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新华人圈的大半江山,将来要被这两个省份的人给占领了

泰国新华人圈的大半江山,将来要被这两个省份的人给占领了

文| 岳汉

在外国人的眼中,“海外华人”是一整坨统一而混沌的存在;

而华人自己心里清楚,真实的“侨社”,实际上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中国人,拼接而成的一盘五彩斑斓的民族沙拉。

而“沙拉”的成分比例,随着历史的风向而改易。

在泰国,此前两百年间华人势力榜的绝对主力,都是广东潮汕籍华人。加上七十年前南下的一波云南同胞,共同构成了现今泰国华人圈的两大族群。

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可就未必了。

其实,滇桂两省(区)的人,在来泰“新华侨”里之所以人数占比奇高,并非滇桂子弟有什么劈波斩浪纵横四海的天生神力(潮汕人和客家人倒真是有点这种“文化优势”)。

只不过是——离得比较近罢了。

就像学韩语,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干得过吉林延边;学泰语,自然没有哪家能比得过广西和云南。

作为中国唯二陆路连接东南亚的省份,90年代末以来,云南、广西两家不约而同地将“连通东南亚”作为发展的总战略,哥俩比赛一般地架路修桥、开放口岸、建立边贸特区、举办各种五花八门的“东盟博览”、“湄澜峰会”、“泛北论坛”,争先恐后地在机场开设飞往东盟国家首都的直达航班,并全面在省内高校疯狂设立泰国语专业——生怕被隔壁抢了这“东盟桥头堡”的名头。

地理的接近,加上官方的引导,让滇桂两省成为了全中国最大的“泰语人才储备基地”,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国对泰人才输出的大省。

本来,云南西双版纳州的傣族,和泰人就是同一民族,先天自带语言外挂。

广西壮族,虽然与泰族血缘没那么亲近,但毕竟远古同源,语音词汇总也有三成相似,学起泰语来也不大费事——老汉的家乡南宁,街头大妈大爷说起普通话的时候,和网上的“泰式普通话模仿秀”一听就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这要学起泰语来,哪个省份的学生能干得过广西人和云南人呢?

早在2013年,云南全省便有超过30家高等院校开设泰语专业,全省泰语学习人数突破4000人大关,而2018年这一数字已经破万。泰语成为了云南除了英语之外,学习人数最多的“第二外语”。

至于广西,由于中越关系的紧张,造成小语种学生大量涌入泰语专业。结果到2012年时,广西就已经逆袭云南,常年霸占“全国泰语学习者最多省份(自治区)”的宝座。

每年,仅广西就有3000人赴泰留学,占全中国赴泰留学生的半数。这些学生毕业之后,许多人选择留在泰国谋生,让泰国“新华人” 圈中的桂系势力蔚为壮观。

到了2019年,滇桂两省各自有万把人学习泰语,两省赴泰留学生总数加起来超过5000——而中国大陆每年持长期签证居泰者,总数也不过万人左右。这里头,广西、云南人占多少,简直是“细思恐极”。

如今,广西和云南的年轻人,在泰国华人圈里多到什么程度,在泰生活的朋友们,大家一定都深有体会。

在各种会谈、联谊、宴会上,看见30岁以下的陌生中国人,你猜他是广西、云南人,准确率得有60%以上。

北方省份,想要在泰国组建一个“XX省总商会”,也只能勉强凑起百来人。而广西云南,别说“总会”了,就算只是一个大学的“驻泰校友会”,都能分分钟拉出一支数百人乃至上千人的大军。

百年以来被“潮汕系粤菜”统治的泰国华人美食圈,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之类的新势力。

而在“中资企业”的职场里,我所共事过的好几茬同事,不是云南,就是广西。每年春节长假后,回曼谷公司上班收到的 “伴手礼”,不是鲜花饼就是罗汉果,囤得都快能开店了。

当然,在眼下,广西和云南的“旅泰新侨”还远远达不到中流砥柱的境界。

与数以百万计的泰国华裔相比,持中国护照在泰长期居留的“新华侨”,总人数不过十万出头,人数上仍旧处于弱势。在浩如烟海,深不可测的泰国华人社会之中,近年来崭露头角的广西、云南“新华侨”,也不过沧海一粟,初试啼声。离“潮馆”、“华总”老爷子们的境界,还差得远。

不过,历史不都是这样吗?前浪推后浪,一浪盖一浪,初时不起眼的小门细派,在历史大势的风口之下,总能在悠悠千古的日积月累之间,从“非主流”,一路奋斗成“主力军”。

只要给我以岁月,我便还你以传奇。

只要中泰友好交往的历史大势不曾改易,只要全球化的时代方向不至夭折,只要广西和云南在中华西南边陲的守望能够天长日久——将来,泰国华人华侨文化版图,会不会变成一股螺蛳粉和普洱茶的味道,谁又能说得准呢?

老实讲,人在海外,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根本不关心什么这省那省,南方北方。

在国外,周围都是老泰,能遇见一个说普通话的活人,就已经很高兴了,根本没有开地图炮的心理动机和现实需求。你要是在欧洲待久了,估计看见日本人、越南人都想抱着人家叫哥呢……

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本省同乡多胡一把,毕竟我们也是脸上有光。

今后,希望广西、云南的弟兄姐妹们,能够在泰国勇创佳绩,光耀故土,与我国各省各族同胞们同心协力,为泰华社会注入彩云之南的风采,漓江之畔的清丽。将阿诗玛与刘三姐血脉之中的率真与执着,勇气与才华,永远留在中泰交往的千载史册之中。

到那时候,我们这帮桂系滇军的前辈们,泉下有知,该多骄傲啊……