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追踪88个美国家庭,美国上中下阶层分别如何养育下一代?

十年追踪88个美国家庭,美国上中下阶层分别如何养育下一代?

曾经,一部讲述香港教育生态的纪录片《没有起跑线》刷遍家长们的朋友圈。

镜头下的香港孕妈们,无不是在怀孕时就开始积极胎教、为孩子将来的择校奔忙。

抱着“我要妹妹赢在子宫里”的心态,这群被压力裹挟的家长,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上,为孩子的每一天精打细算,为孩子更广阔的未来努力打拼。



香港一位做产检的二胎妈妈信誓旦旦地说

“我要妹妹赢在子宫里”

图片来源: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一切为了孩子,可以说是许多中国父母的典型观念。

无独有偶,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这种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细教育方式( intensive parenting),一直是美国中上层阶级父母的标准。



《纽约时报》的报道标题:“无情的现代抚养方式”

作者认为,在短短几代人里

父母在抚养孩子上投入的时间

精力和金钱都大大增加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仅仅被视作是为人父母的一份责任,更成为了追求更高生活的一种信仰。但现如今的美国社会,却开始反思这种“精细化教育”的弊端,《纽约时报》甚至将其评价为“无情的现代抚养方式”。

或许了解这些观念,将会在一个充满焦虑和紧迫感的当下,给我们一些不一样的思考和启发。

01

成长过程中,这三件事比钱重要

在上世纪 90 年代和本世纪初,社会科学家 Sharon Hays 和 Annette Lareau 等人首次描述了“精细教育”的概念。

在Annette Lareau的调查中,她从美国不同阶级中选择了88个家庭进行访谈,并对其中12个孩子的家庭进行多次、长时间、深入的观察和访谈,并试图“展示一幅透彻而真实的家庭生活画卷”。



经过10年的跟踪调查,Lareau发现相比于学校教育,对于平均分布在中产、工人和贫困三个阶层的12个孩子而言,家庭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更为显著。

贫困家庭和中产家庭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财富积累上,更重要的体现在教育子女的逻辑和方式。而决定孩子阶层的,不是父母有多少钱(当然也相关),也不是单亲还是离异,而是一个家庭的“文化资本”。

沟通能力、表达方式、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些东西并不与经济资本直接相关,却是一个家庭颇为重要的文化资本。

如果说父母的财力与资源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但真正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的,是这个家庭的文化资本,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认知、三观以及教育方式。



Lareau的调研集中在1995年左右,当人们更深入接触她的研究案例后就会发现,时隔20多年,书中的这些场景正在中国大规模重演。

和美国50、60后父母一样,中国大多数70、80后父母在“放养”式的童年下成长起来,但随着中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新一代的父母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这些受益于教育的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投入,早已不局限于时间、金钱、精力和高质量的陪伴,养育方式也同样在不断进阶。

02

“以孩子为中心”的精细教育崛起

为人父母比过去更费劲了,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短短几代的时间里,父母在抚养孩子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大大增加,外出工作的母亲花在照看孩子上的时间和 70 年代的全职母亲一样多,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钱在高中时期达到峰值。

母亲们会在孩子婴儿时期就开始为他们报名参加各种课程。

来自俄亥俄州的 Sentilles 教授说自己看了所有的育儿书籍,“我在他 5 岁的时候给他报名学钢琴, 4 岁带他去参加足球训练。我们上了所有的游泳课、武术课。我什么都做了。”



过去在很大程度上,精细教育是美国中上层白人文化的固定模式。但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期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哪怕不管父母是否能实现。在这种方式下,父母的焦虑从怀孕到孩子成年后的各个阶段都有出现。

对父母来说,给孩子的人生一个最好的开始,意味着尽一切努力确保他们的孩子能够爬上一个更高的阶层,或者至少不会从他们出生的那个阶层往下掉。

无论父母是否能实现这些期望,它们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 Ishizuka曾调查了美国3642名家长的养育方式,并发现:“对于孩子应该如何成长,精细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模式。”

“精细教育”方式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之外,大量的金钱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Ishizuka的调查中,不同教育背景、收入和种族的父母都认为亲自照看和选择最昂贵的方式是最好的。

养育方式的改变,也引发了经济上的焦虑,因为尽管越来越多的父母说他们想以这种方式养育孩子,但却只有最富有的人才有能力这样做。

更危险的是,尽管不同阶层的人都认为“精细化教育”是养育孩子的最佳方式,并在亲子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大多数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并不拥有决定性的话语权。



名目各异的早教辅导班

03

精细化教育下,疲于奔忙的父母们

如果说中国母亲极度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严格管理其私人生活的育儿方式,被称作“虎妈”,美国家庭的家长则有另外一个称呼,叫“直升机父母”,因为他们像直升机一样,似乎无时无刻不逡巡在孩子左右。

和对“虎妈”的看法一样,教育学家一般认为“直升机父母”也会创造出一代不够独立、缺乏主见的孩子。

父母采取这种贴身紧逼式的教育方式,自己的情绪也时常在内疚、恐慌和愤怒之间交替,恐怕也体会不到多少快乐。在这种疲于奔忙的养育方式下,以母亲为代表的孩子家长们越发感到压力、疲惫和内疚。



如今,母亲们每周花在育儿方面的时间接近 5 个小时,而 1975 年的数字是 1 小时 45 分钟,但她们担心这还不够。与过去相比,父母花在锻炼或社交上的休闲时间,变得更有可能花在孩子身上了。虽然父亲近来花在孩子的身上的时间增多了,但母亲还是花得更多。

相较于男性在家庭中投入的时间,女性花在育儿上的时间,大多以牺牲睡眠、与伴侣和朋友独处的时间、休闲时间和家务劳动为代价。一些人因此放弃了事业或者选择不生孩子,其他人也生活在同龄人无所不在的焦虑中。

一位倍感焦虑的母亲 Renée Sentilles 说:“一方面,我热爱我的工作。但在这个国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看护。如果工作之外的任何一刻没有和孩子在一起,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而心理学家更是警告,父母的过度介入会让孩子对其产生依赖,这对培养独立、自立和勇气的性格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孩子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玩耍时,他们会建立社交技能、情绪稳定性和执行能力,而父母过度投入的孩子更容易焦虑,对生活的满意度更低。



04

养育孩子的界限到底在哪儿?

毫无疑问,精细化培养的方式下,能给孩子提供一定的优势。

Lareau10年时间的跟踪调研结果也表明,父母对其成长投入更多的孩子,他们普遍更加自信、热情,也上了更好的大学,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将继续成为美国社会的中产人士。



但需要注意的是,精细化的“富养”和自由式的“穷养”两种方式下,并没有简单的优劣之分。

富孩子可能优越感十足,同时冷漠、自负、缺乏自理能力,穷孩子虽然财力不足,但却在一个相对快乐的童年,与家人拥有更加亲密的相处模式,并在人格上更为踏实谦卑。

只是对于在“放养“模式下长大的70、80后中国父母来说,当自己的生活经验与隐藏在阶层内部的教育要求产生抵触时,自然就会产生一种矛盾、犹豫和焦虑的情绪。

坦然承认自己当下所处的阶级,把所拥有的资源配置在家庭成员一致认可的方向上,并一起承受这些决定的后果。这样的做法听起来容易,但想要找到最佳平衡点,却从来不是那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