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籍烈士黄冬水埋骨福建半世纪 墓地位置成谜

江西籍烈士黄冬水埋骨福建半世纪 墓地位置成谜

1965年的一天,一颗突然爆炸的哑炮,夺走了驻闽部队江西籍战士黄冬水的年轻生命。黄冬水是南昌人,半个世纪以来,其家人多次前往福建寻找他的墓地,可至今依然未果。“我今年80岁了,有生之年,只想把二弟接回家,为他扫一次墓。”4月23日,其大哥黄春水求助记者,希望本报能助他完成夙愿。

帮助那些埋骨他乡的烈士找到故乡、魂归故里,是我们抚慰英烈和遗属的一份责任。今起,江南都市报与福建《海峡都市报》千里联动,合力寻找烈士黄冬水的墓葬。如果你有相关线索,请第一时间与本报或《海峡都市报》联系。



二排右一为黄冬水烈士


黄冬水革命烈士证明书

参军第三年牺牲 母亲寻儿墓葬未果抱憾而终

参军入伍,保卫祖国。20世纪60年代,当兵进军营是无数热血男儿的青春梦想。1963年,凭借健壮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政治出身,时年18岁的黄冬水报名参军,并如愿走进了部队,成了驻闽部队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4月23日,黄春水告诉记者,二弟光荣入伍后,家人都很自豪,都期待着他能在部队干一番大事业。可谁都没想到的是,这次和二弟的分别也是永别。1965年,家里突然来了几名身穿军装的男子,把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及二弟和战友的合影送到了母亲手中。

黄春水回忆说,捧着那张烈士证书,母亲几乎哭晕了。证书上写着:黄冬水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落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并盖着一枚鲜红的大印章。此后,这张烈士证书和合影照,成了母亲最珍贵的宝贝。可是,越看证书和合影照,母亲就越思念二弟。由于被经常翻看,烈士证书很快就破损严重。为此,经过申请后,1983年4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又补发了一张革命烈士证明书。

让黄春水难忘的是,母亲对二弟的思念,不仅停留在翻看烈士证书和合影照。20世纪70、80年代,母亲曾变卖首饰,带着照片和烈士证书等材料,从江西两次前往福建寻找二弟的墓地,但两次都遗憾而归。2010年,年迈的母亲去世。“母亲去世之前留下遗言,要我务必找到二弟的墓地,带他回家。”黄春水说。

两代人接力寻找 烈士埋骨何处至今成谜

黄春水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他和家人多次去福建追寻有关二弟的墓葬信息,可均未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其实,这些年,也曾有过接近梦想的时候。”黄春水回忆说,2010年5月27日,他和其他三个弟弟前往福建,在当地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年部队驻地周边的烈士墓地,也找到了同年代、同部队番号的烈士墓碑,但就是没找到二弟的墓碑。

虽然屡屡碰壁失望,但寻找始终未停止。经千寻百问,四处打听,后来,黄春水终于找到了二弟生前的一位战友。据这名战友讲述,部队当时驻扎在福建省连江县。入伍后,身为侦察兵的黄冬水表现很突出,不久就被选为团部警卫员。1965年,黄冬水所在的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赴连江县朱山村开山放炮修建合山水库水渠。有一天中午,战友们都在吃饭,黄冬水还在工地检查哑炮。突然,一枚哑炮爆炸了,黄冬水被炸翻在地,最后经抢救无效牺牲,献出了年轻的宝贵生命。

“那位战友讲,修建水渠时总共牺牲了三位战士,我二弟就是其中之一。”黄春水说,这位战友还曾带他去找过二弟的墓地,但终因年代久远,加上记忆模糊而未果。

赣闽媒体千里联动 合力助烈士忠魂归故里

找到黄冬水烈士的墓葬,不仅是黄母的遗愿,也是黄春水及家人的夙愿。“我们兄弟6人,不能让二弟一人孤身在外。”黄春水哽咽地说,他今年已经80岁了,不想和母亲一样抱憾而终,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二弟的墓葬,将他接回老家,为他扫一次墓。

采访结束时,黄春水还告诉记者,最近,他还与福建当地的义工协会取得了联系,请求帮忙寻找二弟的墓葬。4月23日下午,该协会负责人江鹏也告诉记者,目前,协会的义工们已经行动起来了,正在网上扩散寻找革命烈士黄冬水墓葬的信息。

帮助那些埋骨他乡的烈士找到故乡、魂归故里,是我们抚慰英烈和遗属的一份责任。为了聚合更多的力量,记者还与福建《海峡都市报》取得了联系。该报社会新闻部记者夏雨晴表示,英雄烈士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历史的重要体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来源。尊崇英雄烈士,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海峡都市报》将不遗余力,助烈士忠魂归故里。

亲爱的读者们,如果您知晓黄冬水烈士的墓葬信息,请拨打13694882273与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联系,或关注江南都市报官微和ZAKER南昌客户端留言。同时,也可以拨打18050165611与《海峡都市报》记者夏雨晴联系。我们一起为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寻找,画上一个温暖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