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 | 岭南千万人的故乡,竟是梅关古道这座“暗香浮动”的小城

南雄 | 岭南千万人的故乡,竟是梅关古道这座“暗香浮动”的小城


只有去过梅岭的人,才能体会到什么是“一步之遥,天各一方”。

在梅岭之巅,有一座古老的关楼——梅关,那是江西大余县广东南雄市的交汇点,往前一步,你将踏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的江南,后退一步,则是“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的华南。

沟通两地的,正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道——梅关古道,它犹如一条苍劲的巨龙般,游走于梅岭的梅林花海间,横贯粤赣两地的连绵群山。

梅关古道 BY自游惠广东


//////////何为“梅岭”

梅岭即五岭之东者大庾岭山脉的古代要塞部位,它的命名自古以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梅岭”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的。

战国时期,由于不堪忍受中原的战乱,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庾岭上,被岭南风光吸引,在梅岭一带安营扎寨,他们发扬了越人勇敢顽强、刻苦坚韧的民族传统,艰苦创业,使这带迅速兴盛起来。

大庾岭 BY百度问答

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

梅岭得名的另一说法是梅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故称梅岭。

梅岭风景名胜区

梅岭在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史上起了重要作用,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发芽,向岭南传播开去。

随着梅岭地位的提升,自然而然要解决其交通闭塞的问题,于是梅关古道应运而生。

//////////梅关古道的“前世今生”

和秦汉古道、西京古道一样,梅关古道最初也是源于秦始皇开发岭南的勃勃雄心。

公元前213年,秦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即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三条通道。其中横浦关就筑在梅岭顶上,因此梅关在秦时称横浦关也称秦关,后来横浦关为战争所毁。

横浦关地理位置

宋时又立“关”于梅岭上,并刻有“梅关”二字,这就是今天“梅关”的由来。

而梅关古道的真正形成,还要归功于诗人张九龄的远见卓识。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路过梅岭,见山路险峻难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唐皇便下令宰相张九龄负责扩展梅岭古道。

两年后,一条从梅关向南北两侧伸延,北连江西大余,南达广东南雄,全长40公里的古道展现在世人面前。

BY孤城


碎石铺成的路面,两旁被繁茂的灌木丛包围,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BY孤城

从此,南北交通大为改观,马帮驮队、脚夫挑夫,络绎不绝,尤其是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商旅、挑夫“日有数千”。

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明朝进士 黄公辅

旅客骑马或乘轿,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货,路过于途不计其数……——意大利传教士 利玛窦

岭下可见古人用来喂马的饮马槽,骡子一低头就能喝到水 BY孤城

交通的便利不仅带动了商品流通,也带来了大量人口的迁移。实际上,自梅岭贯通之后,为满足南北通商的需要,从梅岭南下的古道旁一共修建了包括中站、里东街、珠玑巷在内的七条商业街,古道边还分布着许多村庄,居住着无数南迁的中原人。

里东街 BY悠悠天地游

如今漫步于这条悠长的古道上,昔日不绝于耳的马蹄声、铃铛声、挑夫号子声已然沉寂。关楼南门一对对防止暴徒入侵的对联,也变得斑斑驳驳。唯有古道一如既往地承受着沉重的脚步和时代的变迁,亘古不变。

尽管梅关古道的繁华已成为了历史,但越人不畏艰险、开拓四方的精神,却永远地融进了岭南儿女的骨骼与血脉之中,代代不息。

BY潮人国旅

作为梅关古道的一端

南雄市处于南北之咽喉

控带群蛮,襟会百越

故以“雄”为名

足见其在古代的地位

南雄在美景上融合了天地之精华

文化上更是吸收了越人的伟大精神

来南雄必走梅关古道

来梅关古道必去南雄

才不算白走一遭

被誉为“岭南九寨沟”的帽子峰林场,美不胜收 BY掌上南雄


//////////岭上梅花,惹人心醉

由于梅关古道备受官府重视,自唐以来,历朝历代都不断修缮,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南雄知府郑述用石砌古道,并在路旁增植松、梅等树。渐渐地整个梅岭梅树遍布,十里之外梅花飘香,被赋予“中国四大探梅胜地”之美誉。

BY长街听雨

踏上梅关古道,迎面而来的是一株株梅树,枝头上点缀着饱满的小花蕾,迎着寒风俏丽绽放。娇艳的红梅、洁净的白梅、素雅的腊梅,以及俏丽的珍珠梅……各色梅花让人眼花缭乱。

BY广州日报

BY边走边拍

白梅静悄悄地“趴”在指枝头,远看竟以为是一树的白雪,随着脚步渐近,那缥缈浮动的暗香一缕缕钻进鼻腔,沁人心脾。

BY畅游南雄

微风拂过,它们摇曳着倩影,时而飘落,与柔风嬉戏共舞,那优雅而调皮的模样让人刹那恍神,再前行时竟不忍落脚碾过零落的花瓣,温柔拾起,将它赠与心爱的姑娘。

BY畅游南雄

BY畅游南雄

BY畅游南雄

由于岭南岭北气候的明显差异,梅岭的梅花往往“南枝花落,北枝始放“,若是深冬过后来古道,必定会惊叹于那“南北界限分明”的奇景,并为那些还没有崭露枝头的梅花加油打气,深深领悟到“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崭露枝头梅花扑鼻香“的真谛。

//////////珠玑古巷,吾家故乡

南雄的“暗香浮动”可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那漂泊异乡,艰苦奋斗的精神。

从前从南雄县城出发,沿着古道走上10多公里,就可抵达一个古老的村子——珠玑村,若继续赶路,必定天黑前翻越不了大庾岭,于是珠玑村中的珠玑巷就成了北上南下的旅人一个温暖的驻留地,每当夜幕降临,便会升起袅袅炊烟,仿佛向过路人招手。

其实珠玑港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散居着几户人家的小村落,随着大庾岭路凿通,才逐渐变得热闹繁华。BY

说起珠玑巷,不得不提它悠久的历史。

梅关古道开凿后,一度成为岭南最重要的商道、官道和文化走廊,同时也是兵家必争的兵道,和老百姓南迁避乱的生命通道。

作为翻越梅关进入岭南第一站的珠玑巷,则成为华夏文明开拓南疆的中转站,数十万人从此地迁出,后裔多达三四千万,被誉为“中华文化驿站,天下广府根源”。

BY江夏东南


珠玑巷南门楼 BY孤城

清朝初年,著名学者屈大均在番禺隐居写作一部囊括了广东之天文地理丶经济物产丶人物风俗等详尽内容的著作——《广东新语》

他在写作期间,搜集研究了岭南地区众多名门望族的族谱,发现大多数家族都记载他们来自南雄的“沙水珠玑巷”。也就是说,珠玑古巷是珠三角地区千万人的故乡。

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狭长街巷形成了珠玑港的主要轮廓 BYqz31345697

原来唐、宋末年,中原内地战乱频繁,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今大余)越梅岭来到南雄。这些先民因为不熟悉岭南情况,不敢贸然再南下,于是在兵荒马乱中,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历尽艰险来到南雄珠玑巷,在此安顿下来,重新创业,开始新的生活。

BY南雄微生活

多年后,他们逐渐适应了岭南地区气候和生活习惯,才逐步南迁珠江三角洲。故那里的许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

千古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这里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操着不同方言的人回到祖上的“故乡”,感慨着彼此的缘分 BY戴表人民


老街上祖居连着祖居,一字排开 BY乡愁里的中国

陈旧的老房子屋瓦相连,从门口往里望去,后院深不见底,还有小孩子在玩闹追逐。每隔一段路就设有一座城楼,飞檐翘角,做工精细。

BY途牛

路的尽头是沙水河,河的左岸则是整整齐齐的宗祠,它们犹如姓氏博物馆,让人找到自己的归属,倍感亲切;又好似一位位见证了曲折历史的老智者,沉稳庄重,微笑着迎接来自五湖四海,前来寻根问祖的人们。

BY网易博客

你若是来这走上一遭,哪怕没找到自己的姓氏来源,漫步于街头巷尾间,也定会震撼于颠沛流离年代那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南雄之子,寒梅精神

一个融合了中原文化、赣文化和粤文化的灵秀之地

一个为流离失所的人提供温暖的港湾

更是一个蕴含着“寒梅”精神

不露锋芒,亦暗香浮动的小城

这,就是南雄

今日南雄 BY南雄共青团网

南雄一直以来继承发扬“寒梅”精神

默默耕耘

经济在粤北县级市中稳居第二

旅游业也蓬勃发展

回望历史,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

在岭南边缘回响不绝

“南雄之子,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

黄琦玮、卜瑜:《梅关古道、珠玑古巷——七百年前桑梓乡 处处沧桑皆风景》

乡愁里的中国:《乡愁里的广东丨梅关古道:客从珠玑巷里来!》

新华社新媒体:《探寻南雄珠玑巷》

讲那过去的事情:《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之一:大庾岭梅关古道》

封面图来源:自游惠广东

新县志,

优晟文化与羊晚集团生活传媒公司联合打造的内容平台

关注公众号【新县志】

用全新视角带你领略中国各个县的风土人情,

带你探索中国未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