增长 中国“师傅”赢得伊方信服

来源:环球时报

米桑油田见证中伊“一带一路”合作

【环球时报赴伊拉克特派记者 曲翔宇 周輖 特约记者孙为征】从开罗飞抵伊拉克南部重镇巴士拉,《环球时报》记者穿上厚重的防弹衣,在身材魁梧、荷枪实弹的安保人员陪同下,坐进带有加厚钢板和防弹玻璃的安保车辆,从机场驱车近5个小时,到达位于两伊边境的米桑油田。眼望春日的油田,绿意盎然,牛羊成群,很难想象这里十年前还是一片沉寂,在上世纪80年代更是因战火而硝烟弥漫。而今,每天有20多万桶原油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输送到世界各地。2010年5月,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联手土耳其国家石油公司,与伊拉克签订为期20年的米桑油田群服务合同。9年时间过去,在中海油主导下,一座现代化油田在战后重建的伊拉克平地而起,米桑油田成为中伊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新亮点。

米桑油田的排雷人员示范排雷操作过程。周輖摄

宁慢不乱——油田生产开发先要排雷

米桑油田营地的设备。周輖摄

两伊战争前就被发现的米桑油田,尽管开采条件及周边自然环境都不错,但长期未能得到有效开发。米桑油田所在区域因地势起伏、油藏丰富,成为两伊战争期间双方反复殊死争夺的战略要冲。为阻滞对方进攻,双方均布有密集的地雷阵。官方资料显示,目前米桑省分布有20个雷区,其中约75%位于油田区域。米桑油田有3个区块,均不同程度有地雷和其他战争未爆物分布,这对油田生产开发作业带来巨大挑战。如果要想进行油田生产开发,排雷是首先要进行的步骤。

在听完防雷安全提示讲解和穿戴好特制的及膝红色护具后,《环球时报》记者才被允许在排雷专业人员的陪同下,沿着刚辟出的安全线路进入排雷现场。两侧低矮植物丛中的铁丝网一组接一组,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埃及籍现场作业人员侯萨姆告诉记者,几乎每一组铁丝网附近都可能埋有地雷或未爆的炮弹。虽早有思想准备,但当记者进入到扫雷作业区域时,还是被排雷现场的景象惊到了——现场异常安静,十余名身着迷彩扫雷服、手持探雷器、头戴防雷盔的扫雷人员一字排开,正在聚精会神地作业着。看到记者一行出现,扫雷分队长立刻举红旗示意停工,一点都不敢大意。

在扫雷作业区域一旁的成果展示区,数百枚移去引信和炸药的地雷整齐码放在一起:无论是反步兵地雷、反坦克地雷、反步兵跳雷,还是“意大利制造”“法国制造”“美国制造”“苏联制造”……几乎军火市场上能见到的地雷在这里都能找到。

“扫雷工作以平方米为单位进行,宁慢不乱。”侯萨姆一边指着地上的小红旗,一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借助国际石油公司通用的做法,中海油也聘请商业排雷公司,以人工为主、机械为辅,机械清雷后还要进行一次人工清雷。他表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虽然机械排雷速度快,但清除保证率只有八成左右,而人工排雷速度虽然慢,但清除效果更好。

除清扫“门前雷”外,中海油伊拉克公司还利用社区活动机会,积极对雷区周边居民进行安全宣传,向他们发放安全提示彩页,得到当地居民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赞扬。据统计,从2011年底开始正式排雷至今,总计完成总排雷面积约9420万平方米,相当于13000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排雷作业的成功实践,赢得合作方的高度认可,多次受到伊拉克环境部和石油部等主管部门的表彰。代表伊拉克石油部参与油田管理的联管会主席阿里·胡木德评价说,这一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程序标准受到伊军方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米桑油田排雷作业的程序标准也被伊环境部排雷主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安全第一——在细节处培养安全意识

《环球时报》记者初入米桑油田生产开发区域,就明显感觉到这里与国内常见油田有所不同。输油管道、储油罐等标配看上去差不多,但国内常见的“磕头机”不见踪影,油井和气井的最高处都是几乎没有黑烟的火焰。在油田的主要出入口,也都有全副武装的安保人员。

米桑油田安全和安保的部门负责人刘国志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米桑油田面临的安全和安保挑战因素比较多,接手油田之初,生产设施的安全系统保护严重不足,更是缺乏系统性的安全管理。同时,油田原有伊方人员的安全意识也不足。在刘国志看来,伊拉克社会局势的持续动荡,加上自然环境恶劣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给油田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中海油秉承“安全第一、环保至上、人为根本、设备完好”的核心理念,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团队构建和培养伊方员工方面没少下功夫。截至目前,规范的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良好运行。刘国志举例说:“我们从要求员工上车系安全带做起,在细节处培养安全意识。刚来时总是我们提醒他们系安全带,现在反而是他们主动提醒乘车人员。”记者在采访中也深有体会。每次一上车,伊拉克司机就会提醒坐在后座的记者务必系好安全带,配合他们的工作。

工资绩效——伊拉克员工打破“大锅饭”

2018年夏天,巴士拉等伊拉克南部多个地区爆发大规模骚乱,起因是抗议经济凋敝、水电短缺、基础服务匮乏和高失业率等问题。骚乱一度波及至米桑油田外围。然而,油田生产并未中断。刘国志介绍说,这主要得益于中海油措施得力的积极应对和已构建的当地良好和谐的社区关系。几名伊拉克当地员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每到当地重大节庆,他们都会陪中海油公共关系部门的人员走访油田附近的边防哨所、村庄部落,给当地守军和农牧民带去巧克力、蛋糕、饮料等慰问品。伊方员工说:“虽然礼物并不贵重,但当地民风淳朴,大家能感受到企业的这种善意,再看到项目给当地带来很多就业,自然印象会很好。”

视安全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中海油还高度重视对高科技的应用与相关培训。据中海油伊拉克公司油田作业区经理李春生介绍,针对米桑油田的地质特点,中海油技术人员引入水平井技术,以提高单井产能,延长无水采油期,单井日产油量为周边传统定向井的两到三倍。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经过培训和锻炼,有很多伊拉克员工从场地工干起,成长为钻工、井架工,甚至副司钻,工人岗位每提升一级,工资也相应提高20%到30%。李春生说:“尽管按照现阶段的合作模式,伊拉克员工的工资由伊方负责发放,但在我们的持续推动下,伊方管理机构逐渐提高绩效工资比重,打破此前‘大锅饭’的工资体系。”

在油田营地总控室工作的中外工作人员。曲翔宇摄

无论是在油田营地总控室,还是作业现场,都能看到中方人员和外方人员一起工作的画面。李春生的搭档、油田作业区副经理卡立德是土生土长的米桑人,毕业于当地一所大学的石油工程专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加入米桑油田前的几年,当地石油经济不振,他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度参加政府军,从事反恐作战。直到中海油接手米桑油田,卡立德才实现了在家乡石油企业工作的梦想。“我很满意现在的工作,也很喜欢这里的工作氛围。中海油不仅带来投资,还带来先进的油田开发生产技术,大幅提高了米桑油田管理水平。中国‘师傅’教了我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让我获益多多。公司每年还提供数十个赴华培训的名额。”在钻井部,伊拉克籍作业经理阿拉·马吉尔对记者说:“我曾与多家外国油企打过交道,中企的技术和管理给我留下良好印象。中海油同事们的经验丰富,我们之间的合作很顺畅。”

“不少伊拉克员工由于掌握了钻井、排雷或其他某个方面的技术,成了专家,在就业市场上很受欢迎。”据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安全总监张力介绍,目前公司的本地化用工比例接近85%,这在当地属于比较高的水平。

管理出色——中伊能源领域合作取得突破

米桑油田中方员工同伊方员工在作业现场一道工作。曲翔宇摄

“伊拉克是‘一带一路’沿线上的重要国家,面对全新的环境,我们力争实现‘开门红’。”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副总经理潘亿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自2014年至今,米桑油田累计完钻并投产超过39口水平井,钻井成功率100%,水平井累计产油超过4100万桶。

代表伊拉克石油部参与油田管理的联管会主席阿里·胡木德表示,米桑油田的日产量由中海油接手前的不到9万桶,增至每天超过20万桶,“这是很大的进步”。

在为当地培养产业人才、带动当地就业的同时,中海油还有力地促进当地配套产业的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米桑油田联合作业机构总经理卡蒂姆·贾法尔是联合作业机构中的伊方经理,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海油不仅促进了当地机械设备修理、油料供应、特种车辆租赁及销售、公路运输、私人安保等产业发展,还捐赠两座小学,将多余的发电量输入当地电网,共享水处理设备,带动道路基础设施提升,消除地雷隐患。贾法尔说:“我们公司的员工多数来自于附近的阿玛拉和巴士拉,不仅石油增产给大家带来工资提升,而且也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最直接受益者。”

去年4月中海油米桑油田天然气处理厂举行投产典礼时,伊拉克石油部长卢埃比评价说,米桑油田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这离不开中海油卓有成效的管理。在卢埃比看来,项目建设不仅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更为伊拉克石油工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他认为,中伊两国油气合作互补性强,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伊拉克方面期待未来能深化与中方的合作。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经商处参赞卞长征也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伊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成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的新亮点。

“中企给我们带来的远不止产量倍增”“希望与中国企业深化合作,为伊经济恢复发挥更大作用。”采访中,《环球时报》记者多次听伊拉克人展望中伊两国的合作。

潘亿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天然气处理厂顺利投产后,米桑油田初步建成伊拉克境内最大的油气水电一体化处理中心,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在钻井、排雷等方面的优势,早日实现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