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奏响的青春恋曲(下)

1949年奏响的青春恋曲(下)


5

每月照例来信,谈及一日三餐,四季冷暖,都是最平淡的家常,但足够让周乃秋知道他一切都好。

她终于对战争有了一些理解,在信里说:“希望战争快点结束,我们好去看电影。”

战争那天妨碍了她与他看电影。

他回信:“等我回来,国家安定,我们一起好好看场电影。”

再后来信就断了,周乃秋找人去问,却查无此人。

“怎么会,至少得通知他的家人。”她怅然若失。然后她被告知查无此人。

稀奇古怪的事太多了,周乃秋已经无所谓这样荒唐的世界,她只想要陈行澈回来。

周乃秋害怕了,她不知道为何陈行澈的名字竟不复存在,她下意识地想到那些黑夜里失踪的尸体。

查无此人,是失踪的意思吗?

是,也不全是。

失踪至少还有一线希望,兴许哪天自己找回来了。

陈行澈说过把钱捐出去,就能胜利,周乃秋就把家里的钱全都捐给了军队,只留下生活费。

胜利就意味着和平,和平就不会有死伤,陈行澈是不是就可以回来了?

1949年,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举国欢庆。

周乃秋一早听到消息,高兴得马上冲回书房,要写信告诉陈行澈,战争结束了,他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了,安安稳稳从头看到尾。然后她又一下子愣住了,才意识到,已经和平了,陈行澈还没有回来,大概是真的死了。

那一刻周乃秋才知道战争是怎样一回事。战争意味着,有天和平的曙光会照亮一切,但照不亮埋在硝烟尘埃之下的生命。

一次无理的、掠夺的、永恒的失去。

有人猜测,陈行澈是做了与情报相关的工作,太奶奶也慢慢接受了现实。她的日记里写着:“新中国成立,我与君同喜。”

很久以后的一个早晨,我忽然心有灵犀地明白了已故的太奶奶为何总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她似乎总是在我想去电影院时才这样说,原来她是在感慨她自己,没有福分和爱人好好看一场电影。

妈妈后来告诉我,太奶奶思想先进,在那个年代都敢自由恋爱,怎么会重男轻女。只是她太想念太爷爷,连我的名字都取得与太爷爷相似,她只知道他年轻时的模样,以为家里生的男孩兴许能长得像他。

不长不短,70年了,太奶奶也去了天堂,不知有没有如愿和太爷爷看一场电影。

和平年代,很难想象1949年和平的到来意味着什么。我们谈自由,谈梦想,甚至欲望,仿佛理所当然。

然而,哪怕只是一场电影的安逸,都是和平的馈赠。

也许是因为情报工作特殊,太奶奶一直不提太爷爷的名字,但她确实时常叮嘱我:“做对国家有益的人,不然要丢了他的脸。”那时我一直不知道,那个他是谁。

太奶奶,我不会让你失望。


出自《故事林》杂志

2019年05月上半月刊

原标题:恋曲1949

作者:发条橙

图|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