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城市,只有两条地铁,区府如同县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北京城市,只有两条地铁,区府如同县城

北京三十年来的变化太快了,以至于人们已经忘记了北京30年前的样子。在今天,公元2017年,人们也会慨叹北京某些地区还不太发达,其实这些地区已经远超90年代大部分北京的发展水平。

北京今天地铁网络已经四通八达,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北京的地铁是这个样子的。

当时的北京地铁有1号线,2号线两条线路,曾经的2号线之一个半圆,1号线只到复兴门。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地图上,北京的城市范围比今天小很多,正如下面地图描述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城市范围远比现在要小,京密引水渠西部、西北三环外、西南二环、东南二环沿线,还为非城市区域。当时的北京除了西北方向城市突出四环以外,其他方向都很少到四环的,南面出了二环就是农村。如果认为图中涂上了表示城市的颜色就跟现在区别不大,那就错了。实际上即便在90年代地图上标准了城市颜色的地区,也可能就是一片平房在现在看来就是大乡村。

下图是海淀区驻地海淀镇附近。当时的海淀镇还是平房为主,新建成的海淀图书城属于标志性建筑。向西望去,非常开阔,高楼寥寥无几,到山脚下的大片土地都是乡村和农田。当时过了昆玉河就是四季青乡的农业区。这其实就是当时的科技强区海淀区区政府所在地不远的地方的景色。

下图是丰台区丰台镇靠近西四环一角,图中的楼房其实已经展现了丰台镇的主要建筑。如果说,当时的海淀镇还有一些科技感的话,同为区政府驻地的丰台镇实在看不出来任何首都特色。当时的丰台镇其实真的就是一个跟北京市区不相连的集镇,但市区只有一条丰台北路。在当时的北京站乘车,也会经过一片农村之后,列出会在丰台站进展,终于到达丰台镇这个“遥远的地方”

北京三十年的变化太大了,想想当年海淀区、丰台区的驻地,再想想今天北京各处的便利程度、发达程度,房价翻了很多倍其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整体的发展都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