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草原深处绿正浓

我爱你中国|草原深处绿正浓

内蒙古对祖国无尽的爱

都在这首歌里

《我爱你中国》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

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

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最美的歌儿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

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荡着清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啊...

我要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你,我的母亲我的祖国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草原深处绿正浓

2018年10月31日,在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扎鲁特旗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代表旗县参加会议并作典型发言时,不时被热烈的掌声打断。

这掌声,是给扎鲁特人的最高奖赏,也是对内蒙古草原生态保护治理的肯定。

沃野千里,骏马奔驰;蓝天碧水,牧歌悠扬,百灵鸟从蓝天飞过。诗一样曼妙美丽的内蒙古草原,成为他们梦中的向往。

作为祖国正北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内蒙古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科学养畜,积极打造天然草原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绿色畜产品输出基地,着力实现草原保护、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梦想起航,逐绿的脚步坚韧而铿锵。


“新三牧”让绿意渐浓

在内蒙古草原有8个字是流行语——禁牧、休牧、轮牧、舍饲。

禁牧就是把草场封起来禁止放牧,政府把牧民转移到其他地区另找出路,腾出草场休养生息,让它自然恢复;休牧就是让一部分牧民一段时间内不放牧;轮牧就是在几个草场轮流放牧,让草场有季节的休息;舍饲就是让大部分牲畜在棚圈里饲养。

这8个字是被沙尘暴吹出来的,是被大面积的草原沙化逼出来的。

超载放牧已经让内蒙古草原不堪重负了。2000年,内蒙古草原面积比20世纪50年代的8800万公顷减少10%以上,而牲畜量却增加几倍;1个羊单位拥有的草场面积由20世纪50年代的3.4公顷、80年代中期的0.7公顷降到目前的0.6公顷。草原沙化退化严重。

锡林郭勒大草原白音锡勒牧场,总面积3730平方公里。1950年建场时,仅有职工20人,各种牲畜总头数1023头(只),而1999年达到了252248头(只),是开始建场时的240倍。家畜的增加,加重了草场的压力。1950年,每头(只)畜平均占有天然草地350公顷,50年后,每只牲畜占有天然草地只有1.5公顷。整个牧场就这样慢慢被“吃”掉了,现在只留下茫茫沙石。

长期以来,人们只把草原当作牲畜的“粮食”,忽略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兼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功能。草原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不但使牲畜失去“粮食”,还导致水土严重流失、江河湖泊断流干涸、虫鼠灾害频繁、沙尘暴愈演愈烈。

痛定思痛。2000年,自治区政府决定,用禁牧、休牧、轮牧的“新三牧”制度让草原休养生息!草原上的小草在它发芽长高的春季两个月,没有人和牛羊去打扰它。绿意渐浓,许多沙丘长出了牧草。

目前内蒙古草原植被大面积恢复,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可喜局面。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厅长孙振云介绍,内蒙古像保护基本农田一样保护基本草原,在全国率先完成8.8亿亩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实施禁牧4.05亿亩、草畜平衡6.15亿亩,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164万亩,人工种草面积连续3年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

内蒙古建立健全草原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破坏草原案件整改力度,清理整顿违规征占用草原项目,有力促进草原生态保护。

据了解,内蒙古力争到“十三五”末,草原平均植被盖度稳定在46%左右,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质量明显改善。


草原深处绿正浓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盛夏,壮美内蒙古草原如歌如画,令人迷醉。

“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也关系东北、华北、西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铿锵话语,至今在内蒙古儿女心中回荡。

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许多人是廷·巴特尔的“粉丝”,因为这位扎根草原数十年的知青,总能以先进的理念、大胆的创新,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们,不断追寻着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

廷·巴特尔家住阿巴嘎旗的萨如拉图亚嘎查(意即“行政村”),他曾将一片盐碱地改良为优质牧场,现在又响应自治区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调整种养结构。“我家有草场5926亩,按草畜平衡要求可以养牛103头,我只养了55头,今年再减5头,给野生动物让路。”廷·巴特尔说。

他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在自家牧场拍摄的视频《沙地中的花》《小狐狸出窝了》《起飞的天鹅》……“现在草场上有270多种植物,上百种野生动物。”他言语中透着自豪。

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科尔沁、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和乌拉特六大著名草原,让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占到了中国草场面积的35%以上,是全国最为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目前,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已经启动,内蒙古全区有10.2亿亩可利用草原纳入补奖机制范围,其中禁牧休牧4.05亿亩、草畜平衡6.15亿亩,每年获得国家草原补奖资金逾45亿元。

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引导和保障下,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将由原来的粗放型,逐步向建设型、生态型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转型。监测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44%,优良牧草占比提高到81.1%,野鸡、狐狸、狼、草原鹰等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水平。

草原绿了,牧民富了

秋暮冬初,锡林郭勒草原寒风萧瑟、牧草枯黄,一切都散发着荒凉之感。

35岁的李宗宇是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的“牧二代”,他的父亲是农牧场职工,2004年承包近万亩草场,当时养了1500多只羊。

“羊吃草时喜欢连根拔起,当时养的羊多,牧草长势一年不如一年。”李宗宇说。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综合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消费市场等因素,开始鼓励牧民减羊增牛,对饲养基础母牛实施政府补贴。

“牛主要用舌头卷草吃,对草原影响比较小,牛的销路也好。”李宗宇很快“嗅到”政策红利,开始卖羊买牛。如今,他只留下不足100只羊,而基础母牛数量达到150多头,每年生产、育肥和出栏七八十头牛犊,年收入近50万元。

与羊相比,牛对草原的影响明显减小,一些裸露多年的土地又长出草来。李宗宇最近还考虑发展旅游,想把美丽的风光推介给更多人。

在乌拉盖管理区,像李宗宇这样减羊增牛的牧民还有不少。前些年退化较重的草场又恢复了昔日的葱郁,每到夏秋季节,星星点点的小花点缀着无边的碧海,引得游人来了就不想归。

因生态变好而吃上旅游饭的牧民不胜枚举。前几天,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迎来降雪,草原一片素白。“又是个好兆头,雨雪大了,明年的草原差不了。”辉苏木乌兰托格嘎查牧民扎拉森尼玛说。

“牛羊少了,沙化的草原也恢复了原样,很多自驾游的客人就来我们这里看美景、喝奶茶、吃蒙餐,生意一年比一年好。”扎拉森尼玛说。

草原更绿了,牧民也更富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内蒙古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