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4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

2674亿!央行“定向降息”落地


央行两次“辟谣降准”、高层会议“宽松收力”、降准被“爽约”、“麻辣粉”被缩量之后,央行终于还是为市场补上了一次“定向降息”,俗称“特麻辣粉”。

2674亿!央行开展“定向降息”

4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2674亿元,“特麻辣粉”来了!

操作对象: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

操作金额2674亿元。

操作期限: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

操作利率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通常,降息有3种表现形式,分别是:

1、基准利率全面下调

就是存贷款利率降低,通俗来讲,就是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借贷利率下调(现在的基准利率还保持在15年10月份的水平)。

2、政策利率全面下调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麻辣粉MLF下调,也就是在央行→←商业银行间的债券借贷利率下调。

3、定向下调政策利率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特麻辣粉”TMLF,操作,这种方式利率一般比“麻辣粉”MLF利率要低一些。

本次央行为市场端上的“特麻辣粉”,就属于第三种:定向下调政策利率:操作利率为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继OMO、MLF后,央行开展TMLF操作向市场传达一个很明显的信号:短期降准可能性下降,降息基本无望。

如果说央行逆回购小额操作、MLF缩量对冲不及预期,给市场期望降准的预期还留了一点念想的话——那央行本季度两次公开辟谣降准再加上此次开展TMLF“定向降息”操作,则基本打破了市场这个念想。

4月23日,网络上再次传言:央行25日(周四)起拟对部分农商行及农信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目前,央行已就此公开辟谣称:央行目前并没有新的定向降准政策


降息(基准利率调整)的可能性就更加小了,无论是419政治局高层会议、22日中央财经委会议,又或者是近期央行公开表示收紧货币政策等,均在向市场传递出越来越清晰的政策信号:货币政策有所“收力”

那为什么央行还要在今天开展TMLF“定向降息”?这不是与高层所强调的政治策略背道而驰了吗?

恰恰相反,2019年央行在二季度开展TMLF“定向降息”操作,正好是央行货币政策转向的最佳信号!这也必将影响市场对流动性的预期

“特麻辣粉”TMLF操作有何逻辑?

201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与2018年四季度持平,初步实现了经济稳定发展的目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缺乏流动性。实际上,我国二季度流动性供求存在较大缺口。

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可以结束,但流动性缺口是必须要“填”上的,这个是惯例。而央行投放流动性的众多手段,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其一、降准,这也是市场呼声最高的一种;其二、混搭逆回购和各种“粉”

说白了,就是采取诸如:逆回购加“麻辣粉”(MLF),逆回购加“特麻辣粉”(TMLF),或者逆回购加“麻辣粉”加“特麻辣粉”等方式。

现在看来,央行采取的是混搭,而且是逆回购+“麻辣粉”+“特麻辣粉”的混搭。既然央行已动用了多种流动性工具实施流动性投放,短期内再度降准的可能性的确很小了

其实深层次的逻辑,此前已经为大家做了详细的分析了:

历时两年多(2016-2018)的去杠杆之后,中国全社会宏观杠杆率近十年来首次出现了下降,一度下滑至239%的程度但是,随着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宽松政策,全社会杠杆率再次开始攀升,2019年初虽然未突破历史最高值,但是也再创新高达到249%

注:全社会杠杆率:非金融部门总负债/名义GDP(部分统计数据口径不同,造成结果差异)

这显然是高层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去杠杆再次被高层会议提及,成为下一轮政策工作的重点。


而要控制杠杆率,就必须控制债务总量的增速,也就是说,必须要停止继续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是缩紧;这样,市场的宽松预期就会降低,各方加杠的意愿紧随降低,不过,接下来的4、5月份的社融数据估计不会表现太好了。

那经济怎么办呢?现在经济不还没有真正变好吗?

TMLF操作传递的另一大政策信号是结构性调整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货币政策调控的重点

国家并不是不管了,而是认为过度宽松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不利于接下来的经济转型。因此,国家现在采取新的策略:更加倾向于价格型调控引导

这从央行的操作上也可以看出来:央行并无意造成流动性大幅收缩的局面,货币政策没有明显转向收紧的迹象。总体上看,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告一段落,但还没有到持续收紧的阶段。总量宽松概率下降,定向调控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成为下一阶段重点。


经济对大水漫灌的反馈越来越迟钝、效用也越来越低

央行采取“定向降息”TMLF的“特麻辣粉”操作,无疑正式证伪了市场的宽松预期,这也将深刻影响接下来的楼市、股市等资产市场。

A股静待盈利拐点、楼市继续“沉默”!


从政治局会议通稿公布之后,股市便一直处于震荡下跌趋势。历史上,A股“大牛”无外乎三因素推动:估值、盈利、流动性。

一季度A股大牛,也不过是“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前期低估值修复;不过,现在随着货币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的微调,前期市场因宽松预期造成的A股上涨的估值再次被修复,这也是本周A股会转而向下的原因

那后市A股还会进一步上涨吗?A股估值修复后是否已经面临政策底?

在经历估值修复之后,A股短期内上行动力已经耗尽,想要再次迎来上涨就需要基本面支持。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股市投资者必须做好股市震荡甚至下行的准备,静待新一轮盈利拐点的出现

关于楼市,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从去年至今,楼市调控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严调控——松绑期——再加严”的历程。

折射出来的无非一个“房住不炒”,既不能大涨也不能大跌,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好还是紧跟着高层的政策走。不要再对楼市抱有什么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