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告别海疆中坚力量迭代

“老兵”告别海疆中坚力量迭代

开封舰。简仁山 绘

5月16日,旅顺某军港码头,伴随着嘹亮的国歌声,四艘驱逐舰上的军旗徐徐降下。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官兵整齐列队,为即将同时退役的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开封舰、大连舰、遵义舰和桂林舰庄严送别。

30余年劈波斩浪,30余年光辉历程,四艘051型“老兵”见证了中国海军大步飞跃的壮阔历程,如今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但英雄们的功勋值得永远铭记。

●南方日报记者 吴扬 策划统筹:李劲 洪奕宜

国产导弹驱逐舰从无到有

此次退役的四艘导弹驱逐舰属于051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达3670吨,首舰于1971年入役,共计建造了19艘,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第一代国产驱逐舰。

“051型驱逐舰的问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的服役在当时对中国海军的意义极为重大,标志着中国具备了研制大型水面作战舰船的实力。”军事专家韩旭东评论指出。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海军基于国家现实经济和科技状况,奉行“空、潜、快”方针,即发展战斗机、潜艇、快艇。所以水面舰艇部队大量装备的是轻小型快艇、护卫艇,缺乏大型驱逐舰、护卫舰。在国家上世纪60年代海军战略调整后,为了有效保证核潜艇深海出航和远程洲际导弹试验远海舰船部署的需要,我国将研制新型驱逐舰的任务提上议事日程。

直到上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海军最强战力仍然是从苏联购置的、被称为“四大金刚”的07型驱逐舰(鞍山级),此外还有4艘二战时期英国和日本建造的老式驱逐舰。无论是数量还是舰载武器技术水平,都没有能力保障核潜艇在领海线到大陆架之间广阔海域不遭到反潜袭击。因此中国建造第一代驱逐舰的主要宗旨是建立领海到第一岛链的制海能力。

出于边远领土和领海主权的维护需要,在上世纪60年代,中国海军陆续研制并服役的037型猎潜艇、65型护卫舰等舰艇用于巡逻南海海域,但该类型号在适航性、武器系统等方面仍有明显不足。事实证明,只有装备更大吨位的驱逐舰,才能进一步加强对领海主权的控制。

1957年,在多方的努力下,中国从苏联获得了部分56型驱逐舰(“科特林”级)技术设计图纸资料,由此开始了自主研制国产驱逐舰的步伐。上世纪60年代,在研发工作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海军只能以“四大件”(主机、主炮、钢材、导弹)先行研制的方式,开始了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漫长研发之路。

1967年导弹驱逐舰及其各项配套设备的研制被列入“海军装备科研‘三五’计划”并正式开展工作。1971年12月31日,051首制舰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交付部队,命名为105济南号驱逐舰,至此中国海军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导弹驱逐舰。

“即使是从当时来看,051型驱逐舰无论是在航电系统还是在电子设施装备等方面与国外驱逐舰存在较大的差距,不少国外军事界人士认为051型驱逐舰的技术水平仅相当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装备水平。”韩旭东指出,“但这仍然无法否认051型服役对于中国海军的重大价值。它实现了中国舰船设计从无到有的飞跃,结束了中国海军依赖国外废旧舰艇的时代,使中国海军获得了中大型舰艇的设计使用经验,为日后设计更大型的舰艇奠定基础。”

退役后用作军事训练国防教育

051型驱逐舰服役后,中国海军针对051型驱逐舰后续建造服役期间发现的问题和新技术发展、作战需求变化,对该型舰不断进行改进改型和技术升级,形成了包括051基本型、051D型、051Z、051G等型号共17艘战舰的驱逐舰家族,成为中国水面舰艇的中坚力量。

此次退役的四艘国产051型驱逐舰中,大连舰(110)属于051Z型驱逐舰。051Z型是人民海军为配合将于1980年进行的代号“718”的洲际导弹飞行试验远洋测量任务而研制的指挥舰,指挥舰主要是要增强通信的功能。主要增加了编队指挥室,具有多路、超短波通信能力,还要解决油水补给设备改装的问题。110大连舰1980年开工,1984年12月服役。

而其余三艘退役战舰属于051D型,是正式定型并开始批量建造的第二批次舰。其中建造最早的109开封舰1979年开工,1982年12月服役,109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被选作测试新装备的平台,1989到1990年在大连造船厂改装期间,开封舰在舰尾原双管37毫米舰炮处加装了一套从法国引进的“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以进行试验。作为配套设施,109舰同时改装了法国引进的汤姆逊—CSF TAVITAC作战数据系统、“海虎”雷达,从英国引进的通信系统等设备。

上世纪90年代末,109舰再次进行改装,用4座四联装“鹰击—83”(YJ—83)反舰导弹取代老式的“海鹰”反舰导弹,用76A式双管37毫米全封闭自动炮取代了原有双管37毫米高炮,改装现代化的火控系统与电子设备,包括360型搜索雷达,342型、344型火控雷达等。

134遵义舰1981年下水,1984年12月28日交付海军东海舰队使用,1988年命名。2016年,遵义舰从东海舰队转隶北海舰队。164桂林舰1980年5月开工,1987年7月10日服役于南海舰队,2004年调往北海舰队。164舰是051D型最后1艘,舰上增加空调系统,并设置娱乐设施,改善了舰员居住环境。

随着这4艘051型驱逐舰的退役,共建成17艘的051型仅剩下还在南海舰队服役的165湛江舰(051G1)和166珠海舰(051G2)。这两艘舰艇也是051最后服役的2艘,均在上世纪90年代加入人民海军,现在装备有红旗—78联装舰空导弹、4座4联C802舰舰导弹,以及3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装置2座等装备。

退出海军序列后,051型的“退休生活”如何安排?韩旭东告诉记者,海军舰船退役后仍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军事实验、国防教育等领域。目前已经退役的051型驱逐舰中,1975年服役的161长沙号在2008年8月26日退役作为靶舰;1980年服役的132合肥号于2012年10月20日退役,移交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教学。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在退休后依然在为中国的海军事业“发光发热”。

中国海军大步迈向“深蓝”

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海军在与西方国家军事交流中认识到海军技术水平存在的差距,并着手开始探索中国的第二代驱逐舰。上世纪90年代两艘052型(112哈尔滨舰、113青岛舰)陆续下水。

此后中国海军陆续研制并服役了052B、052C、052D型驱逐舰,具备远洋航行和远程防空能力的新型现代化驱逐舰逐步替换了老旧型号,成为我国海军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一款款技术领先世界、吨位越来越大的驱逐舰先后问世。

“驱逐舰作为中型舰艇,担负着重要的防空、反潜、反舰等任务。”韩旭东表示,以051型驱逐舰为代表的第一代舰艇,在我国海军力量薄弱的年代里,有效履行了保卫国家海洋权益的神圣使命,为海军现代化建设立下赫赫战功,但是现如今051型无论是从设计理念还是技术水平上,都已无法满足海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比如在海军舱室上,所有的051型驱逐舰都是将设备分散在各个舱室内,没有形成作战指挥中心的形态,已经无法应对上世纪后期电子对抗水平大幅提高的需要。”韩旭东说。

今年4月25日国防部宣布,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万吨级驱逐舰,055型导弹驱逐舰的首舰101南昌舰已经完成建造和大部分海试工作,即将加入人民海军序列,这标志着中国驱逐舰建造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而在051型驱逐舰的队伍里,就有一艘163号南昌舰,已于2016年退役。随着051型等旧舰退出序列,它们的舷号和船名将由新式战舰继续传承下去。

“包括开封舰、大连舰、遵义舰和桂林舰在内的所有国产第一代驱逐舰,都曾为祖国的海防事业立下卓越功勋,如今它们光荣退役,我们应该为之自豪。”韩旭东说,“更值得我们高兴的是,随着中国海军装备加快转型的步伐,我国海军正大步飞跃,向‘深蓝’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