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会是下一个吗?

大疆会是下一个吗?

随着华为事件的持续发酵,更多国内硬件企业是否会因安全问题引致美国政府制裁成为媒体与大众关注的焦点。

大疆拥有北美无人机市场75%的份额。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东时间5月2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在当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特别提及国内无人机领军企业大疆或“对组织的信息构成潜在风险”。相关报告显示,大疆拥有北美无人机市场近75%的市场份额。海外媒体CNN在第一时间跟进此事,直接引发了大疆是否会是下一个华为的讨论。

“事实上,可能性非常小。”业内知情人士告诉福布斯中国。

2017年8月,大疆的名字首次出现在DHS发布的安全警告报告中,此后这家公司成为DHS月报的常客,涉及的内容大同小异,尽管大疆此前已经公开回应称,“该公司的无人机客户可以自主选择数据的本地收集与储存,无须通过大疆的系统,甚至不需要连接互联网。”

2017年,大疆上线本地数据模式(LocalData Mode),在不影响无人机飞行安全性的前提下,掐断无人机和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传输,该模式本质上是一项隐私安全功能。大疆称,早在当年8月美军由于潜在安全网络漏洞禁止大疆无人机之前,该项研发就已经启动。这一模式将阻止所有网络数据,因此应用无法检测用户的位置、显示地图,或者识别禁飞区以及其他不允许飞行的地区。

时任大疆副总裁Brendan Schulman表示:“本地数据模式向用户提供了额外保险——重要数据不会传到网上。该模式下,用户仍然能让无人机连接手机,并使用部分自动功能,无人机的飞行安全性也不会受到影响,但所有必须联网的功能都将无法使用。”根据大疆的官方披露,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就已采购大疆的无人机设备,用于一线救援等。

业内人士认为,大疆不太可能被制裁的另一个原因是该公司现时的体量并不大。相比华为去年全年超过7,200亿元的营收规模,大疆目前的的年收入仅200亿元上下,尚不及前者的零头。

2006年,26岁的汪滔与自己的两位同学在深圳的一处仓库内创办大疆,开始无人机的研发与制造。过去十几年,大疆先后经历了飞控升级、消费升级以及近几年工业级应用的升级,在全球开启了“天地一体”影像新时代,在影视、农业、地产、新闻、消防、救援、能源、遥感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领域,重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疆创始人汪滔希望通过技术产品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创新内涵,但显然未来道阻且长。

- END -

文章版权归福布斯中国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可在后台回复“转载”自动获取具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